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業務發展相關問題研究

2019-01-30 02:25陸倩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投資風險貿易戰商業銀行

【摘 要】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貨幣供給者,主要經營業務之一是將持有的貨幣資金,以一定的利率投放到市場中個人或企業借貸者,完成貨幣流轉職能,賺取利潤。當前,中美貿易摩擦進入全面升級階段,進出口企業出口市場萎縮,業務量減少,資金需求減弱,一定程度上導致商業銀行貨幣資本市場投放規模和質量,引發業界關注。本文分析當前商業銀行資本投放業務面臨的困境,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貨幣資本;商業銀行;投資風險;貿易戰

市場經濟的本質特點在于,尊重經濟規律,去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充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微觀經濟主體能夠主動在市場中獨立生存,宏觀經濟規模持續擴大,質量不斷提高,勞動者充分就業,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基本平衡。這樣的目標,實際上有一個基本假設,就是每個國家內部經濟體以及不同國家經濟體之間,都按市場規律組織開展經濟活動,沒有超越經濟規則之外的超額或壟斷利益的過度追求。但是在現實環境中,這樣的狀態難以達到,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憑借經濟領先優勢和在國際政治體系中的強權地位,隨意改變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把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利益之上,一方面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使本國經濟遭受一定程度的沖擊。這兩方面的影響大小不同,性質不同,范圍不同。從應對策略的層面看,主動方和被動方所面臨的選擇也不同。對于我國而言,當前中美兩國正處于貿易戰的深層次發展階段,雙方的博弈不僅是經濟層面的,還包括政治甚至是整體國家意志方面的,既復雜又深刻,金融市場則是經濟方面受到影響最為直接的一個領域。下面,從商業銀行資本風險管理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初步分析探討。

一、中美貿易戰背景及商業銀行資本業務特點

中美貿易戰過程中,雙方直接指向的對象是經濟,直接采取的工具是關稅,這是一個形式上與政治無關、實際上又與政治密切關聯的方式,當然也是能夠給對方造成切實影響的手段。商業銀行是一個國家金融市場中的重要參與主體,是開展企業和個人投融資業務的重要媒介。貿易摩擦直接影響企業出口業務規模,資本流入減少,資金需求減弱,這樣,會從進出兩個方向對商業銀行資本業務造成直接影響。

(一)中美貿易戰的發生背景及主要發展過程

20世紀70年代初,美蘇兩國爭奪世界霸權地位,出于戰略需要,美國需要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以贏得相對戰略優勢。于是,在相互需求的基礎上,中美于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此后兩國長期保持正常關系,中方主要在國際政治上對美方給予戰略支持。在經濟發展方面,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美貿易往來不斷加深,中國經濟發展全方位受益,可以說,沒有美國這個重要戰略伙伴,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可能取得現在這樣的水平。但由于中美經濟差距太大,盡管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快,直到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并沒有對美方形成戰略壓力,美國仍然視中國有戰略伙伴,只不過在有些時候表現得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近10幾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質量不斷提升,GDP總量超過美國的60%,引發美國擔憂。于是,特朗普政府成立不久,便將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全力打壓,遏制中國的全面發展,采取的首當其沖的手段便是貿易戰,試圖通過關稅政策在短時間內摧垮中國經濟,保持美國絕對優勢,并于2018年6月正式開啟針對中國的貿易戰,直到2019年10月,由對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到發展到對所有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全部加征重額關稅。幾個主要發展階段是:2018年6月對340億美元輸美商品征稅25%;2018年8月對340億美元輸美商品征稅25%;2018年9月對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征稅10%;2019年5月對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征稅由10%提高到25%;2019年9月,對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稅率由10%提高15%,對2500億美元商品稅率由25%提高到30%。在此過程中,中方也表現出堅定靈活的處置策略,一方面堅持底線,另一方面將各方面損失降到最低。而不是完全按照美國的節奏被動出牌。

(二)商業銀行貨幣資本業務的構成及特點

銀行是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重要金融機構,其本質特點是以人類社會活動中的交換媒介——貨幣為直接或間接業務經營對象。根據職能分工的不同,商業銀行可以分為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其中,商業銀行的主要職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充當貸款人與貸款人之間信用中介。個人或機構將貨幣資產存儲在銀行,形成規模優勢;貸款者向銀行申請資金使用權,用于企業經營活動中,實現貨幣資本化,最后通過還本付息的形式轉化為貨幣形態,完成一個基本循環過程。二是充當企業之間的支付中介。企業從事市場活動中,賬款的進出都是通過商業渠道完成,而非兩個企業之間直接進行貨幣交換。三是吸收社會分散資金,形成負債型貨幣資本,投入到宏觀經濟活動中,實現社會財富再創造和再分配。四是創造信用流通工具,如各種有價銀行證券或貨幣衍生工具等。

通過對商業銀行四個基本職能的簡要介紹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的正常運轉,首先要基于市場規范、秩序良好、業務繁榮的國內經濟環境,這是商業銀行功能發揮和價值體現的根本所在。反過來,只有商業銀行業務體系健全穩定,企業才能擁有方便可靠的資金流通、投資融資平臺,實現與外部市場的貨幣資金往來,保持整個宏觀經濟的協調、動力和活力。

二、中美貿易戰對商業銀行資本業務的影響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本業務的主要特點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優化,特別是1992年市場經濟步入正軌以來,我國經濟領域的各個業務市場以及每個市場中的核心業務分支,一直處于不斷的探索創新之中,商業銀行體系也不例外。主要表現是,商業銀行打破市場壟斷局面,不但數量增長快,業務管理運營模式豐富。據統計,截止2017年底,各類商業銀行機構共4550家左右,平均每個省市1540家左右。業務模式方面,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外,其余銀行除開展基本貨幣存取業務外,也廣泛開展面向特定服務對象或經濟領域的定向金融服務,形成銀行金融資本在國內市場上條帶化、定制化、廣域化、衍生化的特點。在國際金融市場方向上,海外金融市場投融資、支持企業走出去戰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也發揮著突出作用。上述功能特點,在前貿易戰環境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主要是原因是,貿易戰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國內進出口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和節奏,使資金流、實物鏈、單證流、貨物流、要素流出現斷檔,經濟體系穩定性受到比較明顯影響。

(二)貿易戰對我國商業銀行資本業務的影響

貿易戰直接影響的是企業市場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并最終落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層面。由此,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資本業務開展。主要表現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商業銀行向市場投資的難度增大。市場需求是拉動資金需求的根本動力,在貿易戰環境中,企業短時間內拿不到市場訂單,原先投入的產品原料過剩,生產設施成本尚未足額收回,預期贏利被程度不等的負債取代,轉移國內市場或尋找新的國際替代市場周期比較長。最終導致市場貨幣資金需求減弱,商業銀行資本投放市場空間不足。

第二,商業銀行資本吸收規??s小。一方面,相關進出口企業資金回籠節奏變慢,利潤規模變小,銀行賬戶資金存入周期長、額度低,流動性不足。多數情況下,凈支出遠遠大于凈流入。這樣,容易導致商業銀行長期資本規模雪崩式縮減。商業銀行償付能力嚴重不足,進而可能引發個體儲戶或非進出口機構儲戶擠兌效應。此外,經濟發展預期不好,也會直接導致金融證券市場不景氣,業務蕭條,也會顯著影響商業銀行資本業務開展。

第三,商業銀行已投放市場的貨幣資本回收風險增大,由于企業經營面臨困難,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商業銀行貸款大戶,一旦出現業務經營風險,必然導致貸款償還能力降低甚至完全缺失,直接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壞賬、呆賬風險。另一方面,對于眾多民營企業來說,由于商業銀行運營受阻,從銀行渠道獲取資金支持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

三、商業銀行面臨資本風險的綜合防范措施

商業銀行體系的健康、穩定發展運行,是保證宏觀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環境,是防范金融市場風險,保證金融行業安全,服務國家、企業和公眾的客觀需要。因此,面對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經濟環境危機,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治理,迎難而上,以創新的思維統領全局,以機遇的心理面對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度過難關,由量的積累過度到質的飛躍。

首先,政府要通過多種國際渠道,采取復合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貿易戰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方面,在重大原則和核心利益方面,堅決頂住美方的貿易欺凌和強權政治,為爭取經濟和社會長久獨立發展權力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在國際社會中樹立威信,贏得尊重,在國內獲得民意支持。另一方面,要保持足夠的理智和定力,以我為主,不為美方的貿易干擾而亂了陣腳,相反,要更加堅定地發展國內經濟,提升產業結構內涵,培養企業在國際同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一些事關國家戰略發展的關鍵基礎領域,國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產業政策,推動重大產業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

其次,企業自身也要從此次貿易戰中深刻認識到,國際貿易是經濟行為,但深層次上也代表著國家利益,是國際政治關系的另一種體現方式,是支撐雙邊或多邊關系發展的經濟要素。在產品和服務定位方面,要盯住產業鏈的上游,盡快擺脫中方企業處于中下游為主的狀態,從而增強國際競爭力,增加商業利潤空間。在國際貿易伙伴的選擇方面,視野要寬,不把市場僅僅定位在一個國家,而是分布在不同區域,多個國家的市場范圍,相互之間保持足夠的替代性,從結構上消除單一市場的制約風險。

最后,商業銀行自身也要適當轉換業務模式,站在更高層次上審視和發揮業務功能,將市場角色定位在服務經濟發展,分享經濟成果的高度上,而不是單純追求短期直接經濟利益的層面。同時,商業銀行業務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市場風險承擔意識,提高風險防范標準和能力,改變單純的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的消極從業理念,不要將投資貸款對象總是放在大中型國有企業身上,而是要積極主動地服務于資金需求更為迫切的民營企業上,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樣是市場經濟中的參與主體,民企發展起來了,商業銀行也是重要的受益者。

四、結束語

商業銀行業務開展模式是典型的負債經營,風險的內生性可以說是與生俱來,但是,鑒于其特殊的業務產品和服務功能,以及壟斷競爭的行業特點,商業銀行又具有特殊的資本保值增值市場空間??梢哉f,無論宏觀經濟處于哪個發展階段,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如何多變,只要秉承服務經濟、服務企業和服務公眾的商業理念,將貨幣資本合理投放到微觀經濟活動中,就能實現抵御風險,與其它市場主體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達.貨幣銀行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會,2014.

[2] 杜金富.金融市場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陸倩(1985—),女,湖南人,華融新興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金融學專業。

猜你喜歡
投資風險貿易戰商業銀行
貿易戰是錯誤的決定
淺談中美農產品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養豬業可能發生的事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中國對緬甸投資風險中的非政府組織(NGO)因素分析
期貨市場投資策略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