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體系研究

2019-02-14 09:42思,李
數字通信世界 2019年1期
關鍵詞:校園信息化建設

陳 思,李 福

(南京理工大學 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處,南京 210094)

1 引言

如今,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多數單位和企業在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中受益。而在站在時代前線的各大高校里,校園信息化建設也正在高速發展。傳統的校園正在向數字化校園轉變,如何利用先進網絡和信息技術,整合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學校信息化建設與運維體系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伴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蓬勃興起,線上教學體系也逐漸成熟,可以看得出,一場世界性的教育模式的變革正在逐漸展開。本課題旨在對高校信息系統技術支撐與運行維護體系現狀進行分析研究,以系統化的對當前體系的研究現狀、趨勢及重點進行闡述。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國外研究現狀

上世紀90年代初,校園信息化的概念被Kenneth C.Green首次提出,并且立即開展了對幾大高校的信息化建設項目計劃:Campus Computing Project(CCP)。新世紀初,麻省理工學院首先推廣使用“開放課件”,即OCW計劃。麻省理工學院計劃到2011年前用10年以內的時間實現上千門課程教學中使用的教育資源發布到互聯網上,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新世紀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日本的許多大學開始嘗試不同學校間教育資源的共享。帝冢山大學、甲南大學、關西學院大學、武藏大學、成蹊大學5 所大學從1999 年后半年開始利用因特網進行合作,希望實現教育方面的資源共享。5所大學共同享有數字教材、教輔等教育資源,并根據各自的不同需要使用。此外,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可以通過“遠程資源共享教學”取得30 個學分。對于碩士課程,則可以通過遠程學習取得更多的學分。

網絡教育的興起也離不開云平臺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目前,比較流行的幾個網絡教學平臺有包括eCollege、Blackboard等多個平臺。

2.2 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從90年代末開始至今,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己經從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為數字校園環境下的整體化信息系統的建設,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很大的變化,需要多原有的信息系統進行一些修改和完善,從而更好的適應目前高校發展的需求[1]。

我國信息化建設從上世紀末至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順應IT新技術的發展,如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出現,目前高校教育教學信息系統更容易對彼此的信息進行交換和共享,可以科學、規范、統一的將成千上萬的信息進行分類好有序流通,同時還促進了數字化校園、網絡教學共享系統的快速發展。

在我國,移動互聯和虛擬化云平臺技術發展非常迅速,這帶動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更是在各大高校產生了極大的反響。通過新技術,高??梢岳没ヂ摼W實現更先進的教育模式,使得近幾年網絡教學平臺風靡全國。同時,我國非常關注國際上信息化的趨勢,引進了包括中文版的WebCT(即eYouCT)等項目。2003年,賽爾畢博有限公司(CERNET-Blackboard)成立,負責中文版Blackboard 的開發和推廣。賽爾畢博有限公司由CERNET與Blackboard 公司共同投資組建,這說明我國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始與國際接軌。

在 2005 年,中國教育信息化投資規模為已經達到 272.6 億元,年增長為 8.7%(《中國信息化教育發展報告》),三大建設熱點是網絡設施升級改造、網上教學資源整合、多媒體網絡教學。教學平臺、運維管理平臺和信息平臺成為信息化應用系統建設中最普遍的三大平臺,其中圖書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協同辦公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多媒體網絡教學、網絡管理系統和信息系統監控運行平臺都是整個高校信息系統建設的重點系統[2]。

3 研究意義

教育資源的浪費和低效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必須積極運用最新網絡技術,站在時代前沿,以促進管理信息化向服務信息化方向的轉變,推動校園信息化的發展。再者,提高教育資源的質量勢在必行,因此必須進一步建設信息化新型校園。

3.1 資源平臺標準化

高校信息系統應基于標準的資源服務平臺,服務平臺應按照學校自身特點和需求建設,所有數字資源應用系統應統一在一個資源服務平臺上,按照標準去建設,平臺軟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可以購買、合作開發或自主開發,自主開發的應充分考慮好后續長期的維護修改工作和能力。

3.2 數字資源精確化

精確學校的數字資源,把大數據作為近期的主攻方向,對于大數據應用給校園信息化帶來的重大影響,要及時整合信息,選擇相關工具,開拓相關平臺,通過已有的各種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使數據發揮應有的作用,加快校園信息化的腳步,助力學??茖W決策。

3.3 運維平臺統一化

運維平臺都應該在整個學校里面用一套網絡技術,未來的數據網應該是能夠提供語音、數據和多媒體綜合服務,有線無線一體化解決方案將有線無線系統集成一體。融合統一的IP接入網絡,移動、固定、數據、TDM、專線統一接入,實現業務統一承載和互通[3]。

3.4 管理學習移動化

移動辦公、移動學習的出現,帶動了管理學習移動化的發展。在校園積極發展移動辦公與移動學習,則有利于方便教師授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辦公效率,因此移動辦公和移動學習的發展刻不容緩。而慕課(MOOC)的發展更是大大減少了學生學習的不利因素,讓學生可以不再拘泥于教室,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移動設備聽課。這些移動化的發展已然成為了校園信息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5 信息服務智能化

重點利用虛擬化、RFID、GPS、傳感器等技術,建設云平臺和物聯網等新型網絡平臺,促進學校在節約能源、資產設備利用等方面得到智能控制,服務師生,方便管理;同時也要注重其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以便之后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時調整和改進,實現有關學術方面的信息資源服務的智能化,根據新時代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新特點滿足不斷變化的教學任務和科研需求。

4 結束語

通過對高校信息化系統技術支撐與運行維護體系現狀的分析與研究,目前該研究的重點主要有“江蘇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系統技術支撐模型研究”、“ 高校信息化新技術的應用與服務研究”、“ 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運維模式研究”和“高校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四個方面,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對該四個研究重點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討論。

猜你喜歡
校園信息化建設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