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嘗試

2019-02-19 12:03楊麗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楊麗

摘 要:中學生在初中階段要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為將來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及自身的發展奠定基礎。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在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創新,英語教學活動也豐富起來,教學的整體效果得到了提升。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談談幾點教學嘗試。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方法

初中階段是學生打實英語基礎的重要時期,它將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小學階段的英語較為簡單,到了初中階段,有些學生適應不了大容量的英語學習,可能會出現聽不懂英語的現象。中學生所學科目較多,教師也不能指望學生課后多花時間學習英語。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就成了每個英語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要以興趣為引導,創造學生可以接受的、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找準有利時機給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新鮮感,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享受學習樂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下面談一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三點做法。

一、把游戲作為新課導入的形式之一

對于年齡不大、性格比較活潑的初中生來說,更好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課堂導入效果的好與壞會較大程度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他們非常喜歡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將這個作為教學切入點,把游戲作為課堂導入新課內容的載體。游戲導入課堂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英語學習的專注力。因此,教師可以選擇適宜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一邊玩、一邊學,實現高效的新課導入。

例如,在學生學習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上“Friends”這一個單元的語法時,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游戲活動,邀請了三名學生站在全班同學面前,之后讓其中一個學生仔細觀察站在身邊的另外兩位同學的外貌特征,讓這個學生先描述旁邊兩位同學的外貌特征,然后對比描述這兩位同學的外貌特征,從而引出課堂接下來要學習的英語語法內容——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在描述時,讓學生輪流參與游戲活動,說出同學的外貌特征,看誰說得更快,描述得更準確。在游戲中,學生通過描述既復習了前一節課學習的描述人物的英語短語、句型,同時又加入了一些小學接觸過的比較級的用法。在游戲中,他們運用比較級可能有困難,這樣他們就會有求知的欲望——認真聽老師要講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這種做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很自然地融入教師導入的新課學習中。

二、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時間,抓住每一次有效的教學機會。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是根據教學的內容,想方設法給學生創設生動的、有趣的教學情境,利用情境來感染學生進入學習角色。教學情境能夠呈現出英語交流的場景,提供學生練習英語對話的有利平臺。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在情境中不斷地說和練,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而且在短短的課上幾十分鐘就能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生學習“Shopping”這個話題時,我從教學內容出發,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生活化情境的教學活動。我邀請兩個學生,其中一位扮演商店的售貨員,另一位扮演顧客,讓兩名學生運用所學內容進行對話。他們可以通過對話掌握運用句型,如:Can I help you? How much are they?They are ten dollars.I will take them.Here is your change.

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增加了英語交流的機會,從中掌握和牢記更多的英語知識,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通過情境教學,使教學更加貼合實際。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服務于生活,他們所學的知識是可以應用到生活中去的。在情境中交流,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重視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自主性

合作學習是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合作學習不僅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結合課程內容,從學生認知水平和對知識的理解方面著手,來開展合作學習的活動。

例如,在學習“Wild animals”這一話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野生動物,我把學生課前分成了4個小組。第一組學生查找、介紹天空中飛的野生動物,第二組和第三組查找、介紹陸地上行走的野生動物,第四組學生負責介紹水里游的野生動物。每個小組的學生分工合作,查閱資料,介紹野生動物的外貌、飲食以及其他的生活習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僅更全面地了解了大象、熊貓、老虎、獅子等大家熟悉的野生動物,而且了解了一些他們不熟悉的野生動物。學生在介紹野生動物的過程中,也熟悉和拓展了不少關于野生動物話題的詞匯。在這個合作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分工、都有任務,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小小解說員”。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動物進行介紹,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比如,有一個學生在介紹大鯊魚時說他非常喜歡鯊魚,因為它們勇猛、有威力。學生的這個觀點令我始料不及,但是同時也開闊了我的視野,改變了我看待問題的角度。學生把自己的觀點用英語表達出來,可以說明他們投入這次學習中去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有收獲的,學習效果肯定比聽老師的講解要好。

以上是筆者結合教學實際總結出來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三種做法。這三種做法的共同點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讓他們能夠學英語、用英語。在使用的過程中鞏固、加強英語知識;增強使用英語的自信心;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會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桂雷聲.小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我的教學方法介紹[J].安徽教育科研,2019(4).

[2]趙曉燕.新技術視角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J].文教資料,2019(6).

[3]陳克香.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J].文理導航,2019(13).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