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對新農村集中居民點建設的思考
——基于長壽區農村集中居民點建設現狀調研

2019-02-17 13:09
四川水泥 2019年7期
關鍵詞:入住率居民點長壽

吳 翀

(重慶市長壽勘測規劃院,重慶 401220)

0 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當前,實施“新型城鎮化”已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之一。

在國家新的發展戰略背景下,有必要對近幾年長壽區實施的新農村居民點做一個系統性梳理,徹底改變原來粗放式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力求新農村居民點的建設更加符合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

1 長壽區現狀集中居民點建設情況匯總

1.1 居民點建設數量分布情況

截止2017年底,全區223 個行政村中,僅有34 個村實施了新農村居民點建設,實施率僅為15%。34 個行政村共建設34 個集中居民點。絕大多數村均為一村一個集中居民點(其中有一個兩村共建居民點和一村建兩個居民點的情況)。

1.2 居民點建設規模與入住率情況

從實施的34 個集中居民點規模來看,普遍建設規模不大,居民點平均規模約為130 戶。最小的居民點僅有40 戶,最大的居民點為288 戶。

對已建成的居民點入住率進行統計發現,實際入住率并不理想。居民點平均實際入住率僅為60%,有近一半的街鎮居民點實際入住率未達50%,最低的入住率僅為5%。

1.3 居民點離場鎮中心距離情況

居民點的建設受到各場鎮輻射帶動較大,根據各建設居民點離場鎮的距離統計,離場鎮中心的平均距離為3.1 公里,其中最近的居民點僅有0.2 公里,最遠的居民點有8 公里。

1.4 居民點建設方式與建筑形式

各居民點的建設方式基本都以新建為主,在實施的34 個居民點中僅有兩個居民點是以改建方式實施的。

居民點建筑形式主要以多層建筑為主(4 至6 層),其中有9 個居民點為低層建筑(1 至3 層),僅占總居民點數量的26%。實施的34 個居民點平均層數為4層。

1.5 居民點建設成本

各街鎮居民點的平均建設成本為1270 元/平方米,最高為2500 元/平方米,最低為600 元/平方米。

2 對長壽區現狀居民點建設情況的分析

2.1 發展趨勢的分析

回顧近幾年長壽新農村集中居民點的建設情況,不難發現其建設推進情況并不理想,全區的新農村居民點建設積極性相對較低,入住率也普遍不高。大規模粗放型建設新農村的模式并不適用。

2.2 建設區域的分析

從全區居民點建設區域分布來看,根據前述表一的統計情況,長壽城區(含7個街道)受城市的輻射影響,集中居民點建設數量較少,僅有三個。在其他各鎮當中,葛蘭、石堰、云臺是實施居民點較多的鎮,分別為6 個、6 個和5 個,其余鎮均為1 至3 個。根據此分布特征可知,在工業強鎮和農業大鎮,因其有產業的支撐,居民集中居住后能更好的適應其規?;图s化的生產方式,所以實施居民點的可行性比較高。

從各街鎮居民點選址的位置來分析,居民點離各場鎮中心的平均距離為3.1公里。充分說明居民點的建設還是需要依托場鎮的輻射和帶動,利用場鎮相對完善的配套設施方便居民的生產和生活。

2.3 建設規模和建設方式的分析

根據前述統計,實施的居民點平均規模為130 戶,普遍規模不大,主要還是受生產半徑的影響。

從目前長壽新農村居民點建設方式來看,多以新建方式實施。但從建設效果來看,實際的入住率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還是新農村居民點建設方式要因地制宜,不宜千篇一律。對于有一定產業基礎和群眾集中意愿強烈的區域,可以新建方式實施,對于產業規?;图s化較低的區域,可以現狀灣子改建整治的方式進行,讓建設方式更加靈活,同時也降低了建設成本,減輕了村民的資金壓力。

2.4 建筑形式和建設成本的分析

根據目前的建設實施情況,建筑形式還是以多層居多,其單價多在1500 元/平方米左右,這一建筑形式和單價是目前村民較容易接受的。但從其實際入住率來看,多層建筑有別于其傳統的居住和生活方式,會給其生產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在建設前應充分征求村民意見,避免強行把村民“趕上樓”的情況發生。

3 基于現狀分析后對新農村居民點建設的幾點建議

3.1 新農村居民點建設不宜大規模全面鋪開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在鼓勵一部分有條件的村民逐步往城鎮轉移的同時,更應注重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城鎮化是個較長的過程,對于暫時未轉移仍然留在農村的村民,不應盲目進行大規模的集中居住。

3.2 新農村居民點建設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分類引導。

長壽新農村居民點的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分類引導:

1)對于有一定農業集約化發展基礎的街鎮,如現代農業三園的石堰鎮、龍河鎮、鄰封鎮等可以開展新農村居民點建設工作。

2)對于有一定工業基礎的街鎮,如長壽街鎮工業走廊的新市鎮、葛蘭鎮、等,可以結合村民變產業工人這一優勢,新建新農村居民點。

3)對于有一定旅游資源優勢的特色鎮,如長壽湖、鄰封鎮,萬順鎮等可建設一些帶鄉村旅游功能的高品質新農村居民點。

4)對于其他無明顯特色優勢的鎮,可把著力點放在產業培育和農業生產力提高上,并結合較大的居住灣子,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工作,逐步提高村民的居住條件。

3.3 新農村居民點建設前應充分調研摸底,避免出現房屋的空置浪費

1)在新農村居民點建設前應充分調研評估實施居民點的可行性,并不是每個村都適合建設居民點,應充分分析各支撐要素(如產業發展、區位優勢、特色資源等),并結合村民代表大會和公示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

2)在實施新農村居民點前應摸清群眾訴求,實施居民點規模不宜過大,可逐步探索試點,分期分步實施。對于確定要參與建房的村民可收一定的預付款,避免后期管理上的麻煩。

3)居民點的建筑形式與村產業類型息息相關。對于工業強鎮,產業工人較多,且離場鎮較近的村居民點,主要受城鎮輻射帶動,可以多層建筑形式為主。而對于農業鎮和旅游鎮,因受生產方式和鄉村旅游的影響,其居民點可以低層建筑為主,對于條件優越的村還可以更高檔次的住房形式來建設。避免一種模式建到底,留給村民足夠的選擇余地,避免建設房屋的空置浪費。

4 結語

在立足于“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前提下,實施方式多種多樣,類型也千差萬別,需要我們城鄉建設者合理確定實施路徑,避免一刀切的建設模式。有轉移條件的鼓勵轉移,有集中優勢的適度集中,有發展潛力的積極引導,科學合理的實現城鄉良性互動。努力實現“大城市興旺繁華,中心城市借光發熱,縣域城鎮光芒四射,中心集鎮各具特色,新農村(美麗鄉村)居民點星羅棋布”的五位一體、城鄉聯動的格局。

猜你喜歡
入住率居民點長壽
基于GIS的金海湖居民點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閱讀使人更長壽
長壽還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長壽
南京市鄉村旅游地產入住率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錦江股份:受累七天酒店調整5月Rev PAR增速放緩
云南省3年累計安排搬遷資金376億元
笑能長壽,哭亦延年
三江源玉樹藏族自治州寺院和居民點分布特征與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常武地區養老需求調研及養老機構盈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