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應用與探討

2019-02-08 13:02趙來鎖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1期
關鍵詞:分站工作面管理系統

趙來鎖

摘 要: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在煤礦的生產過程中能有效的監測井下作業人員數量及位置,方便上級管理部門監督煤礦超定員生產。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系統功能有不完善的地方及煤礦對AQ1048規范的理解不全面。簡要介紹了升級改造過程中的情況及對AQ1048規范的建議。

關鍵詞: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安裝;AQ1048建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1.080

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有助于煤礦生產管理部門及上級管理部門及時了解井下各個區域的作業人員分布情況,為進一步提升煤礦的管理水平,對原系統進行改造?,F將在改造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及對AQ1048規范中讀卡分站安裝位置的建議。

1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前存在問題

煤礦于2012年升級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在運行期間,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家對安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切實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和方便煤礦生產管理部門及上級管理部門進行監督管理,決定對原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原系統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標識卡設計不合理。標識卡采用紐扣電池,并且受技術條件制約,無法實現全密封,最外側采用柔性材料密封。煤礦井下環境惡劣,受氣候潮濕等條件影響,使用3個月必須進行維修,3次維修后無維修價值,不利于煤礦后期的管理維護工作。

(2)讀卡分站指示燈設計不合理。讀卡分站指示燈顯示電源供電與數據傳輸情況,無法在作業人員經過時顯示標識卡卡號,不利于標識卡的維護。

(3)系統中心站主機無法實現與標識卡的雙向呼叫功能。在應急情況下,無法實現地面對井下作業人員的呼叫,井下作業人員發出應急呼叫時,中心站主機無法進行提示。

(4)系統雙機熱備功能不完善。由于某些原因,系統程序長時間運行后,出現中心站主備機無法進行自動切換的故障。

2 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后應實現功能

(1)標識卡設計合理。標識卡應具有防塵功能,必須使用專用工具方可拆開維修。標識卡應滿足作業人員攜卡方便和電池至少可使用6個月時間的要求。

(2)讀卡分站功能更完善。當作業人員攜帶標識卡在讀卡分站10m范圍內經過時,讀卡分站應自動顯示標識卡卡號,并發出聲光信號提示。

(3)系統應滿足在應急情況下中心站主機與標識卡的雙向呼叫功能及標識卡搜索儀對標識卡的搜索功能。

(4)雙機熱備功能更加完善。系統中心站設置主機和備機,數據接口的數據線分別接至主備機串口。當中心站備機監測到主機發生故障時,在5min內即可自動切換至主機模式運行。

3 關于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實際安裝運行過程中的探討

AQ1048規定:各個人員出入井口,重點區域出入口,限制區域等地點應設置分站,并能滿足監測攜卡人員出入井,出入重點區域,出入限制區域的要求。巷道分支處應設置分站,并能滿足監測攜卡人員出入方向的要求。

對煤礦井下讀卡分站安裝需求方案設計如表1。

結合煤礦實際情況,在部分無人作業的巷道分支處未安裝讀卡分站。為保證系統的可靠運行,制定部分巷道分支處未安裝讀卡分站的安全措施。在試運行和正式運行期間,系統能滿足煤礦的實際需求。

在煤礦實際運行過程中,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主要應用于考勤、井下重點區域、限制區域和有人作業區域的人員監測。

關于掘進工作面成對讀卡分站的安裝。實際安裝過程中2個讀卡分站安裝直線距離小于50m系統數據異常,因此在掘進運輸順槽開口初期,無法實現成對安裝的要求。

4 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后需改進方面

系統程序在圖形中配置讀卡分站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主要用于人員位置監測,煤礦日常使用中主要以列表形式顯示作業人員名單和圖形界面顯示各個區域作業人員數量。程序實際運行過程中,添加新安裝讀卡分站時,出現原讀卡分站路徑配置丟失現象。

5 關于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程序的建議

(1)數據庫建議采用嵌入式系統作為服務器,對數據進行防篡改加密存儲,采用符合未來技術發展需求的軟硬件架構設計。

(2)程序的圖形界面配置功能不完善。建議各個廠家制定統一的圖形標準規范,方便程序之間的對接。

6 關于AQ1048規范中讀卡分站安裝位置的建議

(1)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主要應用于經常有人作業地點的人員監測和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限制區域,以下是對AQ1048規范中讀卡分站安裝位置的一些不成熟建議。

(2)在人員出入井口應安設讀卡分站,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變電所、上下山絞車房、水泵房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應急避險設施、主要輸送機沿線、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區、水平最高點等經常有人員作業的地點,應安設讀卡分站。配電點及回風巷測風站應安設讀卡分站。

(3)掘進工作面入口10-15米范圍內,應安設讀卡分站;采煤工作面運輸順槽口10-15米范圍內,應安設讀卡分站;采煤工作面的運輸順槽中部應安設讀卡分站;采煤工作面回風順槽口10-15米范圍內,應安設讀卡分站;采煤工作面的回風順槽中部應安設讀卡分站。

7 結語

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作為信息化系統的一部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隨著煤礦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推近,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充分說明了信息化系統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各系統生產廠家眾多,不同系統的標準規范不統一,阻礙了各系統的進一步融合。2107年8月,國家應急管理部(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下發了全國安全生產“一張圖”地方建設指導意見書,有力的推進了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之間的融合。隨著建設工作的推近,煤礦信息化系統將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AQ1048-2007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S].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07,7(01).

[2]全國安全生產“一張圖”地方建設指導意見書[S].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17(08).

猜你喜歡
分站工作面管理系統
基于單片機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突出礦井大采高綜采工作面過斷層風險管控研究
超大采高綜采工作面自動旋轉式電纜槽設計
基于物聯網的IT運維可視化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分布式數據庫Cedar的高效工單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我的自述
基于.NET框架的內容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分站冠軍數決定F1最佳車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