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100kV古泉換流站的特高壓換流站工程送電調試精細化管理

2019-01-30 02:25王開庫孟進王圣昌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特高壓精細化

王開庫 孟進 王圣昌

【摘 要】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當今世界電網建設中的“四最”工程,即輸送電壓最高、輸送距離最遠、輸送容量最大、輸電技術最先進,針對該工程受端站——±1100kV古泉換流站建設的難點、特點、風險點,作為電氣A包的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結合±800kV金華換流站、±800kV靈州換流站和±800kV錫盟換流站等特高壓建設的經驗,以“打造大國工程,打磨大國工匠,打響大國品牌”為管理目標,通過改善組織保障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多角度提升效率等手段實行全要素管控,全方位把控特高壓換流站工程送電調試關鍵步驟、降低送電過程中的風險、提高送電調試效率,順利圓滿的完成了送電調試管理工作。

【關鍵詞】換流站工程;特高壓;精細化

一、健全組織保障體系,組建精品管理團隊

1、健全組織保障體制,提升管理效率

以“效率優先”為出發點,打破“公司-分公司-項目部”三級管理模式,成立管理領導機構和專業工作組,專人專項、分工明確,形成了流程短、效率高的項目管理模式,形成對項目部業務支撐的一體化管理。

2、以特高壓精英隊伍為班底,通過“二次選拔”組建核心團隊

從建設管理單位認可度高、近三年項目經理年度考核前三名、直流特高壓工程施工業績顯著的人員中“優中擇優”,出任項目經理。再以年齡35歲以下、本科以上學歷、工程師或技師及以上作為選拔條件,再用競爭的方式“二次選拔”出優秀人員作為項目部成員,同樣方式確定核心調試團隊。

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保障人才隊伍需求

1.實施“三分一多”的無差異化人員培訓模式

分層、分類、分崗位制定培訓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針對性培訓。一是分崗位開發培訓課件,三維動畫、PPT等多種形式;二是分類開展培訓,對管理人員拓寬管理思維,對技術人員傳授技術創新能力,對施工人員重點培訓施工技能;三是多種培訓方式,參觀學習,調研交流等結合;四是無差異化開展分包人員培訓,開展“每月一日訓”專項培訓。

2、將創新工作室與工程結合,培養技術型、創新型人才

設立以先模命名的勞模創新和大國工匠創新工作室,組建“三鷹人才”工程實施流動工作站,(“金鷹工程”、“雄鷹工程”、“雛鷹工程”),匯集各個專業骨干,以勞模為技術帶頭人,以最高電壓等級換流站建設工程為依托,打造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和特高壓技術人才。

3、開展“師帶徒”人才培養制度

安徽送變電秉承技術傳授,精神引領的人才培養原則,堅持“師帶徒”培養方式,依托換流站建設平臺,讓新員工和分包商組長與公司技術專家“結對子”,打造一大批專業的青年人才。

三、大力開展技術創新,保證送電調試“零缺陷”

1、分項目開展自主創新課題

針對送電調試各個階段的需要,建立創新項目課題。自主開發±1100kV換流變壓向量綜合判斷系統,集極性驗證,變比判斷,向量核對為一體,速度快,準確度高。

2、聯合攻關,提供全過程技術支持

與電科院聯合研發“三維工件缺陷檢測設備”,檢測金具的各類參數,建立起定量化驗收及檢測標準,確保金具設備合格,在送電調試過程中無一處放電。

3、開展群眾性“五小”創新活動

“五小”即“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舉辦“四比四推進”“五比五賽”等立功競賽活動,組織QC小組攻關。引導員工對技術薄弱環節進行分析研究,查找解決方案??偨Y、創新出100多項優化作業的小亮點、小技巧、小工具,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建設氛圍。

四、全方位加強安全管控,保證送電調試安全

1、建設“信息化”管理體系,加強安全管控

以“信息化”管理體系為手段,時刻“入網、上線”。采用刷卡、刷臉、刷指紋的技術確保人員出入規范、安全;采用二維碼技術給設備機具標記、定位,實時掌握設備狀態;通過布置“微氣象站”,動態監測施工環境的溫度、濕度、風速等參數,進行風險預警;通過無人機航拍、攝像頭全站覆蓋等方式建立現場視頻監控系統,及時發現、處理問題。

2、編寫隔離預案,應對分階段投運管理

分階段投運后,安全管理風險大,為此編寫了隔離預案:

(1)一次設備隔離:每投運一塊區域,就用圍欄圍住,設立唯一出口和門衛室,進出需辦理登記手續,防止無關人等進入;

(2)二次回路隔離:提前編寫好隔離安措,有關的回路電纜記錄并解掉,避免了造成運行間隔誤動和信號誤報;

(3)軟件隔離:在直流控保內通過置數的方式對運行和非運行間隔實施軟件隔離,保證送電調試和運行管理互不干擾。

3、針對交叉作業,強化每日安全交底

交叉作業涉及的各方單位必須明確各自危險點,明確安全職責,由安全管理負責人在早站班會做每日安全工作交底,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

4、加強儀器、機具安全管理

送電調試前對儀器、機具進行定期檢測,并錄入工器具身份數字管理系統。保證儀器和機具的可靠性、功能完整性,減少安全風險。

5、加強現場交通運輸車輛安全管理

所有車輛、機械進入現場需有工作負責人帶領,按指定行駛通道行駛并滿足限速要求,需有專人監護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

6、成立消防應急小組應對緊急情況

在送電調試階段成立消防應急小組,形成單站點的“一平臺一隊伍”消防管控模式:滅火行動組;聯動排查組;聯絡通訊組;安全防護救護組。

7、建立后勤保障體系

成立物資保障組,負責物資提供和分配;成立后勤生活保障組,負責會務安排、加班交通、飲食等;成立醫療保障小組,負責醫療保障和緊急救護;成立通訊應急保障組,防止通訊故障;成立交通車輛應急組,最大程度保證人員生命安全。

五、運用多重手段,保證送電調試高效

1、提高分系統調試質量,把控送電調試關鍵步驟

認真審核圖紙,細化分系統、輔助系統調試進度表,實行“交叉自驗收”與驗收相結合,創新增加“站用變一次注流”、“CYT一次通壓”、“傳遞式一次注流”等驗證方法。

將部分系統調試項目在分系統調試階段預開展。包括“閥冷跳閘”、“擾動試驗”、“交流系統雙主機同時失電”和“部分系統在線更換板卡”四大類試驗。

2、直流偏磁“清單式”排查治理,降低對當地電網影響

皖南地區電網較復雜,且水系較多,直流偏磁影響范圍可能增大,安徽送變電研究決定擴大直流偏磁測試邊界,梳理成一副“清單”,拉網式排查確保無遺漏,增設隔直裝置確保不受直流偏磁影響。

3、設立“四化”備品備件管理模式

對備品備件實行“四化”管理模式:

備品備件清單化,大型設備按1:1比例,小型器件按1:N比例準備,全部登記方便查找;擺放定格化,按大小類別指定區域擺放,方便取用;備品預試化,入庫前完成交接試驗,保證合格率百分之百;使用流程精簡化,刪繁就簡,保留關鍵步驟。

六、結語

通過“基于±1100kV古泉換流站的特高壓換流站工程送電調試精細化管理”項目的實施,資源調配、項目管理和施工作業效率均顯著提升,針對古泉換流站分期建設投運,換流站現場“邊施工、邊調試、邊運行”特點,圓滿完成古泉站調試、試運行期間安全管控工作,確保了人身、電網以及設備安全,所有調試項目均一次成功,合格率、優良率、達標通過率均達100%。送電調試工作圓滿完成,獲得業主、監理和運行單位的一致好評。

作者簡介:王開庫(1977—),男,安徽銅陵人,高級工程師,從事特高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孟進(1983—),男,安徽合肥人,工程師,從事特高工程調試技術管理工作。王圣昌(1986—),男,安徽合肥人,高級工程師,從事特高工程技術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特高壓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探討
“精細化”全方位培養好參謀
如何打造精細化立法產品
1000kV特高壓輸電線路失效絕緣子判斷的仿真計算
特高壓輸電塔雙重非線性分析
1000kV交流特高壓新型雙柱換位塔
千億投資助推特高壓審批開閘2014年迎來特高壓大年
干部人事檔案的精細化管理
情報快遞
———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