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流浪地球》為例看中美科幻電影中家園觀差異

2019-01-30 02:25彭可兒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流浪地球科幻電影電影

彭可兒

【摘 要】本文聚焦中美科幻電影對比,以中國近年來最熱門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為例,具體分析了中美科幻電影中的家園觀,并探析了造成這種家園觀差異的客觀經濟、政治和文化原因。

【關鍵詞】中美比較;電影;科幻電影;家園觀;流浪地球

一、中美科幻電影現況

近年來,中國科幻大片數口碑迅速提升?!读骼说厍颉肪褪侵袊苹么笃牡湫痛?。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在映期90天內共斬獲了46.55億人民幣的票房。不少觀眾直呼過癮,“我們正在見證中國科幻電影‘超英趕美”。這不禁讓人深思,目前的中國帶科幻真的能和老牌科幻電影強國美國看齊嗎?我們產出的科幻電影,比起美國科幻電影,又有什么優勢與不足呢?

其實,不僅是從數量上還是從制作水平上來看,中國近幾十年來沒有出現達到好萊塢工業水平的科幻電影。清華大學的王一鳴教授統計過1995年到2008年中美科幻作品數量,中美在這14年間共產出223,中國僅占1部,也即2006年中外合資的《魔比斯環》;而據統計美國則占據了剩下的99.55%。而后十年,也即2009年到2018年,這一情況也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中國科幻電影制作總數僅有4部,分別為2010年1部、2014年2部、2015年1部;而美國依舊保持著年均20部左右的產量,十年內又產出了兩百多部科幻電影。從數量的對比可以發現,建國后我國在科幻電影領域的探索十分有限。并且,從制作水平上來說,無論是在注重科技內核、特效場景的硬科幻方向,還是注重人物表達、社會思辨的軟科幻方向,美國依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產出了19世紀以來絕大部分的高質量科幻電影。

雖然目前和美國相比,中國科幻還是剛起步的階段,但《流浪地球》給我們展現了中美科幻電影最大的差異:價值觀,特別是家園觀的不同。這讓中國科幻電影在短時間內“彎道超車”成為可能——中國科幻承載著的獨特的價值理念,可以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輸出窗口。

二、中美科幻電影中的家園觀對比

隨手翻開“國產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影評,不難發現網友都在調侃:中國特色科幻就是咱逃跑還非得拉著地球一起跑。誠然,這是一句調笑,卻也是此電影家園觀的重要體現。從前的科幻片設定,不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科技角度考慮,人類向外星移民,離開地球,似乎才是占據主流的選項。而《流浪地球》中的人們,寧愿花費大功夫為地球裝滿行星發動機,也不愿意拋下自己的故土,獨身離開?!叭祟愒谟钪骈g離開了地球,就像嬰兒在沙漠里離開了母親”,這顆星球上面有著他們珍貴的童年記憶,有著陪伴他們從小長大的山山水水。它也許已經冰封,其中的貝加爾湖不再能供人垂釣,高樓內的上海少女雕塑也靜靜佇立在極寒之中,可它們曾經給予人們的東西是遠遠無法忘懷,更別提舍棄的——故土,家園,地球,這就是人類超越物質的情感依托,中國價值觀念的特殊之處:人類,只是地球的一部分,而不是地球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這樣的情懷在電影中被放大到了整個地球之上,由此才產生了“帶著地球一起跑”的局面。

美國科幻電影對“家園”的理解則與《流浪地球》確實大相徑庭。以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版的經典科幻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英文名WALL-E,2008年發行)為例,其電影故事就建立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上:人類生活產生了過多的垃圾,地表被垃圾覆蓋,連太空都被填滿,于是人類乘上飛船逃往外太空,將飛船當作自己的新家,只留下負責處理垃圾的機器人看家——主角瓦力就是其中之一,代際更迭后,飛船上的新人類已經喪失了關于地球的記憶。本片中的人類將地球污染后便丟棄了,沒有負起應盡的責任,飛船上變異了的“新人類”由于在太空環境太久,普遍骨質疏松變形,在智能中心的照料下,快活地在飛船中生活著,完全是“樂不思蜀”。盡管故事結尾以新人類決定重新回到地球開始新生活作為結束,但飛船回歸的唯一前提是地球上重新長出了綠色植物。也就是說,人類對地球的“愛”是有條件的,他們以孩子的心態要求地球能夠一直給予,給予資源來維持生命……如果地球完全“死去”,新人類也決不會選擇回歸——盡管這個地方正是因他們而敗壞。巧合的是,《流浪地球》中也提到,人類有過離開地球的“火種計劃”計劃,但最終還是被摒棄了?!读骼说厍颉返闹髦际?,人類即文明,無需其他。

三、中美科幻電影家園觀差異原因分析

中美在科幻電影中呈現出來的家園觀差異,本質上是從經濟到文化的價值觀差異。

首先,兩個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濟基礎。中國是大河文明的重要源地之一,擁有長達五千年的發達農業文明,小農經濟在長期內都繁榮而昌盛,它對土地具有依賴性,生產力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都離不開這片土地的滋潤。大地不僅養育了一代代作物與人,也孕育出了深厚的土地文化。五千年間,中國的人民都未曾離開過這里,腳底的耕作了數十千百年的家鄉田地早已令家園的觀念深入他們心間。而美國作為一個年輕的海洋文明之國,發跡于工業文明之中,天生向往著探索與開拓。繁榮的工業經濟驅使之下,使得他對腳下的家園并沒有如此深重的掛念之心。美利堅的子民也許并不介意四海為家,因為他們本也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流浪者,跟隨著商業貿易和資本流動的腳步走遍世界,馳騁在這片茫茫海洋上。與中國不同,他們未曾被土地所束縛,或挽留過。在對待家園的態度上,美國會表現得更為靈活,他可以尋找一個更為理想的歸宿作為替代,珍惜眼前,及時行樂。家園更像是身體的一個棲身處,而不是他們的心靈離不開的一個精神存在。

從文化角度來說,美國身為移民國家,多民族的國家組成使其擁有了極為豐富的多元化文化,文化的交融碰撞之下似乎就弱化了其中對原有故鄉的依戀:這里就是所有移民者的新家。而中國持續上千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與“家國一體,國為家本“觀念互為表里,中國格外重視社會的和諧統一,守小家以護大家,這些因素環環相扣,便構成了一份對“家”無比明顯的依賴感。在兩國的宇宙觀中也有對相關問題的回答:中國傳統道家與新儒學思想中都對自然懷有“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態度,人與自然應當是一體;美國的主流傳統文化則更多強調個體的人的價值,“人是萬物的尺度”,這是一種“天人相分”的主張,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差異必然十分明顯。

不管怎樣,有差異才會有多樣性,彼此吸收借鑒才能進步。電影中存在的家園觀等價值觀念并不妨礙我們對美國科幻電影的敬佩與學習?!读骼说厍颉肪褪且粋€可貴的嘗試。在未來,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對待我們與美國科幻電影的客觀差距,善于利用我們已有的價值觀上的積極條件,努力提升我們的科幻表達水平,鼓勵未來一代創作出有具有中國獨特思考的科幻作品。從精煉內核再到更換外殼,化差異為特色,在世界科幻電影中開辟出獨屬于中國的一片天地。

【參考文獻】

[1]張翔宇, 吳航行. 中國科幻電影的現狀及其思考[J]. 電影評介, 2011(13):10-10.

[2]王一鳴, 黃雯, 曾國屏. 中美科幻電影數量比較及對我國科幻電影發展的幾點思考[J]. 科普研究, 2011, 6(1):27-32.

[3]馬聞達. 中國科幻類型電影現狀成因研究[D].

[4]金丹元, 張詠絮. 一種不該被“忘卻”的類型電影——對中國科幻電影實際上的缺席之思考[J]. 藝術百家, 2018(1): 164-171.

[5]詹玲. 中美科幻小說中的個人與族群價值觀比較——以《冷酷的方程式》及其改寫為例[J]. 中國比較文學, 2017(03):178-187.

猜你喜歡
流浪地球科幻電影電影
科幻電影:人類對未來的幻想與憂思
不就一部科幻電影嗎,為何要等十九年?
劉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銀幕
劉慈欣《流浪地球》讓外媒期待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首發概念短片
多個世界與自我——論西方科幻電影的兩個敘述之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