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大眾繪就制造升級新藍圖

2019-02-13 03:08黎沖森
汽車觀察 2019年1期
關鍵詞:華北奧迪大眾

文AO記者 黎沖森

一汽-大眾見證了國內汽車產業近30年的發展與變遷。跟隨“探源之旅”媒體走訪團,參訪了一汽-大眾三大生產基地,即位于天津的華北基地、位于青島的華東基地和位于佛山的華南基地,參觀了其現代化的“完美工廠”,包括沖壓車間、焊裝車間、涂裝車間和組裝車間。

這次走訪,適逢一汽-大眾全國五大基地(包括位于成都的西南基地)布局完成,其中2018年同時建成投產了四座新工廠,包括3月長春奧迪Q工廠、5月華東基地、6月華南基地二期、8月華北基地。由此,一汽-大眾擁有五地六廠(轎車一至六廠)、動力總成事業部以及沖壓中心八大專業生產廠,并形成以工廠為點聯結成輻射東西南北的產業軸、生態軸和經濟軸,為其2017年開始實施的“2025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大基地助力產能新跨越

2018年8月,華北基地建成投產,標志著一汽-大眾在全國的布局成型。由此,一汽-大眾進入五地六廠時代,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和西南,全面落實其制造升級戰略。

一汽-大眾為五大基地進行了標簽化形象定位:長春基地高舉創新大旗,以創新驅動制造升級;西南基地以綠色為旗幟,以環保理念構建生態經濟新鏈條;華東基地以活力為主軸,以MQB平臺鏈合產業融合新格局,推動高端制造向前發展;華南基地以智慧為特色,以智能制造加速產業融合;華北基地以精效為目標,以精效運營帶動制造體系升級。這就是一汽-大眾以產業融合促進制造升級的藍圖。

走進一汽-大眾的這些工廠,發現其現代化程度非常高。比如華北基地,據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總經理宋志勇介紹,擁有988臺機器人,166臺滾裝機器,自動化達79%。據了解,五大基地投產后,一汽-大眾2018年就新增105萬輛年產能。根據規劃,華北基地年產30萬輛整車,主要生產大眾品牌和奧迪品牌,生產比例大約2:1,且基地產業鏈效率將達300億元-400億元,帶動大批零部件供應商落戶天津。

華東基地2018年實現SOP(批量生產),主要生產新寶來和奧迪A3等。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黨委書記蘇景學說:“青島工廠的規劃和設計運用精益理念,遵循精益生產、質量至上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得益于對于德國大眾‘完美工廠’建設標準的嚴格執行?!比A東基地吸引了來自配套供應商一汽富維、一汽-法雷奧、一汽富晟、長春塔奧等的50億元投資。

而華南基地年產能約60萬輛,主要生產大眾和奧迪品牌車型,包括全新高爾夫、全新高爾夫 GTI、全新高爾夫?嘉旅、T-ROC探歌等大眾品牌車型和奧迪A3 Sportback、奧迪A3 Limousine、奧迪Q2L等奧迪品牌車型。華南基地廠區周圍5公里范圍內分布著零部件園區、動力總成園區、物流園區等,這樣能更好地發揮產業鏈集群效應。

根據一汽-大眾2020戰略,五大基地全面建成后,年產銷目標是300萬輛,并使其“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的產業園一體化模式落地。

開辟SUV和新能源新戰線

最初,一汽-大眾只有一個品牌1款產品,現在發展到奧迪、大眾兩大品牌,成為國內成熟的A、B、C 全系列乘用車生產企業。目前一汽-大眾正以五大基地為基礎,加快實現其“2025戰略”。據悉,一汽-大眾已確定了清晰的發展新路線,將全面布局SUV和新能源兩大熱門領域,并通過合資方式引進SUV和新能源產品及制造技術。

在SUV布局方面,一汽-大眾首款大眾中級高端SUV車型產自華北基地。根據規劃,一汽-大眾主打中高端SUV市場,五大生產基地未來3年內將推出5款SUV戰略車型,覆蓋小型、緊湊型、中型到中大型的細分市場;2020年推出基于MEB平臺的I.D.家族車型;2025年,將產品線擴至45款產品。

2018年3月,一汽-大眾發布了大眾品牌首款SUV產品T-ROC探歌。T-ROC探歌定位為緊湊型SUV。同年9月,發布了大眾品牌首款高端中型SUV TAYRON探岳。一汽-大眾總經理劉亦功表示,對T-ROC探歌和中級高端SUV充滿期待。T-ROC探歌上市首月銷量達到3063輛。

在新能源布局方面,根據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車型將占一汽-大眾總產量的25%,并將華南基地作為一汽-大眾率先搭建大眾MEB平臺的項目建設基地。2019年,寶來純電動車預計生產30萬輛,并將引入3款EV車型。2020年,將推出本土化生產的I.D.新能源車型。比如在華南基地,生產大眾和奧迪品牌的Golf EV和奧迪Q2L etron等新能源車型。

從現實市場來看,2018年中國車市首次出現負增長,產銷量同比增長-4.2%和-2.8%,而新能源車市場卻一枝獨秀,保持著高增長態勢,產銷量同比增長59.9%和61.7%。以往一些外資車企對新能源車持觀望狀態,但隨著國家新能源車政策和市場的日漸清晰,外資車企對新能源車才開始真正重視起來。不過,現在進入新能源車領域還不算晚。

布局新能源和SUV產品線,一汽-大眾豐富了其產品結構,更好地發揮五大基地的制造優勢,并順應市場發展趨勢。

高品質制造永不落伍

制造升級在中國已經提了很多年,但要真正落地,還得靠企業踏踏實實去建廠布局。目前市場上詬病最多的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它們主要依靠資本驅動。其實,無論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制造能力是其最基本的生存要件,提升制造能力尤其高品質制造能力永遠不落伍。

在整體車市出現下行的趨勢下,一汽-大眾卻堅定地布局五大生產基地,用實際行動推動制造升級。在五大基地,一汽-大眾均以“綠色、智能”為制造生產原則,并采用全數字化管理體系來提升供應鏈水平,進而打造成一個高質量的供應體系化集群。

比如華東基地是一汽-大眾在國內建設的第四個產業基地,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是創新工廠、智能工廠、環保工廠的典型代表,引領著高端制造的發展方向。如在其焊裝車間,有859臺機器人,全面實現生產自動化;在涂裝車間,有機器人135臺,自動化率達到90%,且應用干式水幕技術,實現90%空氣循環,每年節水1.7萬噸,整體能耗下降70%,同時配置廢氣焚燒系統,實現VOC接近零排放等。在一汽-大眾的其他生產基地,情況也類似,高品質制造成為其主旋律。

以智能和綠色為基調,加之現代化的制造體系和管理方式,一汽-大眾正為汽車行業樹立起制造升級的新標桿。

猜你喜歡
華北奧迪大眾
29.99萬元起售,奧迪Q4 e-tron正式上市
奧迪A8LHorch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近代華北開埠城市《紅樓夢》戲劇演出述論
2019京城維修店發現之旅——華北車圈京城探秘
2011年奧迪Q5間歇性失火
年輕勁旅 5分鐘帶你了解奧迪Q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