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時代明德 為人民謳歌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話劇演出有感

2019-01-30 09:00
藝術評論 2019年6期
關鍵詞:柳青文昌話劇

[內容提要]本文對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上參評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的7部話劇進行了概括與研究。對其思想傾向、題材開掘、形象塑造、藝術特點進行綜合評議,指出這一屆話劇演出的總體水平高出以往。無論是表現歷史題材還是當代科技,無論是塑造軍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都體現出立足當代、關注現實、扎根人民的鮮明立意,在創作手法上出現了藝術與科技融合的趨勢,追求舞臺藝術效果的完整、統一、和諧、一致。兩部獲獎藝術作品《谷文昌》《柳青》藝術品相良好,具有經典潛質,顯示了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趨勢。此文對于當今話劇創作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藝術上的不足,也進行了分析與闡釋。

2019年6月2日,為期半個多月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在上海大劇院落下帷幕。閉幕式上,第十六屆文華獎公布評審結果,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位舞臺表演藝術家榮獲“文華表演獎”,10臺舞臺藝術成果榮獲“文華大獎”。

文華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舞臺藝術政府最高獎,設立于1991年,最初為一年一屆,1998年起改為兩年一屆,2004年第11屆文華獎起,與“中國藝術節獎”合并,改為每三年評審一次,在中國藝術節上宣布結果。

本屆藝術節上,共有《谷文昌》《追夢云天》《歷史的天空》《蒼穹之上》《柳青》《干字碑》《共同家園》7部話劇參與文華獎角逐。這些劇目都是近3年以來話劇工作者藝術探索與舞臺實踐的美好結晶,是各省推舉出來的有正確思想導向、有藝術質量保障的優秀作品。有些作品藝術品相良好,具有精品特性和經典潛質,顯示了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趨勢。其中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谷文昌》(馮靜編劇,白皓天導演)和西安話劇院的《柳青》(唐棟編劇,傅勇凡導演)眾望所歸,榮獲了本屆“文華大獎”。

話劇《谷文昌》劇照 攝影:曹志鋼

本人有幸參與了本屆藝術節和文華獎的部分工作,對于其中的話劇作品尤其印象深刻。

本屆藝術節反映了3年以來話劇藝術的新追求、新風貌、新成果。近年來,話劇工作者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迎來了話劇藝術創作的新高潮。無論是反映歷史,還是關注現實,題材都來源于真實的歷史文獻和社會生活,主題都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傾向性,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新探索和新收獲。

話劇《谷文昌》是文化和旅游部近年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扶持的重點劇目,也是中國國家話劇院反復打磨、不斷提高的優秀劇作。為了塑造好主人公谷文昌的形象,主創人員多次到福建東山谷文昌工作、生活過的地方體驗生活,追溯其精神軌跡,感悟其高尚情懷,積淀了心性相通的深厚情感,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該劇以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結合現代舞臺影像技術手段,成功塑造了真實、生動、質樸、感人的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的形象。解放戰爭時期,谷文昌南下作戰,戰事平息他便脫下軍裝,走馬上任,在福建東山擔任縣長。此時兩岸形勢復雜,百姓情緒不穩,谷文昌所面對的是國民黨劫掠逃跑后留下的貧困、混亂、渙散的爛攤子,他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開始了新的奮斗歷程。他勇于擔當,體恤百姓,為孤苦無依的所謂“敵偽家屬”改變成分,使他們成為“兵災家屬”,能夠活出尊嚴并得到政府的撫恤;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治風沙,找水源,植樹造林,把滿目荒沙的東山建設成欣欣向榮的美麗家園。

舞臺上站立的英模形象是可親可敬的,他不講官話、套話,樸實無華,一心為了百姓謀利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辛柏青的精心演繹,讓這一形象別具藝術光芒。戲劇在谷文昌與百姓、與同事、與妻子、與兒女的情感關系和日常狀態里,表現他將黨性、原則、人民、責任有機融為一體的精神品格,同時也表現了他的鮮明個性和政治智慧。當村民要涌進關帝廟為親人祈福,與當地民兵發生激烈沖突時,谷文昌當機立斷,拉著妻子與百姓跪在一起,祭奠那些為解放海島赴湯蹈火的革命烈士,為遠在家鄉的父母祈禱。他把家中的糧食分發給了鄉民,甚至連妻子的嫁衣也舍了出去,妻子為家里揭不開鍋心里難過,谷文昌以他的幽默風趣讓妻子破涕為笑。最后他積勞成疾,長眠于東山這塊他注入了深情的土地,在他親手栽培的樹林中安息。這樣的舞臺處理,充滿動人的詩意且富有人生哲理。

全劇的敘事打破了理念化線性邏輯,演員的表演優美、真摯、風趣,演出以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戲劇場面,展現谷文昌淳樸的內心、超凡的人格、優良的作風、高尚的精神。此劇反映了近年來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實績,為塑造真實感人、充盈著藝術魅力的英模形象提供了正面的藝術啟示。

話劇《柳青》是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表現了柳青對于文學創作方法和規律的藝術思考、對于社會主義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的理性思考,也體現了他對于農民命運乃至人生命運的哲學思考。話劇選取主人公柳青在神禾塬上皇甫村大半生的生活道路,表現了柳青在農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命運的跌宕起伏和人生境遇的酸甜苦辣,話劇總體的藝術氣韻流暢、生動、完整、統一。柳青從縣委副書記到皇甫村的農民;從穿著西式的背帶褲到穿上農民的老粗布;從舍棄高樓、汽車,到住破廟、捐獻《創業史》的全部稿費;從農民生活的觀察者、融入者,逐漸成為農村、農民,乃至中國命運的思考者、表現者和詮釋者。

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總書記也講過,“人民不是抽象的,人民是有血有肉的”。如何塑造真切感人的藝術形象,《柳青》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即在命運起伏中表現主人公的動機、選擇與行動,在性格開掘中透視心理、情緒、情懷。此劇寫真實,不回避現實的問題、生活的矛盾、命運的悲??;它的總體藝術基調積極向上,充滿了希望和夢想。

話劇《柳青》劇照 攝影:祖忠人

對于農村生活,柳青不僅是身入、心入、魂入,而且是感悟、覺悟、徹悟。戲劇塑造了一個有熱血肝膽、有人民情懷、有錚錚傲骨、有烈烈雄風的硬漢子形象,他有赤子般的真情,有我本天然的淳樸。他是一個真正關心黨、國家、人民的前途與命運的人,是一個有理想、有擔當的共產黨人,這一形象具有豐富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品格。

話劇《柳青》與《創業史》中的人物形成互文關系,劇中的各個形象層次分明、個性鮮明:柳青、馬葳、王老漢、王家斌、彩霞、雪娥、遠福、韓健、黃文海,甚至捏馬子的女人、拾糞的農民、富裕中農、快板王,他們各有各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表現出人生背景的獨特性和動機行為的典型性。

本屆藝術節的話劇作品表現題材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傾向性、人民性。7臺話劇,就題材而言囊括了歷史、現實、工業、農業、軍事、科技等各種層面;就表現內容而言,有3臺話劇塑造了3位基層黨組織書記形象:谷文昌、柳青、毛豐美;有兩臺話劇表現了我國高科技航空領域所取得的光輝業績,舞臺上出現了兩架飛機:商用大飛機試飛完成,軍用型號飛機研制成功;另外兩臺話劇表現了近代、現代兩段斗爭歷史:清朝道光年間兩千藏兵遠赴寧波抗擊英國侵略者,一位普通農民在抗日烽火和革命隊伍中蛻變成長為高級指揮員。如果把7臺話劇的時空銜接起來,正好可以貫穿從晚清到當代的歷史脈絡,表現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進程。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干字碑》(黑紀文編劇,宋國峰導演)以遼寧丹東大梨樹村黨支部書記毛豐美的先進事跡為素材,創造了一位苦干、實干、拼命干的農村黨員形象。中國是農業大國,在話劇舞臺上表現當代農民和農村生活,是藝術家關心現實、謳歌人民的職責所系,也是“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責任擔當。

干字碑是毛豐美立在大梨樹村的一塊銘碑,也是他的人生信念和奮斗精神的體現。大梨樹村坐落于大山深處,周圍是長滿榛莽雜草的大片荒山,毛豐美放棄了個人致富夢想,帶領全村百姓寒來暑往、勞作不息,愣是把窮鄉僻壤改造成了美好、富裕的花果之鄉。

馬克思說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勞動在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進行創造性活動,在人之外不可能有任何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力量能夠進行創造性活動。習總書記也說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他號召全國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毛豐美以他吃苦耐勞的堅韌、拼盡最后一絲氣力的干勁、立足鄉土守望幸福的心氣,詮釋了中國農民勤勞、頑強、務實、求真的民族心理和性格特點。

戲劇敘事以鄉民們的往事回溯和深切懷念,展開了毛豐美平凡而了不起的人生經歷。大年之夜,車奶奶,車有力,老犟牛,毛豐美的妻子、兒子,縣委書記忍不住思念他、呼喚他。這樣的戲劇結構,便于串聯起他人生的具體而細致的點點滴滴,多視角、多層面地展現形象的藝術魅力,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戲劇的貫穿性的整體張力。

眾人的回憶還原了村支書毛豐美的人生風貌:他以敢為天下先的勁頭,長途販運土豆、小米,為村集體賺取了第一桶金;他辦旅店、開荒山、種果樹、修公路,讓村里人鼓起了腰包,住上了別墅;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他大膽提出免除農業稅的倡議;在身體每況愈下時,他絲毫不以為意。干,是他樸實的人生理念,也是他踐行的生活信念,更是他奮斗追求的動力源泉。此劇沒有拔高人物形象,而是還原了他農民式的智慧、善良、質樸,甚至局限——當他看到種五味子賺錢,就大面積擴種,兒子從現代經濟學的觀念出發,讓他認清市場飽和的前景盡快轉產,他聽不進去規勸,理直氣壯地說,發展就是硬道理!兒子告訴他,硬發展就沒有道理!毛豐美具有濃厚的鄉土情感,這一方面成就了他守土愛家的人格特點,另一方面也讓他的人生視野局限在固有家園。因此這個人物有性格、有風骨、有特點,給人以真實感和生動感。

在本屆藝術節中,有兩臺以航空領域科學發展為素材的劇目:一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追夢云天》(王儉編劇,胡宗琪導演),二是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的《蒼穹之上》(唐棟、蒲遜、甄進編劇,傅勇凡導演)。云天浩瀚,志在高遠,是這兩部劇共同的創作立意和豪邁之氣。在創作手法上,二者均出現了藝術與科技融合的趨勢,追求舞臺藝術的完整、統一、和諧、一致。

《追夢云天》的舞臺上,150平方米高低錯落的四面冰屏,構成了現代科技玄奧、復雜、奇特的意象空間,而以多媒體技術映現在冰屏上的飛機參數、剖面、曲線以及演員的細部容顏,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想象和新奇的審美觀感,多維度地展現了中國三代航空人關于商用大飛機的研制夢想和追求。

鄭天行作為第一代商用飛機的總設計師,將一生奉獻給航空事業,始終不改凌云之志。作為戲劇重點表現的第二代航空人:女設計師唐瑛與男檢測員許新華,他們既是前輩航空夢想的實現者,也是中國現代航空事業的“硬核”,既是大學同學,也是一對多年的戀人。在新機型試飛階段,女性大刀闊斧、大膽實驗;男性小心求證、謹慎客觀,他們之間形成了性別、身份、職責的戲劇性反差。兩人有工作激情的碰撞,有情感的糾纏,有不同訴求的沖突,有彼此間意志的較量,在大飛機試飛階段,形成幾個回合的性格、心理的跌宕、回旋,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大飛機制造的曲折與艱難。但結果是快樂的,大飛機騰空之際,也是他們的情感瓜熟蒂落之時。劇中的“第三代”——80后試飛員高子健和試飛工程師杜小雪是另一對航空戀人,試飛員的職業就是刀鋒上起舞,與死神擦肩;杜小雪深諳此道,因此也更能體會此間的危險,她甚至不敢到現場觀看試飛實驗,忍不住看了一次試飛,緊張得幾乎虛脫,從此決定在家中等待高子健凱旋。是彼此的愛讓他們生死相依,真情永伴。三代人延續著共同的夢想,在情感的表現上卻各自具有時代氛圍在心性上投射、反映的特點。

《蒼穹之上》表現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軍工企業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奮力追趕世界領先目標,打破西方的技術封鎖,獨立研發、制造中國自己的型號飛機——殲擊機的故事,在話劇舞臺上首次塑造了中國航空人的英雄群像。

話劇《蒼穹之上》劇照 攝影:宋寶珍

作為軍工題材的話劇,很多科研奧秘、技術參數無法呈現在舞臺上,因此,此劇重點表現的是科研人員、生產人員、試飛員的真摯情感:一是對民族的深情,二是對飛機的鐘情,三是對家人、戀人的親情。航空人這樣形容他們的飛機:“這飛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啊,外裝是它的皮膚,發動機是它的心臟,線路是它的血管……在它上面,記載著我們航空工業的過去和現在?!睍r光如潮,生命如歌,新型飛機的研制成功凝結著幾多心血、幾多甘苦、幾多感嘆!戲劇巧妙地將研制者的個人情感、科研攻關步驟與飛機生產過程交織,當飛機在云層之上翱翔之時,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不為之感慨動容。

《蒼穹之上》的舞臺設計采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方式,高大的金屬框架,顯示著大工業的場面和氣勢;而發動機的實體呈現,在燈光效果的烘托下,顯得極具科技含量和視覺沖擊力。導演的舞臺調度節奏感很強,對重點場面的處理很見功力。

此次話劇展演的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的真實性、生動性、典型性。無論是塑造人民的好干部、好黨員,還是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抑或是歷史上的抗敵英雄,人物都有血有肉,顯示出獨特個性。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演出的《歷史的天空》(徐貴祥、趙晶晶編劇,趙晶晶導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戲劇敘事集中于一個逞強彪悍、痞氣十足的草根青年如何成長為八路軍將領的故事,以顯示革命軍隊、戰火考驗對人性的提升與錘煉。

梁大牙自幼失去父母,被米店老板收養,干爹花錢為他迎娶本地美女韓秋云為妻,迎親途中,韓秋云堅決抗婚,此時,戰火又起,鬼子血洗了村莊,梁大牙等四個同村青年準備投軍殺敵。陳默涵、韓秋云攜手投奔八路軍,梁大牙、朱一刀想投奔國軍,因為那里有賞銀??墒顷幉铌栧e,陳默涵、韓秋云迎頭遇上國民黨軍隊,只好暫時棲身;而梁大牙帶著朱一刀卻走到八路軍營地,見到了他早先搭救過的司令員楊庭輝,還有八路軍美女東方聞音,梁大牙決定留下來。加入八路軍后,梁大牙打仗勇猛、爭強好勝、屢立戰功,因此不斷榮升,可是嘴里常常罵罵咧咧,像個兵痞,并與李文斌等文職干部鬧意氣。幸有東方聞音在部隊里,對他進行規勸教育,為了愛情,梁大牙學習文化,逐漸改掉了不良習氣,成長為合格的軍事指揮員。

劇中重點表現了梁大牙與東方聞音的愛情,一開始,強勢、粗野的梁大牙被東方聞音的美貌所吸引,一廂情愿地愛上了她,開始了鍥而不舍的追求。而東方聞音對于他只是同志之情,甚至有意疏遠。在革命斗爭中,二人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梁大牙豪放、樂觀、勇猛,顯現出英雄本性,在他被錯誤關押甚至即將被殺時,是東方聞音搬來楊庭輝主持公正,才挽救了梁大牙的性命。為了迎接投誠起義的陳默涵部隊,東方聞音犧牲,梁大牙痛失所愛。四個鄉村青年殊途同歸,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該劇的演員都很年輕,表演雖略顯稚嫩,但富于熱情和真誠,尤其是扮演梁大牙的演員,對角色的把握和塑造頗見表演才能。

劇中的梁大牙個性突出、行為彪悍,如同山野間的一塊頑石棱角分明,渾然天成,他看到戰士穿了雙比他好的鞋,就奪過來要自己穿;他知道朱一刀與村里的女人鉆了瓜棚,就以兄弟般的打罵代替紀律嚴管;他不喜歡文縐縐的李文斌,就總是要找對方的麻煩;他深愛的東方聞音犧牲了,他就把一腔怒氣發泄在投誠過來的陳默涵身上。這樣的個性表現固然有戲劇性,但是較為個別,不夠典型,梁大牙成長為合格軍事指揮員的心理邏輯也有待加強。

來自雪域高原的西藏話劇團演出了《共同家園》。此劇以清朝道光年間的真實歷史事件為原型,講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遭受英國軍艦入侵,道光皇帝無計可施,緊急調派由先祖乾隆皇帝組建的藏族代本軍團兩千藏兵,長途跋涉,前往寧波,與滿漢官兵一同抗英。

這注定是一場慷慨悲壯的征程。一方面是強敵壓境、領土被犯,作為御封的藏族軍團有責任守土迎戰;另一方面滿清統治已經氣息奄奄,無力回天。這些藏族勇士從踏上征途的那一天起,就將性命交付給了悲劇命運。山重水復,長路漫漫,冰雪酷暑,一路輾轉,他們好不容易來到寧波,迎接他們的既不是熱情的笑臉,也不是抗敵的命令,而是漠視、輕慢和拖延。他們空有一腔報國之志,卻遭遇腐敗、昏庸、自私、懦弱的清朝官宦,連何時開戰都取決于迷信的掐算。藏軍代本軍團險些遭遇利欲熏心、投靠洋人的滿人敗類的鴉片毒害,真實遭遇英軍陰險狡詐的拉攏、勸降,但是他們不改愛國之心,不墮青云之志,堅定地維護祖國的尊嚴。他們的一腔赤誠得到了滿漢愛國將領的愛戴和尊重,大敵當前,總指揮奕經臨陣脫逃,愛國將領決心與敵人決一死戰,藏兵奮起殺敵,終因杈子槍、投石器敵不過敵艦炮火鋪天蓋地,抗敵勇士血灑疆場。最后只有一個小藏兵將代本軍團犧牲的勇士們的發辮割下,帶回雪域高原,讓勇士們魂歸故鄉。道光皇帝敕令褒獎并修建辮子墳。

該劇還表現了一段令人動容的愛情悲?。喊退_代本與卓嘎姑娘深深相愛,但是因為兩家不和,一直好事難成。巴薩代本遠赴寧波抗敵,深愛他的卓嘎姑娘一路尾隨,來到寧波。激戰前夜,卓嘎向巴薩代本表明心意,希望做他的新娘,卻被巴薩代本婉拒,因為他知道生死難料。得知此情,一直反對他們相愛的卓嘎的兄長慨然應允了婚事。戰火之中,巴薩代本以身殉國,卓嘎姑娘以死殉情。

《共同家園》結合藏族歌舞、大屏幕表現的藏地風情、江南水韻、戰爭風云,將愛國的激情、無奈的處境、悲壯的犧牲融合為一首令人蕩氣回腸的抗敵史詩,譜寫了一首誓死御辱的英雄壯歌。

對于本次藝術節的話劇作品,觀眾們普遍反映總體水平高出以往。這充分說明,近年來的話劇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一是如何在舞臺上表現高新科技發展,這是時代性命題,很有現實意義,但是還存在著難以駕馭的困難,需要話劇工作者潛心探索并謀求新的突破。在這一點上,創作者光有熱情還不夠,還需要切實可行的藝術方法和真正為普通觀眾所理解的現代表達。二是有些現實題材的戲劇對現實生活素材的掌握還不夠全面和豐富,戲劇表現的是一系列行動的結果而不是戲劇性過程的開掘;藝術的傾向性不是透過典型人物和戲劇情境自然而然的表達,而是作者的主觀意愿借助劇中人在說話。一些戲劇對素材的提煉、加工、升華還不夠,藝術的感人力量也有待加強。

猜你喜歡
柳青文昌話劇
文昌發射場暮色
點·線·面·體:初中數學復習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核雕收藏有什么竅門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淺談文學性在話劇中的重要性
“無盡”的《創業史》——我的父親柳青
再見啦,秋天!
話劇《驚夢》
柳青:呈現真實的自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