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黃灌腸治療剖宮產術后腸麻痹(腹脹)的護理體會

2019-02-09 11:27杜金英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9年19期
關鍵詞:鳴音灌腸胃腸

聶 婧,杜金英

(新疆軍區總醫院婦產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受手術創傷、麻醉等因素的影響,剖宮產術后產婦可發生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腸鳴音減弱/消失等腸麻痹癥狀[1],是剖宮產術后的常見并發癥,嚴重影響產婦的術后康復和母乳喂養。為減少此類并發癥,提高母乳喂養的有效率,采取大黃灌腸對剖宮產術后腸麻痹進行護理干預,療效明顯,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名產婦平均年齡26歲,均為首次剖宮產分娩,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既往無胃腸道手術史,無頑固性便秘。均在術后24小時左右出現明顯腹脹、腸鳴音減弱,其中一例為不完全性腸梗阻。

1.2 治療

1.2.1 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的方法—胃腸減壓、禁食禁飲、補液、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等。自身形成對照組,使用大黃灌腸前,遵醫囑使用開塞露110 ml納肛,每6小時一次,24小時后效果欠佳。

1.2.2 治療組:在保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大黃灌腸治療。方法為100 ml生理鹽水+大黃粉10 g,紗布過濾取汁,藥溫38~40℃。第一日使用時4~6小時/次,此后每日1~2次,直至癥狀解除。

1.3 護理

灌腸前向患者解釋灌腸目的、方法,了解患者思想動態,給予安慰,消除顧慮。保持病室環境安靜、舒適,注意保護隱私。操作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腸粘膜,灌腸時臀部抬高10 cm,肛管插入深度15~20 cm,壓力宜低,流速宜慢,以減少刺激,使灌入的藥液能保留較長時間,以利于藥物被腸粘膜充分吸收,盡量保留10~20 min后如廁。操作中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詢問有無不適,如有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慌等癥狀時及時報告醫生,暫停灌腸。拔出肛管后,囑臥床休息。

多次灌腸排便次數增加,會引起肛周皮膚濕疹,應做好肛周皮膚護理,預防濕疹,保持清潔干燥。

2 結 果

應用大黃灌腸治療,一例患者用藥后18小時肛門排氣,腸鳴音恢復;一例患者28小時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排便,腸麻痹癥狀解除。

3 討 論

剖宮產通常會造成短時間內胃腸功能紊亂,而腸道功能恢復的情況對產婦術后的康復至關重要,越早恢復越有利于母乳喂養。剖宮產手術出現胃腸功能障礙的原因如下:(1)急診手術腸道準備不充分,多數孕婦術前6~8小時內有進食史,增加了胃容量,腸道內有食物存留,易脹氣;(2)產程中,產婦由于宮縮疼痛大聲喊叫,或配合用力方法不當,導致胃內積氣;(3)受麻醉及手術等因素影響,術中腸管激惹,腸蠕動緩慢,出現暫時性腸麻痹,導致過多氣體蓄積腸道無法排出;(4)產婦由于切口及宮縮疼痛呻吟、過度呼吸,吞食大量空氣蓄積胃腸中,削弱腹肌力量而致腹脹;(5)產婦沒有早期床上活動,腸蠕動恢復減慢[2-4]。

大黃灌腸是使藥液通過腸黏膜吸收進入血循環,從而發揮藥效。大黃有瀉熱通腸,逐淤通經,涼血解毒,抗感染的作用。不僅能保護胃腸黏膜、促進胃腸蠕動、排除細菌和毒素,還能改善微循環,有效預防腸道功能紊亂,對應激性胃腸黏膜病變等也有治療作用[5]。通過對比顯示大黃灌腸效果優于常規方法,提示此方法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鳴音灌腸胃腸
腸鳴音監測儀在臨床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
胃腸超聲造影對胃十二指腸占位性病變的診斷研究
肚子為什么會“咕?!表??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嚕聲
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前行胃腸減壓的影響
藏藥灌腸治療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護理
護理干預在無痛胃腸鏡術中的作用
基于嚴重燒傷抗休克時胃腸粘膜內缺血的研究
灌腸方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