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方式創新與風險防范

2019-01-30 02:25孫麗麗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風險防范商業銀行創新

孫麗麗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不斷地發展,移動支付、以網絡支付為代表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發展,對我國銀行的發展帶來很大沖擊。銀行如何在新的支付環境中尋求新的發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關鍵詞】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方式;創新;風險防范

1.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方式創新

1.1抓住傳統支付結算模式的痛點,改善銀行的金融服務手段

我們經常所說的“互聯網+”也就是通過運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乃至互聯網平臺,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第三方支付平臺正是在這樣的基礎和原理之上發展起來的,并且目前來看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其中以微信和支付寶最為受到客戶的青睞。近二十年間,二維碼技術得到了實際應用和迅速發展。作為騰訊公司的一款即時聊天軟件,微信靠其靈敏的嗅覺發現了二維碼技術的巨大發展空間,將二維碼成功運用于客戶的移動支付,支付寶亦是如此。第三方支付平臺依附功能日益強大的智能手機,大大提高了客戶支付和結算業務的服務體驗,因此業務量迅速在金融市場中占據了近九成的比重。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促進了客戶轉變消費習慣,給商業銀行的傳統支付結算模式帶來了巨大影響。這是傳統支付結算模式的痛點,商業銀行要想融入“互聯網+”的新時代,必須改善銀行的金融服務手段。一方面,商業銀行要及時轉變業務管理理念,提高對于客戶服務的質量,只有牢牢把握住客戶資源,銀行才能更好地完善金融服務系統。另一方面,對于商戶來說,商業銀行必須要提高對其重視程度,取得商戶的好感,同時增強金融服務水平,更快更好地滿足商戶的金融需求。

1.2加大對買賣賬戶行為懲戒力度

目前,一些單位和個人仍不了解非法買賣、出租、出借賬戶法律責任及其危害性,違規向不法分子出租、出借、出售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牟利。利用買賣的賬戶轉移詐騙資金成為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的突出問題。為使社會公眾清楚認識非法買賣、出租、出借賬戶的法律責任,加大對買賣賬戶等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通知》要求:一是建立合法開立和使用賬戶承諾機制。銀行和支付機構為客戶開立賬戶時,應當在開戶申請書、服務協議或開戶申請信息填寫界面醒目告知客戶出租、出借、出售、購買賬戶的相關法律責任和懲戒措施,并載明以下語句:“本人(單位)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曉出租、出借、出售、購買賬戶的相關法律責任和懲戒措施,承諾依法依規開立和使用本人(單位)賬戶”,由客戶確認。二是加大對買賣賬戶等違規行為懲戒力度。261號文已規定,“銀行和支付機構對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賬戶(含銀行卡,下同) 或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組織購買、出租、出借、出售銀行賬戶或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系開立銀行賬戶或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停止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3年內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為進一步加大對買賣賬戶等違規行為懲戒力度,提高違規成本,對違規行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通知》將懲戒措施調整為“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并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

1.3提升客戶的支付結算服務體驗,增強客戶的粘性

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商業銀行應當抓住機遇,從細節入手,構建支付結算網絡。傳統的支付結算模式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便捷操作模式相比,效率和簡潔程度遠遠不足。因此,商業銀行必須提高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借鑒互聯網金融的市場優勢,改變自身的支付和資金結算模式,跟隨時代的進步不斷改善服務手段,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快節奏社會背景下客戶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具體來說,商業銀行應當積極引進先進的自主服務終端,將服務網點的柜臺業務辦理模式逐漸轉變為服務終端自主操作模式,讓客戶減少在網點辦理業務時的等候時間,提高銀行的服務效率,同時還體現出銀行自身的服務特色,吸引客戶。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業務流程的不斷創新,更大程度的完成支付結算服務的操作簡化,提升客戶的業務體驗,增強客戶的粘性。

2.風險防范

2.1充分應用現代高科技技術,建立結算風險預警機制。

第一,要健全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崗位責任制,輸入憑證必須經過審查,輸出數據必須經過人工核對,加強口令、加密和權限管理,操作密碼要定期更換,防止失密; 第二,加強商業銀行結算業務的電子化建設,盡快建立電子化資金,清算中心和現代化結算網絡,同時還要研發出實用可行的結算風險預警監督系統,使之能夠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監控,最終達到有效規避風險的目的。

2.2加強內部控制,強化風險意識

互聯網環境下,銀行的支付結算方式發生了變化,網絡移動支付與傳統支付結算方式存在很多不同,包括技術層面和制度方面。為了促使商業銀行移動支付的進一步發展,控制銀行支付結算面臨的種種風險,銀行的內控機制也要隨之變化。一方面,銀行要重新評估自身系統的承受能力,是否與網絡移動支付新增功能如增加的業務類型、關聯第三方、客戶交易需求等要求相匹配,要及時調整以適應新需求,制定相應的內控流程,控制風險;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還要注重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的事前風險評估,防止第三方支付機構利用銀行客戶信息開展非法活動,做好對大額資金流動的監測、預警和控制。同時,還要不斷宣傳并提升銀行內控人員防范風險的意識,充分利用短信推送、官網提醒等多種渠道、各類資源向銀行客戶宣傳資金安全、防詐騙等知識,共同提升銀行工作人員和客戶的風險防范意識。

2.3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在經濟新常態下,銀行將進入高風險、低回報的階段,為提升風險管控能力,銀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首先,銀行需要提升信用風險的識別和計量能力,以信用風險為基礎建立相應的定價策略和模型。其次,銀行需要完善流動性管理機制,制定風險預警,正確處理好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再次,為了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需要建立完善的產品體系,改變過去銀行產品單一化、標準化的局面,使銀行的產品能夠滿足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客戶的需要。最后,要建立適合市場變化的經營管理構架。過去,銀行管理構架是主要圍繞大中型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搭建的平臺,其信用風險更多的是關注企業現在和過去財務狀況,而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關注較少,導致原有管理構架在面對市場變化時有一定的滯后性。而隨著支付環境的變化,銀行將會將重點轉向中小型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多的是市場風險和投資風險。

2.4落實技術保障,及時更新補漏

一是電子支付技術應用的初始環節難免存在系統漏洞,及時檢查電子支付網絡系統是否存在網絡缺陷,及時補救,確保通信環境和硬件設備等能平穩安全地運行,從而確保數據信息傳輸安全。二是堅持貫徹落實電子支付管理制度,認真學習電子支付結算管理辦法,強化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規范內部人員合規操作,對于新興電子支付技術中的違規問題應當作到早著手,加快電子支付結算制度的完善和更新,有效規避違規操作甚至瀆職犯罪風險。

3.結語

隨著我國支付行業進入到新的領域,也給銀行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新的支付環境下,銀行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經營理念,并且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銀行自身支付產品的發展。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規避風險問題,增加對支付風險的實時監控和預測。同時,為了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銀行還需要建立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郭躍碧.互聯網環境下的銀行支付結算風險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8, (35):80.

[2] 孔凡東.“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構建支付結算網絡的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2017, (24):82-83.

猜你喜歡
風險防范商業銀行創新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