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生病論》談伍爾夫的倫理觀與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哲學

2019-02-15 17:36牛曉麗
長春大學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道德哲學威克倫理觀

牛曉麗

(山西大學 商務學院,太原 030031)

20世紀著名的意識流女作家伍爾夫,不僅是一名作家,同時也是一名文學批評家、文學理論家,被譽為20世紀現代主義的先鋒。伍爾夫一生著作等身,除小說之外,還有大量的散文、隨筆、日記等。伍爾夫從小受英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其父萊斯利·斯蒂芬是著名的學者、傳記作家和編輯,博學多才。父親的文化精英圈子、豐富的藏書培養了伍爾夫深厚的文化根基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她熟知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化和道德哲學,這些傳統文化和道德哲學對她之后的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

《論生病》是伍爾夫1926年寫的一篇散文。伍爾夫通過對生病的闡釋,表達了作者對疾病、生活、藝術的思考,呈現了伍爾夫在文學、美學、倫理學等方面的觀點。此文原名為《生病,未開采的礦藏》,可見生病在作者眼里是怎樣一種別樣的狀態。文章開篇寫道:“想想看,生病這種事情如此司空見慣,而它所帶來的精神變化又是如此巨大,當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時暴露出來的以前從未發現過的領地是多么令人震驚?!盵1]602對伍爾夫而言,生病賦予人類另外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

本文將從倫理學的角度切入,以《論生病》為例,分析和探討伍爾夫倫理觀的形成。

1 伍爾夫的倫理觀與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哲學

《論生病》一文是伍爾夫為生病發出的辯護。在文中,伍爾夫指出,生病從未成為作家們喜歡的話題,“除了少數幾個例外”?!吧【谷粵]能與愛情、戰爭以及妒忌一樣在文學的基本主題中占據一席之地時,這一事實就變得的確有些令人奇怪了?!盵1]602伍爾夫追求的是一種“偉大的體驗”。此時,“既不用承擔責任,也不用表示關心,或許多年來第一次能夠四處張望,抬頭看看?!盵1]607伍爾夫把生病比作是一種力量,一種可以讓人用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寶貴狀態。在文章結尾處,伍爾夫把生病隱喻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一種打破常規的閱讀方式。用其個人的生病經歷,有力地驗證了文中關于生病的觀點,將生病轉化為一種美學姿態。

伍爾夫為生病作辯護是一種帶有自傳性質的反思,也是伍爾夫對維多利亞時期道德哲學的一種反思,尤其是對父親萊斯利·斯蒂芬哲學思想的回應。斯蒂芬所著的《倫理科學》發表于1882年,也是伍爾夫出生的那一年。該書是斯蒂芬對西季威克倫理觀的批判。他認為西季威克在《倫理學方法》一書中沒能建立起一個科學的研究方法。因此,斯蒂芬的目的是把道德轉化成一種科學,正如題目所示。然后將其運用于進化理論,把道德和社會福利聯系在一起。根據功利主義信條的主要原則,一個行為的功用是它趨向產生快樂。功用是用來衡量道德的尺度。換句話說,有用的就是最好的,有用的東西是可以給大多數人帶來快樂的。斯蒂芬對功利主義進行了修改,他認為,一個行為是否有用在于它產生快樂的同時是否有助于保護人類。斯蒂芬把功利主義和進化論聯系在一起。他還認為健康是快樂最重要、最充分的條件。他用健康定義道德,用疾病定義不道德。伍爾夫對生病的論述可以看作是她對斯蒂芬道德觀點的反駁。她不贊成斯蒂芬把健康和道德聯系在一起。但伍爾夫并沒有直接抨擊他的進化倫理觀,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來表達與父親不一致的觀點。即伍爾夫在文中表明生病的好處的同時并沒有貶低健康。伍爾夫認為生病和健康具有同等的價值,痛苦和快樂一樣對人都有好處。這樣的觀點和她父親斯蒂芬完全不同,也和功利主義哲學家杰瑞米·邊沁的觀點不同。邊沁認為:快樂就是好的,痛苦就是壞的。當快樂參雜痛苦的時候,快樂也就變得不純粹了。伍爾夫重視這種不純粹,她質疑傳統對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之間的區別。伍爾夫的觀點不僅挑戰了她父親的權威,也是對父權價值的挑戰,是對傳統觀念的消解或取代。換句話說,她違反了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哲學標準,質疑了傳統規定的道德權威和道德原則的絕對性。

伍爾夫這種看待問題的方法與西季威克很接近。西季威克認為,在一個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中,他們所接受的道德原則和我們是完全不同的。西季威克拒絕道德原則的普遍性,并間接地指出道德原則是相對的而不是普遍的,它們因所處的世界不同而不同。在《論生病》中,生病打破了人們看待世界和感受世界的常規狀態,是一種偉大的體驗,在生病的狀態下,整個世界改變了原有的形狀。伍爾夫認為這種不尋常的狀態并不是壞事。伍爾夫通過質疑健康和道德,生病和邪惡之間的必然聯系,解構了健康和生病之間的對立關系,同時也解構了與此相關的其他的二元對立關系,如好與壞,道德與邪惡,美與丑,精神與身體等。對于伍爾夫來說,這些觀點不是相互對立,而是相互補充、彼此聯系的?!拔膶W盡其最大的努力所強調的是:它關注的是心靈,而軀體則是一塊平板玻璃,透過它能直接而清楚地窺見心靈,除了肉欲與貪婪等一兩種激情以外,它是毫無價值、微不足道,幾乎可以說不存在的。但恰恰相反,這話要反過來說才為真實。整日整夜,軀體都在參預其事?!盵1]602伍爾夫用一種開放性思維,表明了她的倫理觀。

2 伍爾夫的倫理觀與G.E.摩爾的倫理哲學

伍爾夫在《論生病》一文中討論了維多利亞時期和早期的愛德華時代的道德和倫理問題,同時也對摩爾倫理觀的基本問題即善的本質作出了回應。我們知道或者能想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某種意識形態,那這種意識形態就是人際交往帶來的愉悅和對美好事物的享受。沒人會否認這種個人情感和對藝術或者大自然的美的欣賞本身就是善。這些話可以理解為是哲學家和布魯姆斯伯里集團之間的聯系。事實上,人們一直認為摩爾對布魯姆斯伯里集團有深刻的影響。布魯姆斯伯里集團的成員對摩爾的書都很著迷。伍爾夫很早就讀過摩爾的書,并且32年之后寫道:“這本書使得我們聰慧、善良?!盵2]

摩爾強調人際交往的愉悅和對美好事物的享受。摩爾的倫理觀得到了布魯姆斯伯里集團的共同認可,使得這群特立獨行的文化人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了當時英國文化精英的獨特風景。事實上,人們認為摩爾所強調的這種觀點是唯我論生活形式的理想化。羅素曾經猛烈地抨擊過摩爾的支持者們,指責他們的目的是追求退休式的生活狀態,指責他們對善的認識即來自精英圈子中熱烈的相互的敬仰。伍爾夫長期活躍于布魯姆斯伯里集團的核心圈子中,和布魯姆斯伯里集團是一個整體,所以也受到了同樣的譴責。

在此,筆者通過《論生病》一文來審視摩爾倫理學對伍爾夫的影響。摩爾認為,人際交往的愉悅和對美好事物的享受是“善”。在摩爾的論述中,對美的欣賞或者對美的意識比美本身更是“善”。摩爾把美學和倫理學結合在一起。美學和倫理學的結合在伍爾夫的全部作品中得以體現。以《論生病》為例,生病是一種方式,用來探索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生病是閱讀的隱喻,是對美學和倫理學的共同反思。從這一點上講,摩爾和伍爾夫同出一轍。

摩爾承認說,是西季威克首先指出對美的意識比美本身更有價值?!懊赖氖挛锏谋旧淼膬r值跟屬于美的意識之價值相比,簡直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到目前為止,西季威克是對的?!盵3]摩爾認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本身是善的。他進一步指出,美學欣賞包含對美的認知以及由此激發的感情。這是善的有機整體。美既是共識的結果也是善的結果。這一觀點把對美的崇拜作為倫理學的中心和克萊夫·貝爾認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相似的。

在《論生病》中,生病給了人們獨處的空間,生病時既不用承擔責任,也不用表示關心。生病帶有一種美學氣質:“疾病帶著莊嚴氣派……只留下莎士比亞和你自己?!盵1]613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伍爾夫支持摩爾對美的哲學觀點。如果說伍爾夫選擇站在生病的一方辯護,那是因為生病/疾病是一塊無人領地,經常被大家輕視。伍爾夫指出,她欣賞健康狀態下的人際交往,如果生病產生的是對同情的渴望,那么與健康相聯系的就是文明、交流、分享、對別人的責任。生病/疾病和健康是一種互補關系。

文中,伍爾夫把倫理學和美學通過暗喻的方法結合起來。用健康隱喻傳統的閱讀方式,即閱讀像《金碗》或者《包法利夫人》經典的作品,用疾病隱喻詩歌和次要作品的閱讀。閱讀大作的時候要用我們的聰明才智,用我們的理性來理解文中的意思。而在病中,“文字似乎具有某種神秘的性質。我們抓住了它字面意義以外的涵義,本能地猜出這個,猜出那個,還有另一個——一個聲音,一種色彩……”[1]612,感受他們的律動或者詩性。這是認知和感情的結合,是美的欣賞。健康時候的閱讀是智力的交換,生病時的閱讀是情感的交流。最終,這兩種閱讀都是必不可少、相互補充的。一個讀者既可以躺著看書也可以站起來看書。

伍爾夫認為的美的事物可能和摩爾認為的美的事物并不相同。對于摩爾來說,美的事物是指大多數人認為是美的東西,這種美能使他得出一種價值判斷,即從一種本身不美的事物中看出的美,要低于從真正美的東西中看到的美,有的時候它都不算是美,甚至是惡。伍爾夫不贊同這種傳統的或者有等級的概念。對于她來說,丑和美一樣構成了一種意識的形態。伍爾夫不支持這種已達成共識的關于美的定義。

對比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從某種意義上說,摩爾對美的定義是不允許有意見分歧。當然,伍爾夫的倫理觀源自摩爾,但她更具冒險精神,因為她的倫理觀是承接、再組合、創新。

《論生病》一文中的最后一段是伍爾夫倫理觀的范例,她消解了疾病和健康、自我和他者之間的二元對立,反過來,用這種方式來重建19世紀關于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之間的爭論。如果摩爾的倫理觀幫助我們理解伍爾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摩爾的倫理觀是人們長期以來對伍爾夫作品誤讀的基礎工具。伍爾夫倫理觀在某種程度上是受摩爾影響,但是也是對摩爾倫理觀的再創新。在維多利亞時期道德哲學的大背景下,伍爾夫倫理觀既受它影響,同時也是對它的批判。

總之,伍爾夫在繼承了英國傳統倫理觀的同時,也對此產生了質疑。她反對父親斯蒂芬的觀點,即把功利主義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相結合。她結合了西季威克的觀點,同時也在追尋摩爾的倫理觀,但在某些方面,她又背離了摩爾重新指向了西季威克。事實上,伍爾夫的倫理觀是在這一系列復雜的關系中形成的,既有同時代的哲學倫理觀,也有維多利亞時期的觀點。她用開放的思維呈現出自由的倫理態度,預示著當代英國理論家開放的倫理思想,她的倫理觀開通了一條通往20世紀后期和21世紀的倫理學理論之路。

猜你喜歡
道德哲學威克倫理觀
一致的平等主義者:康德種族理論與道德哲學關系辨析
淺析董仲舒“五?!眰惱碛^及其當代意義
淺析董仲舒“五?!眰惱碛^及其當代意義
彼岸與此岸:門羅《好女人的愛》中的加拿大相對主義倫理觀
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董事長蔡昌賢
論環境倫理學的兩種探究模式
康德道德哲學中正當優先于善的三種形式——一項以羅爾斯為參照的研究
耐威克“雙十一”線上銷售額破300萬
為中國寵物品牌帶來全新風尚
談康德道德哲學的現實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