?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三步驟

2019-01-28 17:53黎美清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小學數學

黎美清

【摘要】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在小學數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然也是教學中的最難點之一。因此,本人就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重要性、解決問題的三步驟和三步驟的實施等三方面進行闡述,目的是明確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三步驟對小學生學習解決問題有著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三步驟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改實驗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所以,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三步驟教學就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F就從為什么論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三步驟、解決問題的三步驟是什么和怎樣實施三步驟等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解決問題從廣義理解是指綜合地、創造性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去解決各種問題,包括實際問題和源于數學內部的問題。從狹義理解是指綜合地、創造性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去解決聯系實際的問題。它最顯著的特點是工具性和應用性。解決問題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鞏固學生數學知識技能,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確實,生活與數學密切聯系。不僅生活與數學有聯系,有許多學科也離不開數學。馬克思曾指:“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才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彼?,無論是廣義的理解還是狹義的理解,都能體現出解決問題與生活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既是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又是對生活問題的解決。

二、解決問題的三步驟

教科書對解決問題的內容要求如下:

(1)內容編排: 除2至6年每冊安排《數學廣角》外,沒有安排獨立的“解決問題”教學單元,“解決問題”分布于個單元之中。

(2)內容設計:①循序漸進呈現“解決問題”的三步驟,有意識滲透“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②關注“解決問題”數量關系的概括和應用,加強示意圖對題意的輔助理解作用。

從內容上,可知解決問題幾乎體現于每學段每單元,而三步驟就滲透在解決問題中。

從圖中可知,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和回顧與反思等三步驟滲透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中,它是一種基本方法和策略。但由又不是普通的方法和策略,是經過慢慢地由稚嫩都成熟的演變,才得到適合小學生學習數學,學會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有用方法。學生熟悉了這三步驟,在解決問題時,會條件反射的找信息,提問題,畫示意圖,列數量關系,列式計算。最后的一步也相當重要,就是回顧列式、數據、計算,反思總結。

三、解決問題三步驟的實施

(一)閱讀與理解

1.找信息

找信息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低年級多是以圖畫、表格、對話等方式呈現問題。隨著年級升高,逐漸增加純文字問題的量。在實際教學中,對于中低年級而言,最有效的途徑是知道學生學會看圖,從圖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師要注意三種情況,一是題中的信息比較分散,應指導學生多次看圖,將能知道的信息盡量找到;二是題中信息比較隱蔽時,容易忽略,這是要引導學生仔細看圖,三是信息的數量較多,要引導學生根據問題收集有關信息。

2.提問題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只有認識到信息之間的聯系,才能提出一個合理的數學問題。教師有意識給學生提供機會,為學生營造大膽提出問題的氣氛 ,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3.示意圖

示意圖讓文字有了圖形的輔助,有助于體現教師教學的直觀性,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學的知識。指導學生示意圖,能從根本上培養和增強學生解題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解題方法才能從根本上學會如何做題,學會畫示意圖才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分析與解答

1.數量關系

心理學先入為主原則,第一次學習建立起來的“模型”表象,不僅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還具有導向作用。在一至四年級的除法“應用題”中,都是被除數大于除數,加之教材編排題型過于單一,缺少對比呈現。如果老師教學時缺少分析“數量關系”,或者有些老師為了追求成績,直接告訴學生:“記住你就用大數除以小數!”以至于到了五年級形成習慣。所以,“應用題”教學一定要加強“數量關系”的分析。

數量關系就是學生在運用運算意義和基本數量關系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對周圍生活中的一些數量關系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導他們再抽象概括一些具體的數量關系式,大家習慣上稱這種數量關系為“常見的數量關系”。例如:單價與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之間的關系,速度與時間、路程的關系,等等。

2.列式計算

列式計算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步驟,找信息,提問題,以及畫示意圖都是為了列出式子,算出答案。下了如此多的功夫就為了這一步驟,所以要求學生細心謹慎,不要看錯數據。記錯數。

3.回顧與反思

回顧和反思學習過程,總結學習方法,積累教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在回顧中感受成功,增強學習自信心,養成反思習慣。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回顧和反思。其實回顧與反思屬于檢查。檢查在列式中有沒有寫錯加減乘除,檢查式子中有沒有看錯數據,寫錯數據,檢查有沒有計算錯誤,比如低年級的滿十就進一,不夠減就退一,乘法口訣有沒有出錯,高年級的小數點有沒有點錯,或者分數的約分是否約完整等等。

總的來說,正因為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在小學數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學中的最難點之一。所以就解決問題中的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和回顧與反思進行淺談,希望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法起到作用。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2002年版.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孔企平、胡松林,《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程改革》[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版.

[4]王躍,《高校課堂的101個細節》[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小學數學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
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