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三合一心理干預在低齡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

2019-03-06 14:50李偉
健康大視野 2019年2期
關鍵詞:低齡腦卒中

李偉

【摘要】目的:探討三合一心理干預應用于低齡腦卒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取76例低齡腦卒中患者并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38例患者在常規組的護理模式上加用三合一心理干預,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進行對照比較。結果:對兩組患者進行SDS、SAS以及ADL的對照比較后發現,研究組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低齡腦卒中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與三合一心理干預相結合的護理服務,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減輕患者抑郁焦慮的負面情緒,加強日常生活的能力,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具有臨床應用與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低齡;腦卒中;三合一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159-01

腦卒中別名為腦血管意外,在臨床當中屬于常見且多發的疾病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間,心理方面的因素對腦卒中的發病、病情進展以及轉歸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對于腦卒中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為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之一[1]。目前大多數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為中老年以上患者,45歲以下的低齡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較少。本次研究選取76例腦卒中患者,均為45歲以下,針對三合一心理干預對低齡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臨床應用方面的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76例腦卒中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范圍在28-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55±4.25歲。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8例,兩組患者從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進行對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干預

1.2.1對照組:對38例對照組患者臨床應用神經內科常規護理。

1.2.2研究組:對38例研究組患者臨床應用神經內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三合一心理干預的護理方式。對每位患者每周進行2-3次的心理干預,每次30min左右,直至出院為止。

三合一心理干預包括:①認知療法:美國臨床心理血壓艾爾伯特·艾里斯的ABC理論當中認為,患者的行為以及情緒反應與事件本身關系不大,通常是由于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認知評價而引發各種反應[2]。本次研究當中將運用這一理論與患者進行交流,探尋使其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與不合理信念,通過對患者的不合理認知進行挖掘與消除,使患者抑郁或焦慮的負面情緒得到有效緩解;②行為療法:在行為學習的理論當中,認為心理障礙的形成是因為不良學習而造成的,因此,如果要對行為問題進行矯正,就要對患者的行為學習過程進行有效干預。本次研究當中將運用這一理論,對患者的行為問題進行找尋與矯正,例如患者在脫穿衣服、進食、如廁以及洗臉刷牙等日常行為當中對他人依賴性較重。首先對進行心理干預的患者采用反饋型放松訓系統V2008,使患者學會對身心進行放松,隨后對患者通過努力對日?;顒拥耐瓿汕闆r進行指導與鼓勵,通過這種方式對患者的行為進行強化,對日常生活的能力進行逐步提高;③人本主義療法:本療法認為,心理障礙是由于患者自我實現時受到了阻礙,進而造成人本主義方面的障礙。本次研究當中將運用這一理論,對患者當前的內心活動進行探尋,弄清楚患者所表達的希望與需求,例如本組低齡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前為各自家庭的經濟支柱,而患病后則成為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這一突然性轉變使得患者失去了家庭當中的主導地位,進而產生了負面的情緒問題。要通過對患者的家屬進行深切交流后,使其對患者能夠進行主導作用的滿足,使患者對自身的義務與責任充分認識,進而對自我實現的需要進行滿足,并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方面的鼓勵。

1.3評價方法:在患者入院時或出院后進行SDS、SAS以及ADL三種量表進行評分[3]。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均數表示采用x±s,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SDS、SAS、ADL評分進行對照比較,研究組在進行護理干預前SDS評分為(51.02±7.65)、SAS評分為(52.35±7.74)、ADL評分為(26.92±12.15),進行護理干預后SDS、SAS、ADL評分分別為(47.62±4.83)、(43.75±5.73)、(22.44±7.25);對照組進行護理干預前SDS、SAS、ADL評分分別為(50.02±7.24)、(52.65±7.73)、(28.94±11.02),進行護理干預后SDS、SAS、ADL評分分別為(49.94±7.12)、(52.62±7.73)、(27.23±9.35)。對兩組患者進行對照比較,結果表明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當中對低齡腦卒中患者進行三合一心理干預臨床應用的結果表明,這種護理方法能夠對患者的心理健康、軀體功能以及社會認知進行深層次干預,提高患者對于治療以及護理的依從性,使患者能夠從根本上消除負面情緒,挖掘患者潛能,實現“自我護理”,使其從心理上回歸社會與家庭角色,提高日常的生活能力。采用常規護理與三合一心理干預相結合的護理服務,除了減輕患者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外,還能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縮短患者住院的時間,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淑珍,劉玉海,格日樂.早期認知干預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7,29(5):356-357.

[2]李留芝.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3):320-321.

[3]閆彥寧,趙斌,賈子善.運動想象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步態恢復中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1):57-59.

猜你喜歡
低齡腦卒中
低齡未成年人案件核準追訴問題研究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顯微外科技術治療低齡兒先天性并指
低齡未婚先孕者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的研究
低齡晚孕穿透性胎盤植入1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