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綜述

2019-01-30 09:00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
藝術評論 2019年6期
關鍵詞:惠民藝術節文創

2019年5月20日至6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以“逐夢新時代——向國慶獻禮,向人民匯報”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以下簡稱“十二藝節”)在上海成功舉辦。十二藝節是黨的十九大后我國各藝術門類最新創作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是對全國藝術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次檢閱,是廣大藝術工作者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華誕獻上的一份厚禮。十二藝節堅持“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辦節宗旨和“精品、惠民、節儉、可持續”的辦節原則,期間,近萬名藝術工作者匯聚上海,追逐夢想、展示才情,傳遞真善美,億萬群眾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其中,盡享藝術帶來的美好、啟迪、歡樂與感動。

一、把握時代脈搏,推出精品力作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十二藝節共有51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參加演出,其中有38部作品角逐第十六屆文華大獎。最終,話劇《谷文昌》《柳青》,秦腔《王貴與李香香》,豫劇《重渡溝》,蘇劇《國鼎魂》,河北梆子《李保國》,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天路》《草原英雄小姐妹》10部作品榮獲文華大獎。這些作品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集中展示了近年來舞臺藝術創作的新變化、新成果:一是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大量涌現,10部獲得文華大獎的作品中有7部為現實題材,很多作品在思想性、藝術性上取得重要突破。二是講述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正在成為廣大藝術工作者的共識。三是守正創新,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進一步提升,作品在觀念與手段結合、內容與形式融合上出新出彩。四是中西部地區創作力量明顯提升,10部文華大獎作品中有4部來自中西部地區,反映出近年來多措并舉下中西部地區的藝術創作的提升。參加第十八屆群星獎決賽特別是20個獲獎的群眾文藝作品,形態豐富、題材多樣、廣接地氣,凸顯時代性。

中山公園惠民演出 上海歌舞團《節日的歡歌》專場演出 攝影:武奕彰

二、明德引領風尚,推出優秀人才

推出優秀藝術人才,是中國藝術節舉辦的重要目的之一。十二藝節期間,為京劇演員萬曉慧、評劇演員王平、話劇演員由長平、上黨梆子演員陳素琴、閩劇演員周虹、淮劇演員梁偉平、粵劇演員曾小敏、民族歌劇演員劉丹麗和雷佳、芭蕾舞演員曹舒慈等10位榮獲第十六屆文華表演獎的藝術家頒獎。他們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長期堅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服務基層,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十二藝節期間,他們以及大批藝術工作者積極參與公益惠民活動,走到群眾中間,服務群眾,接受群眾檢閱,集中展現了新時代藝術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三、完善展示格局,加強平臺建設

為更加全面展現新時代各藝術門類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十二藝節首次將文化創意產品納入整體框架,形成了優秀劇目展演,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三大版塊”;文華獎、群星獎兩項評獎;一系列惠民活動的整體格局。

三展開幕 小朋友展示臨摹畫作

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優秀攝影作品展覽,首次匯聚在同一場館呈現,展出作品近一千二百件,展期三個月,藝術家的參與度、覆蓋面、代表性以及參展作品的高質量和豐富性,被業內人士高度認可。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優秀作品為代表的眾多現實題材作品集中亮相,令人矚目,也是目前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現實題材美術創作成果的最大規模集結檢閱。展覽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截至十二藝節閉幕,觀眾已近6萬人次。

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吸引了七百多家機構參與,展示演藝作品一千一百余個、文創產品五千七百余種。在4天的時間內吸引觀眾五萬多人次,一千五百余家專業機構前來洽談采購,僅文創產品現場銷售及簽約額就達三千四百多萬元,充分體現了優質文化資源供給與需求的高度貫通,使廣大觀眾能夠將“藝術節”和藝術之美帶回家,增強了優質文化資源帶給人們的獲得感,也使眾多參展機構看到了文創產業的廣闊前景,極大地增強了文化產業發展的信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同時,十二藝節也為廣大藝術工作者和專業機構提供了對話與交流的廣闊平臺。全國各?。▍^、市)都專門組團到藝術節觀摩學習,充分交流在藝術創作、演藝市場發展、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研究切磋藝術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之路。

四、以人民為中心,共享藝術成果

眾多觀眾參觀文博會 攝影:祖忠人

十二藝節演出、展覽內容的遴選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在評獎上,繼續邀請群眾評委參加,以期根據群眾口碑校正和提升藝術創作。同時,十二藝節創新舉措、拓展渠道,實現了文化惠民活動立體式覆蓋。56場純公益演出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上座率接近100%,吸引觀眾超過七萬人次。各院團、單位與藝術工作者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各院團紛紛表示“我們不只是為評獎而來,更是為了接受觀眾的檢閱而來”。中國交響樂團更是主動與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管弦樂團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和指導。

十二藝節是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之后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藝術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推進文化惠民,是本屆藝術節的創新之舉。不僅惠民演出主動走進旅游景區演藝中心,上海還開展了“百萬市民看上?!创髴?,游上?!被顒?,精選40條上海市內文化旅游線路,融入觀賞劇目、展覽等藝術節元素,有效提升了上海城市“精致游”的品質和內涵。

五、創新傳播手段,加大推廣力度

演藝及文創博覽會 推介演出

十二藝節籌備期間,組委會提出“十萬觀眾在劇場、百萬觀眾在現場、千萬觀眾在線上”的目標,充分發揮藝術節的社會效益。十二藝節設立新聞中心、新聞發言人機制,通過四十余場新聞發布會、媒體見面會、媒體開放日等活動,主動發聲,暢通信息渠道,拉近藝術與群眾的距離。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極大提升和擴大了藝術節的影響力和覆蓋面。網絡直播首次全流程介入藝術節,演出劇目網絡直播總點擊量近6700萬人次,“云上群星獎”專題總訪問量四千四百多萬人次。新聞媒體的積極介入特別是新媒體的運用,帶來社會的廣泛關注,使優秀藝術作品的傳播跨越了時間、空間的局限,其社會效益在廣泛傳播的過程得以充分實現,大大突破了“十、百、千”的預期。舞臺藝術演出很多場次一票難求,到處可見熱烈熱情的觀演氛圍。逾億萬群眾通過網絡參與藝術節、共享藝術發展成果,使藝術節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旺盛的文化需求,也為積極推進主旋律、正能量的優秀藝術作品適應新的傳播方式、進一步擴大推廣普及提供了成功經驗。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將于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舉辦。我們有理由相信,3年后的京津冀,將攜更多優秀藝術作品,為人民群眾獻上更加精美的藝術盛宴。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供稿)

猜你喜歡
惠民藝術節文創
陶溪川文創街區
“三抓惠民治村”工作法引領鄉村振興
劉力萍文創作品
家中電器要“煥”新 這波惠民操作別錯過
四館聯動促發展 文藝惠民助振興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見藝術節
《長沙茶館文創產品設計》
鏵芯文創
澳大利亞瀑布音樂藝術節
維c維B并非有益無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