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肅清網貸信貸違法亂象的調查

2019-01-30 02:25何高偉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摘 要】本文基于現如今網絡信貸行業發展過快,監管制度欠缺,法律制度不夠完善進行分析,旨在研究網絡信貸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并對網絡信貸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在未來形成良好的網絡信貸市場,以繼續擴張網絡信貸的規模,推動我國網絡信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網絡信貸;發展快;制度不完善

1.中國網絡信貸發展現狀

我國現如今網絡信貸正處于飛速發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和互聯網的普及、信貸平臺的發展緊密相關。但在飛速發展的同時p2p平臺的違規操作、“714”高炮等惡性事件的發生給網貸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良影響。

1.1網絡信貸發展基礎雄厚網貸企業的發展迅速

因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網民也在不斷飆升,在經過了幾年的發展,互聯網用戶的群體已經龐大到超過我國人數百分之五十七的程度。

1.1.1網絡信貸發展基礎雄厚

雖然網絡給人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生活,但同時它也是把雙刃劍,各種各樣的誘惑讓人迷失了雙眼,讓無數網民陷入無底的深淵無法自拔。

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利益也越來越吸引人,更激發了人們對新事物的熱情。其中存在著極大的市場,只是正在發展初期的網絡金融市場爆發出的威力已不容人們小覷,何況這個市場正在逐年穩步擴大。

1.1.2網貸企業的發展迅速

總體來講,我國網絡理財、網絡信貸用戶規模持續擴大,互聯網上的貨幣交易慢慢滲入人們的生活中。

據研究調查表明,我國信貸平臺資質良莠不齊且數量且持續增長,問題也接連不斷,“網站關閉”與“歇業停業”占主要原因,“失聯及跑路”、“提現困難”等占次要原因,其中深藏未露的風險我們無法想象且逐漸高升。有些平臺利用法律漏洞進行違規操作導致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受到嚴重影響,使越來越多的人陷入投資困境。

1.2企業信用程度低網絡信貸問題顯現

雖說網絡信貸發展飛速,但同時問題也十分突出。在這些問題當中違規操作的p2p平臺、校園貸和“714”高炮是對社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較大的威脅。

1.2.1企業信用程度低

據調查分析,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正在逐年遞減,累計問題平臺數卻在慢慢增長,必將導致潛在風險的積累,甚至使某些產業徹底停業,此類問題遍布全國各地,由此可見,這些潛在的風險并不是局部性、偶然性的,而是整個行業中普遍存在的必然性問題。

在中國現在的網絡貸款平臺上存在著“劣驅良”的現象,正常網絡貸款平臺受到問題貸款平臺的驅逐,導致正常網絡平臺無法正常運營下去,使整個行業變成非正常運營網貸平臺的庇護所。

1.2.2網絡信貸問題顯現

網絡信貸逐漸被被人們發掘,全新的事物發展起來會帶來益處,更會伴隨著危機。其中主要的危機有以下三點p2p平臺的違規操作問題、714”高炮,下面從這兩點進行調查分析。

2.近年網絡信貸發展過程中集中表現出的問題剖析

互聯網成為了人們溝通交流,購物的主要方式,在這便捷的方式背后,無可避免的出現一些風險,網絡信貸的快速普及使它的風險逐步暴露出來。其中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家的非法操作;法律監管不到位;信貸知識欠缺這三個方面。

2.1信貸組織者的違規操作未被制約

如果信貸活動組織者的非法操作沒有得到有力的控制,帶來的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不僅會降低投資者對于信貸的信任度,更會影響到金融市場的有序發展,進而間接影響工業生產、綜合實力、科技發展,會給我國帶來巨大的損失。

2.2法律監管不到位

在網絡信貸的前期發展階段已經暴露了很多的問題,并有不法分子利用相關專業知識做一些違規、違法事件。

我國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執行監管層面似乎出現了問題,導致了這些違規app依舊運行。

2.3投資者信貸知識的欠缺

信用消費是當今主流的消費模式,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但在進行信貸時,無論是在實體銀行還是在網絡上進行,都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才可以。不具備專業知識,就無法對自己的交易進行正確的判斷,也就無法做出理智的決定。當今信用消費的主力軍是大學生,必須提高防范意識,并使其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金融知識的普及便顯得尤為重要。

國民信貸知識的欠缺在目前是一種普遍現象,防范意識薄弱且不具備獨立思考和正確判斷的能力。

3.關于化解網絡信貸發展中不良現狀的提案

目前,網絡信貸已暴露出眾多問題,如果對其隱含的風險和危害不進行及時的遏制,將對網絡信貸行業及社會金融體系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

同時,整個行業的行業亂象會在互聯網的影響達到比原來更大的效果,引起一系列類似的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這樣對社會穩定造成了極不穩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國的網絡借貸起步晚、發展快,對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貨幣借貸監管體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網絡借貸監管體系的建立和相關金融知識的宣傳迫在眉睫。

3.1完善現有法律制度

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在傳統意義上的金融網點將逐步減少,網絡金融會降低金融企業的運營成本,有利于信息共享,使資金運轉高效。而這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制度,入市場正常經營,若督導后仍然不符合經營條件的責令退出市場。

3.2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

在網絡信貸問題進行整治的期間,證監會、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正式的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為網絡信貸規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礎,并且為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和持續審慎監管提供了相應的保障?,F在的網絡監管機構有必要建立起一項專門應對網貸監管協調機制,而這需要一行兩會、工商、稅務等多部門聯合,通過多方聯動,及時應對和處理網貸市場的突發事件。

3.3相關知識宣傳

不管法律法規發展的多么健全,設立的多么完善,總有人會鉆法律的空子,做危害他人財產安全的行為。這時我們需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對相關金融知識的了解。

3.3.1增加相關金融知識的了解

針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個人來說,安全保障工作的順利展開,還應該以個人的視角作為著手點,不可以始終憑借外力落實。

大學生是未來投資市場的主力軍,對他們的知識教育是不可少的。大學生多數為初涉金融領域,多設置相關的金融理論知識公共課程,提高其防范意識。如果有合理且必要的資金需求,應先通知父母,在父母的幫助下去合法的貸款機構貸款,如果是自行在網絡上借款,就應先了解網貸的各種風險,同時自動遠離那些不良平臺。

4.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網絡信貸以作為一種新形式的金融渠道,其因低運營成本、有利于信息共享、使資金運轉高效這三大優勢,在社會上存在著一定的市場空間。但基于現如今網絡信貸行業發展過快,監管制度欠缺,出現信貸組織者的違規操作未被制約、法律管理不到位、投資者信貸知識的欠缺等各種問題,從其客觀原因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從根本上逐一解決。

【參考文獻】

[1]高雅柔,劉露,苗金芳.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以青海省為例[J].江蘇商論,2017(03):13-17

[2]楊云光.P2P 網絡借貸風險與監管對策初探[J].時代金融,2019(04):47-49

[3]劉鳳.以傳統德育思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101-105

作者簡介:何高偉(1999—),男,漢族,浙江人,沈陽城市學院金融學本科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