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無終

2019-01-31 17:47馬夫
中國攝影 2019年1期
關鍵詞:黃山攝影

馬夫

王東17歲進入《人民日報》社,先后在《人民日報》駐鞍山及遼寧記者站做資料整理工作,1955年后在報社學會了譯電和開汽車,于1956年調到《人民日報》駐莫斯科記者站擔任譯電員和汽車司機,在莫斯科期間,開始喜歡攝影并從事業余拍攝,1964年調到《人民日報》圖片組(攝影組前身),直到退休。

王東的一生幾乎是在《人民日報》社默默度過,而一幅《小平您好》讓他名聲大震。1984年10月1日作為《人民日報》記者,他參加了建國35周年天安門慶典報道,當北京大學的學生隊伍走過廣場時,人群中躍然出現了一幅“小平您好”的標語,這幅標語的形式顯然不是正規制作,手寫的四個大字甚至顯得稚拙,面對這突發的瞬間,王東敏銳地按下相機的快門,搶拍兩張之后,橫幅就消失了。第二天,這幅名為《小平您好》的新聞作品刊登在《人民日報》,照片受到一致好評,并被普遍認為具有歷史意義。該作品榮獲全國新聞攝影1984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全國好新聞特等獎”,并被多種報刊、畫冊及書籍轉載。

從1950年代起,王東先后采訪拍攝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多次重大政治活動,更親歷了抗美援越、“文革”、悼念周總理、粉碎“四人幫”、對越自衛反擊戰、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

其實,一位攝影者,窮其一生哪怕只留下一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作品,也足以欣慰。

在攝影界,說到汪蕪生就會想到黃山。

汪蕪生出生在離黃山不遠的蕪湖,從安徽師范大學物理系畢業后不久就喜歡上了攝影,自打拿起相機的那一天起,黃山便成為他最重要和終生不變的拍攝主題。

1980年代初,他憑借一本《黃山—汪蕪生影集》名噪一時。1983年赴日本研修,1990 年代初旅居美國。

日本的權威出版社講談社為其出版《黃山幻幽—汪蕪生寫真集》,日本頂級的美術館東京西武美術館為他舉辦個展。其黃山作品在日本藝術界引起轟動,同時他的大量作品被德國、奧地利等多國美術館及個人收藏家所收藏,作品《黃山幻幽 W01(夢中芙蓉)》為中國美術館所收藏的第一幅攝影作品。

一生執拗于黑白黃山的創作,汪蕪生把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調與個人意趣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讓他的作品長久地具有了山的魅力與力量。

殷德儉去世當晚,攝影界的微信朋友圈幾乎只有這一個內容,有人說,那一夜屬于殷德儉。這“轟動”主要是因為54歲英年早逝實在意外,且他的生活嚴謹沒有不良嗜好,健康強壯得如小伙子;再有就是他的好人緣,當然還有他以及他所經營的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了不少有影響的好書,也為許多攝影人在編輯、出版上給予了很大幫助。

殷德儉從20歲參加工作起一直從事編輯、出版工作,2006年開始擔任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他從事民族新聞出版和攝影藝術出版工作30多年,多年來,出版了一大批民族文化、民族影像藝術精品圖書,以圖文并茂形式,展示我國各少數民族人民真實的樸素生活狀態,以影像的方式彌補少數民族文化的知識圖景,在民族文化領域有著突出的探索性意義。其中《中國少數民族戲劇通史》的出版,填補我國少數民族戲劇史空白;他主持出版了“攝影新批評叢書”、“影像文叢”、“海岸線叢書”等一批有特色和影響力的攝影文化、藝術理論優秀圖書,策劃編輯了《呂楠三部曲》《天域黃山》《侯登科的世界》等精品畫冊,得到業界好評并具廣泛影響。

美髯公陸開蒂,從年輕時就蓄著一臉標志性的大胡子,這不僅是藝術范兒的打扮,更多地應該是他特立獨行性格的顯現。

作為安徽人,19歲時初上黃山,就確定了把今生的創作交給這座山。在后來的40多年里,他像忠誠的戀人一般癡纏在這山的左右。

陸開蒂的黃山很大,宏大,俯仰天地;寬大,坦蕩襟懷。他的黃山很重,響亮的色彩,厚重的山石云朵,就連山邊的一朵小花都帶著有分量的情感。陸開蒂的作品隨著他的性格,貌似剛烈的漢子,實則內心柔軟而縝密。他對作品的嚴苛,時常讓旁人“憤怒”,這種近乎偏執的嚴謹,應該是他對創作的一種態度,或許他愿意把短暫拍攝的前后拉長,以增加思考的從容和攝影的手工感。

陸開蒂作為安徽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安徽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他為攝影教育和攝影組織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他曾獲得第4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提名獎、中國教育攝影獎勵基金第四屆“紅燭獎”等諸多榮譽。

以山為伴的陸開蒂常說:黃山最美的是那些死去的松柏,看吧,盡管他死去幾十年、幾百年,但是依然保持曾經蒼勁的雄姿,昂揚向上……

崔岫聞作為以影像為媒介進行藝術創作的女性藝術家,在當代藝術領域頗受關注。她使用繪畫、裝置、圖片攝影、視頻等手法獨立創作,或混用不同手段來表達。即使忽略對性別的強調,在她作品中還是張揚著一以貫之的女性題材以及明顯的性別痕跡,諸如2000年給她帶來不小的聲譽和爭議的影像作品《洗手間》,這是在夜店洗手間里暗拍的錄像,記錄來來往往的性工作者和洗手間清潔工的真實行為。崔岫聞也不斷地實驗與轉變,2011年完成的歷時4年的系列作品《真空妙有》,是她從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世界的升華,傳統、抽象等各種元素糅雜,以超越某個當代場景的時空特定性,作品的重點也由對女性問題的關注轉向更具普世的意義。

作為有影響的藝術家,崔岫聞獲得了國際當代藝術機構的認同,受邀在英國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其影像代表作《洗手間》被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她曾榮獲2010年度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年度青年藝術家獎”、全球華人女性藝術家大獎—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2008蕭淑芳藝術基金優秀女藝術家獎”等眾多獎掖。

在陳復禮去世的第二天,《中國攝影》雜志官方微信發表了《先生走了,帶走一個時代》,這個題目準確地表達了陳復禮在中國攝影界的地位與分量。

陳復禮1916年生于廣東潮安縣官塘鎮石湖村。1946年,30歲的陳復禮在越南經商之余接觸到了攝影,他拜西貢攝影家陳芳渠為師。他深受郎靜山的影響,熱衷于集錦攝影和沙龍攝影。因為早年自己的人生際遇,他的早期作品中表現出對勞苦大眾的同情、愛憐和寄望,也寄托著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體悟,1950年代前后的《血汗》《戰爭與和平》《戰后》等作品直面社會。

1955年定居香港后,陳復禮開始在國際攝影界初露頭角,進軍攝影沙龍的陳復禮憑借著一手畫意攝影的絕活,連續兩年取得香港攝影學會甲級月賽全年最高成績。風光攝影是陳復禮的強項。他從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創作中吸取精華,使拍攝的風光作品中國畫韻味十足,充滿了詩情畫意,攝影圈的人甚至贊譽他為“影界王維”。1960年代初,他多次提出“寫實與畫意相結合”的創作主張。他陸續邀請與他交好的當代中國頂級書畫大家參與他的“影化合璧”創作,包括劉海粟、吳作人、李苦禪等數十人,這些書畫名家們在他的作品上或題字、或補畫,成就了一批被譽為“雙絕”的藝術珍品。陳復禮還是攝影活動領導者,曾參與創辦越南攝影學會,1958年參與創辦香港中華攝影學會,被推為終身名譽會長。1960年,陳復禮在香港投資創辦了月刊《攝影藝術》雜志(后更名《攝影畫報》)。2007年榮獲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銅紫荊星章”。2009年榮獲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授予的“終身成就獎”。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和榮譽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和顧問等職。

2018年12月15日1時07分,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寧夏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徐立剛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在銀川不幸去世,年僅47歲。

徐立剛1997年創辦了銀川方丹攝影工作室。2001年,獲第十屆全國人像藝術攝影比賽優秀獎;2007年,獲得第十二屆國際攝影藝術展優秀獎;同年,其作品《勞動的風景》入選全國攝影藝術展;2011年,《想象與經驗》參加麗水攝影節并榮獲最佳攝影師獎;2013年,憑借《現場》系列入選TOP20·2013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

猜你喜歡
黃山攝影
黃山日落
《登江陰黃山要塞》
黃山冬之戀
奇絕黃山
攝影42℃展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