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

2019-01-30 02:25張帆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新聞傳播新媒體時代

張帆

【摘 要】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于我國蓬勃崛起,讓傳統的新聞傳播主體開始發生變化,間接影響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鑒于此,本文以“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論述了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特征和其所帶來的影響,然后就其給當代新聞人所帶來的啟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傳播主體

新媒體本身的特點促使其能夠與廣大受眾發生頻繁互動,并且讓受眾真正參與到傳播過程中,而為了推進我國新媒體的發展,就必須加強新聞傳播主體變遷的研究。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

較之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具有這樣幾方面特征:

(一)數字化

較之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非常鮮明的數字化特征。尤其是伴隨互聯網、智能手機等一系列設備的普及,當下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離不開數字化應用,而在新媒體映射下的新聞傳播更是秉承了傳統新聞媒介和新媒體的雙重優勢,企業必然承載了強烈的數字化特點。

(二)分眾化

因為新媒體促使廣大受眾對于信息傳媒的接收不再被動、可以自主選擇,故而其傳播過程呈現出鮮明的個性化和分眾化特征,也就是說,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行從紛繁復雜的消息當中有所選擇。

(三)多向活動性

因為新媒體同時可以實現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因此其完全可以通過自身所具備的技術實現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讓新媒體的受眾更加廣泛和全面。如果說傳統媒介導向下的新聞傳播是“點對點”式的傳播,那么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就可以被理解為“面對面”傳播。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主體變遷的具體呈現

步入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體發生嚴重變化,具體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受眾作為傳播者,其地位與日俱增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是完全平等的關系,二者之間的交流和對話越來越頻繁,傳統受眾也可以作為新聞的二次傳播和擴散者,地位與日俱增。

(二)新聞傳播線性發生變化

步入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方向也開始發生變化,從過去的單線傳播轉變為多線性、多向性的傳播,而且較之過往新聞僅能夠借助傳統媒介、權威媒體得以呈現和播放,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體成為消息源、傳播者,為互聯技術和移動終端所構筑的傳播網絡覆蓋面積在不斷擴張。

(三)新聞傳播主體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傳統媒體的發展遭受巨大的阻力,盡管傳統媒體還擁有短期內并不會被折扣的地位和優勢。因此,在這樣一種情形下,新聞傳播主體開始朝著多樣化的趨勢發展,新舊媒介之間的融合、各類自媒體和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全新傳播形式開始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三、新媒體時代新聞主體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前文中筆者闡釋了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要特征,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個人的實際工作經驗,探究新媒體時代新聞主體變遷在把關活動、新聞記者以及主流媒體方面所帶來的影響。

(一)對把關活動產生的影響

傳統媒介主導下的新聞傳播,呈現出強烈的純粹性特征,即媒體說什么、受眾聽什么,受眾沒有反饋的平臺,只有被動地接受。而伴隨新媒體的崛起,這樣一種傳統開始發生改變,同一則新聞也會以不同的形式、多樣的內容涌入受眾的腦海當中,促使其有更多的點、線、面,了解一則新聞事件的全貌。但是也因為新媒體時代所有的受眾都可以借助網絡和客戶端發展成為新聞發布的集散地,故而互聯網并不能保證所有信息的產出都是真實有效的,甚至在新聞、信息大面積傳播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虛假信息濫竽充數,影響社會治安。盡管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對新聞傳播當中的一些虛假信息、謠言和惡意傳播等行為進行了嚴查嚴打,但是基于技術原因,相關治理效果頗為有限,很多謠言和虛假信息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在沒有邊界的新媒體時代、在互聯網的海洋中繼續蔓延。為了避免這樣一種狀況,可知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層面、相關部門必然會積極推進相關立法和制度的落地,推進新聞傳播的安全和信息真實性管理。

(二)對新聞記者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對新聞記者產生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1、新聞記者需要轉變思維,參與新聞全程發展

對傳統新聞媒體而言,新聞記者只需要采集新聞、整理和發布新聞即可,但在新媒體時代記者必須參與到新聞產生和傳播的全程,作為推動輿論發展的一份子。這種變化促使新聞記者必須在轉變思維同時,保障自己擁有足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技能,如此才能確保新聞媒體更契合時代的發展訴求。

2、新聞記者需提升個人專業素養

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需要擁有更多的能力,要在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的情況下,促進新聞信息得以更好地傳播。畢竟在這個全新的時期,很多新聞記者所涉及的工作種類、實際工作性質都發生了改變,其必須要擁有足夠的能力才能應對更為復雜的局面。其不僅需要具備過往傳統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所應具備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還要具備新媒體時代所需的“編導”思維和“統籌”能力。其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新聞呈現所需的鏡頭語言、解說語言和視角呈現,考慮新聞報道的基本線索和起承轉合。

(三)對主流媒體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更會對傳統主流媒體產生頗為直接的影響,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傳統媒體受眾率降低,迫使傳統媒體不得不考慮轉型、升級和突破等一系列問題。而且隨著網絡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所占據空間和比重的不斷增大,主流新聞媒體必須跳出傳統“一家之言”的思維,開始接受互聯網以及網絡輿論的監督。但也正鑒于此,主流媒體開始面臨著較之傳統媒體時代更為豐富和嚴格的審核與監督,也促使其朝著更為公眾、全面和良性的方向發展和前行。

四、新媒體時代新聞主體變遷所帶來的啟示

正因為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新聞主體發生了變化,政府更應加強對新媒體傳播手段的規范、監督與控制,為大眾及媒體人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支持,推進新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首先,政府需要強化大眾對于新聞傳播的總體性認知,尤其是要強調受眾對于新聞傳播所應承載的法律意識和責任道德,進而保證大眾能夠對新聞傳播產生全面的認知和正確的了解;

其次,作為政府有必要對新聞傳播過程中的暴力行為、不法動作進行法律層面的約束和之策,嚴格杜絕不良事件的出現,堅決維護新聞傳播行業的穩定、和諧?;诖?,政府理應使用行政手段,積極引導大眾對新聞傳播媒介和內容展開討論,讓新聞傳播的環境得以朝著更加穩定和健康的方向前行,推進整個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

隨著新聞傳播形態和媒介的變化,新聞傳播主體也會隨之發生改變,由此也會為新聞的產生、傳播、相關新聞節目的制作造成沖擊。只不過相對而言,新媒體更加具有包容性,其能很好地應對新聞傳播主體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引導傳統媒體積極嘗試和新媒體之間的合作,助力傳統媒體轉型。

【參考文獻】

[1]漆新平.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規律的變化分析[J].科技傳播,2019(15):64-65.

[2]王衢.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理論的創新分析[J].傳媒論壇,2019(11):10+12.

[3]韓東華.論電視新聞直播與網絡手機端的融合發展[J].傳播力研究,2019(20):74-75.

猜你喜歡
新聞傳播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