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立德樹人”理念在大學生日常管理中的運用

2019-01-30 02:25張琪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日常管理立德樹人

【摘 要】“立德樹人”作為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中占有重要指導性地位。在這一根本任務的指引下,我國的大學教育要逐漸改變從前的應試化傳統教育模式,轉向培養學生的品德和人格。大學向來是開放包容的象征,為了響應國家的教育新要求,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新大學生。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管理中學生的直接接觸人,在日常管理中要切實貫徹好“立德樹人”理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價值觀和社會觀,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順應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定期開展美德教育,堅持在管理工作中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成為學生的指路明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學生的個性化和個體化教育,有針對地進行管理,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質的新時代人才。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學生教育;日常管理;輔導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正式將“立德樹人”作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而這也直接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指明了大方向,點明了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發展所需人才應當是多元化的,有良好道德觀的社會主義人才。所以,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負責人,應當切實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在工作中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學生的道德和行為教育,在注重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讓學生有方向的全面發展,積極為高校建立良好的道德培養環境,真正將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指導學生全面發展。

一、“立德樹人”理念在日常管理中的運用

(一)在制度制定上的運用

制定良好的制度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基本管理方法,作為學生管理者的輔導員,在大一新生剛入學時就需要幫助學生制定一系列規定和制度,以督促和監督學生保持良好的行為規范。這些制度包括宿舍衛生、學習規范和校園交通行車規范等,通過履行相關合理制度,能夠避免學生發生安全事故,保障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在制度的制定方面,有了“立德樹人”理念的指導,輔導員更應當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學會通過制度來幫助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但這并不是意味著要用更加嚴格的手段限制學生自由,而是合理的利用制度的手段來培養學生的良好意識,比如遇事及時上報,增加與輔導員的溝通,時刻具有安全防范意識等。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往往有較為嚴重的“師長意識”,認為老師的形象一般是嚴肅刻板的,這很容易在學生與老師之間形成隔閡,導致學生害怕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進行溝通。在生活和學習中出現了問題也不會選擇第一時間告訴老師,而是瞞著老師自己進行解決,但這實際上很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舉個例子,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信詐騙變得越來越常見,大學新生由于社會資歷尚淺,對自己的財產和信息防范意識不全,所以很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許多犯罪分子利用學生著急入學的心理,盜取學生信息以學校的名義欺騙學生,而學生雖然有一些疑問,但很容易因為收到的信息符合自己的個人真實情況而輕信對方,導致個人財產受損。財產受損后,有的學生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糾纏對方,抱有僥幸心理希望對方將錢款返還,想要自己私下解決,最后導致錢款損失,不敢告訴父母卻又自責,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此多的案例給予了我們警告,也說明了遇事及時匯報,加強師生溝通的重要性。輔導員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在日常的管理中建立起一套匯報機制,鼓勵和教育學生,在遇到問題是一定要及時向輔導員匯報,養成學生的匯報習慣,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力求與學生做朋友。

(二)在交流體制上的運用

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是輔導員工作的基礎,在日常的交流中,輔導員可以運用“立德樹人”理念積極探索新的交流策略和交流方法,提高學生與輔導員的互動頻率,促進二者的溝通和交流。由于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和新興科技產品比較熟悉,所以輔導員可以通過運用現代化的溝通平臺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交流體制,比如,輔導員可以開通屬于自己的公眾號和微博,在公眾號和微博賬號上定期發布一些通知和小貼士,也可以置頂一條微博讓同學們積極在下方進行評論,討論有關對于學校和學院的建議和意見,聊一些同學們的不滿和輔導員工作需要繼續改進的地方,輔導員進行逐條回復,拉近輔導員與學生的距離。輔導員也可以下發任務,要求各班建立起屬于自己班級的qq群、微信群和微博賬號,這有利于班委們及時進行任務通知和活動宣傳,方便班級的統一管理并且能夠加強學生之間和學生與輔導員的交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夠避免許多問題和矛盾,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創設了良好的班級氛圍,保障了學生與輔導員的日常交流工作,優化了師生關系。

(三)在安全保障上的運用

大學是自由的、開放的小世界,但也正是由于其開放的環境和自由的氛圍容易催生許多安全問題,許多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保護自己的意識也不夠,在校外和校內均存在安全隱患,所以要想要保護好學生的人身安全,輔導員必須加以重視并思考如何在新的社會背景下保障好學生的安全。良好的習慣造就良好的行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對學生做事方法的影響非常大,所以輔導員可以從習慣入手,幫助學生養成保護自己,重視安全的習慣,制定好有關安全的規定則是幫助學生養成習慣的好方法之一。輔導員可以在學期伊始立足于各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相關安全規定,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一些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的方面進行規定,比如日常的外出方面,學生周末的住宿和外宿方面,還有學生日常請假規范,通過這些規定,輔導員能夠時刻掌握學生的去向,有效防止學生私自外出造成安全問題,了解學生的請假原因,及時對學生的生活和身體問題進行處理,進一步保護學生安全,保障學生的權益。

另外,除了制定相關規定,輔導員還要親力親為的切實落實好學生情況,定期進入學生宿舍查看學生宿舍情況,了解學生的問題,當不能夠進行實際檢查時可以要求各班班長進行宿舍檢查,記錄好每周的班級學生動態,與各班班委商議好會議時間,定期進行干部會議,了解各班存在的安全問題和學生動向,定期開展安全意識科普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維護班級安全保障活動的正常運行和開展。

二、“立德樹人”理念在困難學生中的運用

大學的招生政策決定了大學中學生們的背景各不相同,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生活和學習方面,每個同學的人生經歷都有自己的特殊之處,這也就要求輔導員要更加有針對化的進行輔導工作,對于在家庭經濟、學習生活和情感處理上有困難或問題的同學要進行個別輔導,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給予關心和愛護,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積極面對人生和日后的學習生活,輔導員要用切實行動為學生們保駕護航,做學生的指路明燈。

(一)對于家庭困難學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貧富差距變得越來越大。在我國仍然存在許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無法給予足夠的經濟支持,學生無法及時上交學費和書本費,日常的生活費也無比節省,這類學生在面對經濟情況略好的其他同學時難免會出現自卑的情緒,如果不及時進行幫助和干預很容易影響學生的正常發展,對學生情緒造成嚴重影響。所以作為輔導員,我們必須及時了解和掌握家庭經濟存在困難的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在情緒上,輔導員要定期與家庭困難學生進行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幫助他們正確面對貧困,了解貧困并不是一切,我們仍然可以靠自己去改變貧困的現狀,用知識改變未來,在交談中可以舉一些成功的例子來鼓勵學生走出貧困的陰影,直面未來,指引他們正確看待自己認識自己,學會尋找自己未來的道路,樹立遠大的志向,為自己的未來而積極努力。在經濟方面,輔導員可以為他們適當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兼職工作,向他們宣傳學校的勤工儉學崗位,在學校中為他們積極爭取,匯報貧困學生情況,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指導他們在進行兼職的同時兼顧學習,以學習為主,注意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多為他們傳授一些社會經驗和與人交往的技巧。在不斷進行開導和幫助的同時,輔導員還要注意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讓貧困不再成為人生的烏云。

(二)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應當注意的就是針對差生的差別性教育,在很多教師中都存在這種無意識的教育理念,潛意識認為優等生具有優秀的潛力和特質,很容易發現優等生身上的優點。但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就很容易忽略他們,且關注不到他們身上的優點,逐漸形成對優等生的教育偏向而忽略了對學習較差同學的幫助和關心,這是非常不對的,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每一個學生都有每一個學生自己的優點。作為輔導員,必須擁有這種發現優點的能力,鼓勵每一個學生建立自信,學習好并不是一個人所需要必備的優點,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比學習更加重要,輔導員要堅定“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擴大自己的視野,幫助學習較差的同學回復學習自信心,找到屬于自己的未來之路。

(三)對于情感困難的學生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也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夠一帆風順,在生活和學習中,遭遇挫折和困難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我們必須要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從苦難中解救自己。在大學中,很多學生由于遭受了生活上和情感上的打擊而產生了心理上的問題,這類學生往往比較自卑和敏感,有的性格較為孤僻不愿意與人交流,對于這類學生,輔導員要給予足夠的關心,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多關注他們的心理情況,經常進行聊天,幫助他們敞開心扉,在他們表現出了融入集體的意愿后,多帶領他們參與一些集體活動,感受集體的溫暖,讓他們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直面自己,提高對生活的勇氣,走出黑暗。

三、總結

時代的發展給予了教育新的活力,也為教育帶來了新的問題。想要跟得上新時代的發展步伐,教育就必須要遵從時代選擇,不斷對自身進行發展和改進,在實踐中尋找更加優化的教育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教育的受益者。在大學教育中,作為輔導員必須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做好一個教育者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中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教育理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日常管理中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以學生為教育之本,成為學生人生路上的燈塔,為學生照亮前方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姚朋遠.在日常管理和生活服務中培養學生知、行的統一[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4).

[2]高翔,吳崇俊.關于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探索和實踐[J].職業圈,2016(14).

[3]高婷婷,劉慧卿.淺讀大學生的日常管理藝術[J].世紀橋,2016(13).

作者簡介:張琪(1992—),女,陜西韓城人,碩士研究生,現在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輔導員。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日常管理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