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眾平臺與大學校園新聞傳播生態解析

2019-02-10 10:54叢翔宇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公眾校園微信

叢翔宇

[摘? ? ? ? ? ?要]? 以微信公眾平臺與大學校園新聞傳播生態解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優勢和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大學校園新聞為主要內容,從微信受眾基數大、信息傳播即時互動、打造特色新聞傳播內容、對新聞傳播形式進行創新、把握好新聞推送時機、培養校園新聞傳播者、對新聞傳播效果進行統計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校園新聞傳播中的價值,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 ? 鍵? ?詞]? 微信公眾平臺;大學校園;新聞傳播;推送時機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256-02

微信主要是使用一種簡單技術以及自身功能強大,從而受到大眾歡迎,是大學生最喜愛的一種社交軟件和媒體。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對基本功能的無限拓展,并且微信在信息傳播中具有及時、互動以及廣泛性等基本特征。高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在校園文化傳播中一定要最大限度發揮出微信公眾平臺的價值和優化,向大學生傳播各種正能量,做好新聞傳播工作,使得大學生能夠在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新聞閱讀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意識,為自身未來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優勢

微信是騰訊公司研制出的一種信息交互軟件,并且是一個為大眾提供免費通訊服務的程序,在信息互動中不但支持文字、短信以及視頻,并且還可以為大眾提供群聊、支付功能、掃一掃以及朋友圈等各項服務。微信公眾平臺就是基于微信各項功能模式下研制出的全新功能形式。個人、公司以及政府等都可以借助該平臺建立一個屬于自我的微信公眾賬號,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實現文字、圖片以及語言等不同內容的群發?;谛聲r期下可以將微信公眾平臺分為兩種類型——服務和訂閱兩種形式,服務就是通過此平臺為大眾提供源源不斷的服務內容。比如高校新生開學后,可以使用微信公眾號報道、掌握校園情況,通過微信通告掌握接下來的各項活動,還可以掌握分班、選修課預定等內容,為學生提供各種新聞咨詢以及消息,還可以成立圖書館和新聞播報平臺。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內新聞傳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是一種全新途徑和形式,在實際使用中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一)微信受眾基數大

騰訊總裁闡述微信以及QQ每天登陸和使用的用戶超過了一個億,剛成立初期國務院結合工業實際情況舉行了相關新聞發布會,在2013年上半年微信使用人員就超過了四個億,其中大學生是主要用戶。在微信公眾平臺中注重追求個性,嘗試發表和制造全新事物,是新聞這門新技術的最先使用人員,上海交通大學領導講座中展示一項調查,在2013年我國大學生感興趣和積極主動使用的社交軟件中微信占據的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是所有社交軟件中第一位。也就充分表明了微信在大學生領域內受到很多歡迎,占據很好的市場,并且微信用戶可以借助收集通訊錄、QQ、掃一掃、二維碼以及好友推薦等不同形式添加好友,是一種值得在社會上推廣的社交軟件。

(二)信息傳播即時互動

信息發布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在短時間內完成,將所有信息全部傳遞給大眾,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接收到校園信息以及新聞等還可以觀看電視廣播等內容。在四川發生地震期間,為使得四川人民受到更多幫助,騰訊便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創作了蘆山地震救助號,下午就被十五萬人所關注,改變了以往信息以及媒體單行傳播形式[1]。因為技術限制,受眾可以通過微信將信息傳播給周圍朋友,在微信公眾號一對一服務形式下,師生之間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進行互動,進而可以及時接收各種信息和資源,使用微信向傳播者提出各種問題,在賬號上進行解答,使得信息可以雙向交流。

二、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傳播大學校園新聞

(一)打造特色新聞傳播內容

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大眾在使用各種軟件和媒介都是無意識以及隨機的,不過在媒介選擇上都是有意識的,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對各種媒介進行選擇,在特定媒介以及內容中,則會出現兩種不同效果,一個是可以滿足大眾的使用需求,另一個則是無法滿足大眾的基本需求,無論是否滿足都要對大眾內容進行充分選擇[2]。由于時代發展,學生媒介選擇領域不斷增加,更多滿足人們需求的媒介出現,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和關注,所以微信要想立足,就要脫穎而出,做好校園文化以及新聞傳播工作。

不同學生群體喜歡的新聞內容存在差異性,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在運行后臺中依據性別、年齡以及愛好等不同依據對學生進行分類處理,院校在針對一個組別的學生為其推送各種感興趣的內容和新聞,提供時事新聞以及熱點新聞內容,向學生推薦各種全新新聞動態和各種新聞內容。針對不同專業以及興趣為其提供符合的新聞內容,使得學生在院校內掌握天下事,進而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強化學生之間互動和溝通,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交流,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意識,為大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有利條件[3]。微信的作用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新聞,還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招聘、專升本信息、各種咨詢、外賣以及各種推送消息,使學生的學校生活更加便利,強化微信公眾平臺使用效果。

(二)對新聞傳播形式進行創新

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全天候無休息為大學生提供各種信息和新聞,并且微信新聞推送信息有一定規定,文字不能多于600字,語音絕對不能超過1分鐘,并且視頻不能超過20M,使用校園微信向大眾提供各種信息和咨詢內容,注重新聞內容傳播,并且可以無限為人們提供各種形式的新聞內容,學生會對感興趣的內容向周圍傳播,從而增加院校微信新聞公眾平臺點擊量。在院校內可以開展新聞內容分享功能,使用微信漂流瓶就可以享受此項功能,將新聞內容以及自我真實想法書寫其中,再將漂流瓶投放下去,學生撿到瓶子可以掌握具體新聞內容,還可以恢復,使得學生掌握更多院校新聞內容和文化[4]。

(三)把握好新聞推送時機

在大學,上午八點一直到中午十二點,再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基本上都是學生上課時間,其余部分則是休息以及空余時間,午飯休息時間點,院校則可以向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相關信息和內容,將最近發生的時事新聞以及院校內重大事件等上傳到公眾平臺上,使得院校內人員可以養成新聞發布良好習慣,并且一定要把握好各類新聞內容推送時機,在微信高峰使用期間對各種消息以及信息進行推送和發布,在整個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使用忠誠度[5]。

(四)培養校園新聞傳播者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人人都可能成為記者,微信可以將此現象進行到底,和電視、報紙以及廣播相對比,微信使用以及制作門檻更低,人們在發布微信期間不需要依據相關規定以及主題等進行,只是簡單將自身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及時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上。在微信發布期間可以使用全民DIY內容生產模式,院校內所有學生都有接受和發布信息的權利,并且可以對各種微信推動信息進行選擇,給予人們更多接觸新聞媒體的機會,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消息和新聞內容,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領袖價值,展現自身的價值,從而可以無限激發學生的新聞學習效果,對大學生一生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價值。人際交流相對于媒介傳播效果更加顯著,主要體現在政治、購物以及時尚等方面,在校園新聞傳播工作中,學生更愿意接受被其他學生肯定的信息和內容,這些內容比真實內容更有說服力[5]。所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要注重對周圍人員通訊內容的吸收,從大學生中選出記者、新聞播報員和通訊員等,要求這些學生能夠使用微信對咨詢進行發布,并將各種校園內發生的有教育意義和價值的新聞以及文化等上傳到微信中。以傳播主體的真實身份使得學生可以勇敢參與到新聞以及文化傳播中,從根源上喚起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6]。

(五)對新聞傳播效果進行統計

傳統媒體只是對傳播的新聞內容效果進行基層以及表面形式的統計,比如以電視為主分析,只是通過收視率對使用情況進行判斷,但是無法判斷具體觀看人數,也無法得到觀眾對節目內容的喜愛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微信公眾平臺則可以將真實人數以及消息等進行全面統計和分析,關注以及取消公眾號人數可以在后臺及時統計出來[7]。還可以為不同時間范圍內人員群發圖文消息效果進行統計,主要是人員消息接收、閱讀和分享以及轉發次數,重點是大學生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及時對各種消息和內容進行分享和記錄,并且后臺統計的閱讀量低則說明新聞內容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導致學生不愿意自覺閱讀,所以可以借助群發消息收集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且不斷從中總結經驗,增加微信公眾平臺在校園新聞傳播中的價值。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新時期下信息技術對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可以為學生提供優異資源,不過因為各種信息和資源的多元性以及豐富性,學生無法判別真假。作為校園環境資源,校園新聞對于學生思想、三觀具有很大影響,所以新時代下要借助大學生最感興趣的軟件微信公眾平臺為學生提供校園新聞更新動態,強化學生知識掌握以及新聞了解程度,并且可以從根源上阻止各種不健康新聞以及思想內容進入校園新聞之中,積極弘揚和傳承先進校園新聞和正能量,促使學生可以快速適應現代化生活。

參考文獻:

[1]胡盼弟,楊凱.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正負效應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14):11-12.

[2]耿蕊,陳倩.新聞傳播類學術期刊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熱的冷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1).

[3]姜嘉琪.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正負效應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7(9).

[4]姜建秀.“互聯網+”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考試周刊,2017:123.

[5]彭斐.從新聞學視角分析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管理維護[J].卷宗,2017(27).

[6]吳一波,秦紫薇,李心妍,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醫學倫理傳播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11):45-48.

[7]甘益民.微信公眾號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價值探析:以今日頭條的微信運行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3):185.

◎編輯 司 楠

猜你喜歡
公眾校園微信
古代詩人玩轉公眾號
追蹤潮流前線,一定不能錯過這幾個公眾號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微信
魔鏡告訴我,你缺少時髦的APP公眾號
微信
微信
關于我國公眾環保意識的幾組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