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財務分析手段提升中小企業授信客戶信用風險管控水平研究

2019-02-28 07:33蔣振華
科學與財富 2019年3期
關鍵詞:財務分析中小企業

蔣振華

摘 要: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中小企業客戶的綜合收益豐厚,有國家普惠金融政策支持,同時中小企業客戶的信用風險很高,極易形成不良資產侵蝕利潤。本文分析了當前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完善財務知識培訓、改進財務分析方法、加強非財務信息驗證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貸工廠;財務分析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日益完善,主要包括銀行體系、資本市場、創業投資等,其中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主要來源。但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固有的風險特征和當前的經濟形勢,讓眾多商業銀行不敢輕易放貸,本文從財務分析角度出發,對商業銀行提升對中小企業授信客戶的風險分析能力提出相關建議,提升信用風險管控的質效。

一、中小企業授信客戶的風險特征

受市場影響力、經營規模、內部制度、治理機制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客戶天生具有高風險的特征,主要如下:

一是市場競爭力小,抗風險能力較弱。中小企業通常進入門檻較低,規模較小,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市場競爭力較低,導致中小企業經營活動的穩定性和抵御外界經濟環境波動的能力較差,持續經營的風險較高。有研究表明,我國大約有 30%的中小企業存續期不到 2 年,60%的中小企業存續期不到 5 年。

二是財務制度不完善,經營透明度低。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完善,甚至根本就沒有設置財務報表,經營活動的透明度較低,有些為了達到貸款要求,不惜造假。商業銀行在貸前調查及審批過程中,比較難以掌握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的積極性。

三是內部治理不健全,經營穩定性差。中小企業家族經營的特征明顯,“一言堂”式的管理居多,任人唯親,現代化的企業治理機制還不夠健全。獨斷作風有可能會影響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某些重大決策失誤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致命性打擊。

四是可抵押資產較少,還款保障性差。中小企業受資產規模限制,往往難以拿出像樣的抵押品,專利權等質押的處置實現起來較為困難,擔保機構又往往收取高額的擔保費,因此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保障性差。

二、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小企業貸款比較主流的模式為信貸工廠模式,最早由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自新加坡淡馬錫金融控股集團引進國內,后來陸續被各主要商業銀行采用。該模式具有“產品標準化、作業流程化、生產批量化、隊伍專業化、管理集約化、風險分散化”特征,有效地滿足了中小企業客戶信貸融資的“短、頻、急”需求。但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尤其體現在財務分析技術的運用方面。

(一)授信發起端

1、業績驅動導致客戶經理難以充分履職盡責

中小企業客戶所能承受的貸款價格較高,綜合收益通常也比較高,在業績指標壓力下,客戶經理有可能只看表面,放松財務審核,風險控制的動力往往不足;甚至有些客戶經理為了促成業務合作,在一些信貸周期較長的貸款項目上,不惜默許甚至指導客戶造假。

2、人員流動大導致客戶經理財務水平不高

隨著銀行同業競爭加劇,前臺一線客戶經理的流失率一直較高,客戶經理的從業經驗往往較少,只從表面看問題,財務分析能力通常不足,對財務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只會死套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標計算公式,把財務分析簡化、公式化、模式化,缺乏深層次分析判斷的能力。

3、新客戶拓展壓力大導致重貸輕管

客戶經理往往面對較大的新客戶拓展壓力,不斷擴大銀行的客戶基礎,維護存量客戶通常較容易,而拓展新客戶較難。因此,客戶經理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拓展新客戶上,對于存量客戶的管理往往不夠積極。

(二)授信審批端

1、對財務分析重視程度不足

授信審查人員在審查具體貸款時,過于偏重于對貸款項目股東背景、抵質押品等第二還款來源的審核,而對項目企業本身的經營收入及現金流等分重視不足。往往只要抵質押品充足,就會忽略其他方面的分析審核。

2、實際經驗和財務分析能力存在局限

按照目前貸前調查和貸中審批分離的管理模式,審查人員往往遠離市場,過度依賴經辦行提供的財務報表和財務信息,不了解具體的業務背景和市場現狀,容易陷入風險分析“標準化”、“全面化”的誤區。

3、審查審批人員失職問責力度較弱

按照目前的問責文化,一筆貸款造成不良損失后,審查人員的追責較前臺客戶經理較輕,大部分的責任歸前臺客戶經理,后臺的審查人員在工作壓力之下,容易導致了審查流于表面。

三、通過財務分析手段提升中小企業授信風險分析能力的建議

(一)完善財務知識培訓

1、崗前培訓:將財務會計作為重要內容

對于即將踏入客戶經理崗位的人員,崗前培訓時除了培訓客戶營銷、產品知識等之外,更要首要培訓財務知識。財務數據反映了企業的絕大部分信息,對于社會經驗不足的新上崗客戶經理,有效掌握財務會計知識對成熟進階將大有幫助。

2、實戰學習:提升財務會計知識的應用能力

一是通過傳幫帶提升客戶經理的實戰能力。在客戶經理上崗之初,由主管行領導或有經驗的客戶經理進行傳幫帶,通過參與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具體案例,提升分析運用能力。

二是通過前中臺之間的輪崗交流提升后臺審核人員的實戰能力。后臺人員長期脫離市場和基層一線,往往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應建立定期輪崗制度,保證后臺人員的敏感性。

(二)改進財務分析的方法

1、有效識別虛假財務資料

中小企業的報表本身質量不高,有效識別虛假材料是保證財務分析質量的前提。一是鼓勵客戶提供真實報表,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貸款客戶可以將自身的財務信息如實提供給銀行,銀行可以在充分掌握客戶實際狀況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為客戶提供資金支持,雙方有機會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二是加強虛假資料識別。加強企業數據和宏觀市場及行業數據的對比,注重對結合貸款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和財務報表數據來判斷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可靠程度。

2、加強現金流量分析

一是要確保授信客戶在本行開立資金監測賬戶,保證有效的資金監控。二是通過現金流量分析評估經營狀況。通過現金到期債務比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通過經營現金流量的變化,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況。三是通過現金流向分析確定貸款用途。加強賬戶資金流向分析和現場走訪,檢查貸款資金是否按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一旦發現被挪用,要及時調整貸款策略,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三)加強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相互驗證

1、借款的真實性

通過了解企業主的姓名、年齡、戶籍、婚姻狀況等信息,企業的名稱、地址、經營場所、經營范圍等確定借款企業主和企業身份的真實性。

了解借款人的經營規劃,結合貸款用途,判斷貸款使用范圍是否屬于借款人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了解借款人與上下游的合作方式、資金結算方式、結算周期等,分析用款合理性。

2、企業主的信用度

通過查詢資料和面談,分析企業主及其家庭成員、所經營企業股東和合伙人的銀行授信歷史、還款情況,分析其信用程度;

通過了解企業主的生活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朋友圈大致組成、消費觀和消費習慣,社會組織的任職情況,分析其素質層次;

通過承諾履約情況、社會道德遵守情況、家庭觀念等方面分析其品德、信譽情況;了解借款人納稅情況,分析借款人是否曾有嚴重逃稅行為。

3、企業經營能力

掌握企業淡、旺季的水電消耗和納稅情況,了解企業員工數量、開工率與工資支付情況,解機器設備種類、數量、產能、價值情況。

參考文獻:

[1]路曉靜.《中小企業融資探討——基于 OTSW 分析法》,《中國商貿》,2011 年第 23 期

[2]鐘文慶. 財務是個“真實的謊言”[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第1版

猜你喜歡
財務分析中小企業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統計相對數在財務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企業如何實施財務預警分析
試論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作用
陜西煤業償債能力分析報告
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研究綜述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