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選擇與運用

2019-01-28 17:53薛玲微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選擇歷史教學史料

薛玲微

【摘要】《浙江省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要有運用多種方法,收集、處理歷史材料、地理和社會信息的能力。近幾年的浙江社會科目的中考題,歷史部分的題目越來越注重歷史學科的基本素養,更多的考察學生對史料的閱讀,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將史料引入教學與考試已成為趨勢,史料已經成為歷史教學必須依賴的重要課程資源,教學過程中通過恰當的史料運用既可以增加歷史信息的真實感,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牢固樹立“論從史出”的史學觀念,從而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的思維能力與學習素養。教師要能夠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精心選擇和靈活運用各種類型的史料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歷史教學;史料;選擇;運用

那么在歷史教學中如何精心選擇和靈活恰當的運用史料呢?

一、充分合理使用教科書上的史料

新編歷史教科書更重視史料,且以直接史料為多,間接史料也多經過史學家的考證,可信度較高。史料的種類也很多:文字史料、圖片史料、圖表史料等等。這些史料基本上是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取的,和正文內容相互補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啟發性。在教學中應重視運用,細致地指導學生閱讀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學生形成“證據”與“史實”之間的邏輯意識,更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歷史知識的真實感。

1.充分利用“資料卡片”或“閱讀卡”里的史料,以及圖片,表格等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稓v史與社會》教材幾乎每課都會有兩到三則的“閱讀卡”和“資料”,以及多副的圖片,它的史料側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讀性強,生動有趣。 “閱讀卡”更多的是補充一些小故事來佐證“史實”,顯得生動有趣,簡單明了。比如,人教版的八上歷史與社會教材第17頁,通過“閱讀卡”里的史料:“苛政猛于虎”這樣一則小故事,讓學生明白孔子的政治主張。再如講漢武帝推行“推恩令”的背景時,教材補充了西漢的分封與七國之亂這樣一則“閱讀卡”,學生一讀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見人教版八上第55頁)

2.充分利用正文里的史料以及課后的材料閱讀,精心設計題目,達到突破重難點的作用。 教材給的材料,總體上體現的是編寫者的意圖,教師利用這些材料應充分理解編寫者的意圖,充分發揮這些材料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不是教材的奴隸,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再者教材中的一些史料文獻雖然對于教材內容有很好的佐證作用,但是可能是文言文,可能晦澀難懂,也就難以體味其中的內涵了。教師在使用過程中不妨譯成白話文,以便于學生閱讀,雖然經過處理的原始資料很有可能失去原有的韻味,但是在不知所云與了解梗概;不知韻味和有所體味之間權衡得失,那么史料的簡易化和現代漢語化還是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研讀史料的興趣的。

二、適當補充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補充課外史料。史料的應用既是教科書知識內容的延伸、加固和補充,也是強化學生對于教學內容認識的有效手段。

1.在原有史料基礎上適當補充一些典型史料,讓史料教學貫穿歷史教學的全過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合理選擇與利用史料,進行史料的整合,設計出高質量的問題,可以培養學生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如在講授《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這一要點時,我運用史料設計了下面這個問題:

材料一:1912——1919年間,中國新設廠礦379家,設立資本8580萬元,平均每年開設63家,新增資本1430萬元……這時期,外國資本增加有限,而民族資本迅速發展。

——許滌新《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材料二 (袁世凱)為了稱帝,通令全國要“尊崇孔圣”,“務以孔子之言為旨歸”

材料三: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了民主和自由權利,提高了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漸深入

經過簡短的討論,學生很快得出自己的見解:三組材料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闡釋了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一個看似復雜的問題,在史料閱讀的幫助下,輕松解決。經過這樣處理,學生通過對于史料所含歷史信息的提煉與加工,很快掌握了相關的知識要點,同時還增強了分析與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3.充分利用和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材料,引起學生的興趣。應盡可能的把目光放在學生耳熟能詳或實際已在學生身邊、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師稍加點撥、就會引起學生興趣的材料。特別是一些地方史,如果選擇恰當,更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4.于枯燥乏味處出示材料。在教學中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某一章某一節教材在編寫上顯得枯燥乏味,講起來往往催人欲眠。若不在這種地方下功夫,往往使教學難以生動有趣地進行。這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積極探索,于枯燥乏味處出示材料,激發興趣,活躍思維。

5.于看似無疑處出示材料。這里的無疑,僅僅是指在淺層次理解與分析上的“無疑”。再往深處想,或者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就一個個出來了,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利用材料引疑

6.堅持“論從史出”。有些內容,教材上只有歷史結論,沒有說明性資料,這就使學生難以理解。這就需要教師要收集相關材料,使補充的材料與教材上的結論互相照應,做到論從史出。

參考文獻:

[1]李建平:《課改:教師要直面“蛻變”》,《中國教育報》,2002年2月7日.

[2]楊國譽.談中學歷史新課改背景下史料教學的加強[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4).

[3]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八上、八下、九上、九下教材.

猜你喜歡
選擇歷史教學史料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史料二則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偽與解讀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