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下的醫療服務模式變革

2019-03-08 02:41
中國醫院院長 2019年2期
關鍵詞:醫療信息化醫院

2018年,“互聯網+醫療健康”首次被寫入國家戰略。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醫療結合,讓更多的醫院經過互聯網改造成“在線化、數據化”,從而使信息和大數據轉化成巨大的生產力,成為醫療行業跨越式發展的新源泉。在此背景之下,醫院面臨的變化是顛覆性的。持續的科技創新,醫護關系重建,讓我們身處的世界越來越扁平,醫院的發展戰略也需要因時而變。

2018年12月1日下午,第十二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移動互聯下的醫院戰略維新”分論壇上,來自政府、公立醫院的專家們,與近兩百位參會人員共同探討了“互聯網+”時代下,醫療服務模式的轉型與發展。

沈劍峰: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導向

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與信息司信息統計處副處長沈劍峰表示,“十九大召開以后,中國的發展方向就很明確?!?/p>

“當前,我們要推進人工智能在醫療系統內的應用,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要提供分時段預約、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服務?!鄙騽Ψ逯v道。

整個醫療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分為區域信息化和醫院信息化兩個方向。沈劍峰介紹,從整個醫院來講,患者服務、醫療業務、醫療治理這樣的需求增長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目前我國醫院信息化的標準化建設、規范化建設是不平衡、不充分的。2017年的調研數據顯示,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臨床診療工作的探索方面,東部地區投入很多,醫院的信息化建設相對來說也平衡,中西部大醫院和小醫院之間的差異比較大。

信息化建設的最終成果,需要龐大的基礎工作做支撐,同時還取決于醫院整個系統建設的完整性和平衡性。近年來,我國先后發布了醫院的應用功能指引、技術指引、數據上報管理方案和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從功能、技術、數據、建設等方面,都提出了規范的要求?!皬?000年開始到未來,我們希望按照從系統集成到業務協同、互聯互通,直到未來智慧醫療發展,這樣一種標準化、專業化、精準化的思路方向,來推進整個醫院規范標準的信息化建設。當我們完成了基礎建設、信息化應用開發、標準規范、法制法規的基本工作以后,醫院信息化如何走向智慧醫療,關鍵在于如何將新技術應用于實際工作和規劃中?!?/p>

“醫療的本質是‘醫療衛生資源+醫護人員’,信息化是一項技術,我們最終要回歸到醫療的本質中來,只有先把我們的醫療服務做好,同時有好的醫生,我們才能發展,才能真正實現醫療行業治病救人的目的?!鄙騽Ψ鍙娬{。

施秉銀:構建醫院智慧服務新生態

“去醫院看過病的朋友都有深刻體會,看病時間長、排隊時間長、檢查時間長、交錢時間長,而看病時間卻非常短,看病5分鐘,排隊1小時?!蔽靼步煌ù髮W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介紹,“‘智慧好醫院’APP的出現,意在解決‘三長一短’的看病困點,帶來全新的就診體驗,為廣大患者節省就醫時間,降低就醫成本?!?/p>

2018年5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智慧好醫院”網絡醫院正式上線。網絡醫院完全以實體醫院或分院作為依托,來完成各項功能。施秉銀講到,網絡醫院把醫院所有的功能都搬到了網上,醫院所有的功能在網上都可以實現,在任何有網的地方,都可以實現醫生所做的事情,而患者也可以達到或者是完成到醫院就診的過程。

那么我們具體該如何使用呢?“打開智慧好醫院患者端APP,點擊智能導診,根據智能導診的幫助,選擇具體的科室以及就診的醫生,完成在線預約。預約成功后為了方便醫生全面了解你的病情,可以提前輸入相關病情描述,并上傳歷史就診資料,然后根據預約時間等待醫生呼叫?;颊唠S后可與醫生進行在線互動診療,醫生根據病情作出判斷,告訴你是否需要作出檢查或檢驗,并開具處方和醫囑,你可以在線購買所需藥品,選擇送藥到家或者醫院自提。每次的問診記錄都會存入電子檔案中,隨時都可以查看?!?/p>

“智慧好醫院”所有的醫療活動,由醫院醫務部監管。施秉銀介紹,從“患者端”來看,患者必須實名注冊,所有醫生經過醫務部審批后才能上去。同時,醫院也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以及相應的監管體系,所有的醫療活動受到監管,定期給予評價,保證醫療質量。

黃東勝:移動互聯下的醫院戰略維新

互聯網已經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經營方式。會上,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黃東勝對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做了清晰的描述。

2014年1月,阿里健康正式成立并進入醫療市場;同期,騰訊投資鄰家醫生首次涉足醫療領域;2015年3月,百度開始投資英網……互聯網企業長驅直入,進軍醫療領域,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223億元,同比增長4.3%。

相關數據顯示,互聯網醫療用戶已經達到2.53億,截至2017年底,中國真正的互聯網醫院已經有87家,互聯網進一步改變著我們的醫療生態。

2018年是AI火熱的一年,AI醫療是行業內普遍認為率先被應用的領域。醫學人工智能是解決醫療生產力的根本之道,“幾乎所有的影像資料,都可以逐步讓人工智能替代或者大部分替代,如病理、CT磁共振、X片、影像、超聲等”。黃東勝介紹,在我國,人口老齡化、慢病高速增長、醫療資源供需嚴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問題,造就了我們對醫療人工智能的巨大需求;同時,我國人口基數大、產業組合豐富、人才儲備充分等特點,又給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用人工智能與互聯網平臺結合的方式,通過遠程診斷,在一定程度上,從技術層面為基層醫療在未來發展中打破行業壁壘提供可能性,對于平衡醫療資源,擴大眼科篩查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黃東勝強調,互聯網改變著生產和生活方式,已經重塑了我們的社會模式,一定會給我們醫療帶來巨大的沖擊和賦能,我們必須主動地擁抱未來,應對挑戰,把握機遇,進行戰略性的提前布局和投入。

黃進:基于物聯網的醫院裝備精細化管理

“互聯網+背景下,醫院裝備物聯網是趨勢?!贝舜文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黃進與大家分享了基于物聯網的醫院裝備精細化管理,其中包括基于物聯網的呼吸機智能管理、基于物聯網的MRI精細化管理。目前實際操作中存在著醫療設備種類多,設備接口、協議標準五花八門,運行日志數據解析標準、讀取內容缺乏,設備使用管理和后效評價指標不完善等問題,醫院裝備精細化管理面臨挑戰。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推進,醫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整個裝備的保有量和增長量前所未有地高速增長。但是配套與整個管理體系是相對落后和短缺的,所以當前裝備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高度。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來提升我們精細化的管理水平,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將設備的管理、裝備的管理納入到整個醫院的后勤管理體系,涉及醫療的質量和安全。由于沒有辦法知道個體設備的運行頻率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在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他們的運行頻率?!秉S進指出。

云大物移智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能,我們便開始探索基于物聯網的醫院裝備的精細化管理,黃進坦言,目前在涉及到醫院醫療裝備體系里面的物聯網部分,整體建設是比較滯后和薄弱的。

黃進強調,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醫院裝備精細化管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著力研究軟硬件標準、日志解析標準、數據獲取標準、評價指標標準、數據安全等,并建立可展示的物聯網平臺?!昂笄诓块T應該為醫院多考慮。我們要借力信息化,不斷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p>

張成普:移動互聯下的醫院服務和管理的提升

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云、大、物、移、智”時代?!搬t院信息系統是移動互聯網與醫療業務和管理融合的基礎,功能強大的醫院信息系統,能夠在移動互聯網上找到更多適合自己醫院的融合點,能夠讓移動互聯網在醫院內部找到更多適合的管理模式創新和服務質量提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院長張成普介紹,醫院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能夠促進移動互聯網功能的多樣化和使用體驗的不斷提升,反過來又能促進院信息系統的發展。

互聯網打破了醫院的地域和服務的時間限制,讓管理者能夠隨時隨地管理到每一名員工、每臺設備、每一個環節,讓醫院管理無處不在。張成普指出,互聯網改變了醫院的服務和診療工作模式,患者的診療過程信息可以實時展現在醫生眼前;醫院開放的醫療資源,更提高了診療的即時性和準確性?;ヂ摼W與醫院的信息化結合,也讓患者感受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帶來的便捷,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通過‘掌上盛京醫院’APP,患者可以進行精準預約掛號,預約時間精確到分鐘,目前手機APP的掛號率占醫院總預約掛號的70%?!睆埑善罩v道,“為了方便患者,我們合理地分配號源,當天的號也可以用手機APP進行預約。通過手機給患者推送大量的信息,包括繳費信息、檢驗檢查自動分診信息、檢驗結果回報信息、取藥地點等?!?/p>

互聯網催化著醫院未來服務和管理的轉型變革,重新定義醫務人員的工作流程、服務模式,重新塑造醫院發展競爭的優勢和規則,引領著醫患溝通、醫護合作和醫院管理的變革,促使醫院管理和服務更加高效、精細和科學,進而逐步提高患者的就醫感受。

陳蕓:人工智能在智慧醫院中的應用

語義分析、醫療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臨床決策支持……近年來,人工智能(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人工智能是智慧醫院的其中一個功能,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陳蕓認為,智慧醫院以數字醫院作為基礎,包括醫院信息系統、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醫學影像信息的存儲系統和傳輸系統以及醫生工作站四個部分,收集、存儲、交換和分析醫療信息流。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云醫院”服務覆蓋在線預約、支付、咨詢、復診、報告、電子處方全流程,藥品快遞到家,高血壓等慢病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在線復診、隨訪。

“全閉環職能要素管理體系”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應用最廣泛的一套智能系統,從機器人配醫,到智能配送、藥物管理,全流程形成閉環管理,“最早的K2機器人體形非常大,完成配藥的動作需要十幾分鐘,現在配藥機器人已經逐步微型化”,陳蕓介紹,“基本每一個護理臺都可以配一臺,特別是對于化療的,效率非常高。另外,有毒麻醉用的相關科室,醫院都做了機器人配制?!?/p>

陳蕓指出,就醫模式的改變給醫院管理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型公立醫院應當將患者的醫療質量與安全放在首位,完善頂層設計,落實基礎工作。通過各種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進手段不斷優化患者就醫流程,針對醫療各環節實行精細化管理,有效降低患者醫療風險,提高運行效率,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陳德玉:“互聯網+醫療健康”為醫改提質增效

“大醫院吃不了,基層醫院吃不飽”的情況在國內仍然普遍存在,傳統醫生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主要體現在看病難、看病貴,以及掛號排隊時間比較長上。

落實“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老百姓看病就醫帶來便捷,江蘇省鎮江市是如何做到的呢?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陳德玉講到,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目前已具有以下幾大優勢:醫保脫卡支付,醫院“五大中心區域網絡”已全面打通,醫聯體保持上下聯動,同時,“云藥房”送藥到家。

2017年4月,鎮江市開通醫保脫卡支付,成為全國第二、全省第一個醫保脫卡支付的城市。支付寶與醫??ń壎ê?,患者去醫院就醫不帶醫??ㄒ材茌p松看病,通過手機就能夠完成支付,“將來有望實現人臉識別支付、角膜識別支付等”。

陳德玉介紹,江蘇大學附屬醫院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已初具規模?!盎颊叩结t院后,先進行預診,初診患者需要留院看病的可進行預約掛號,復診或慢病患者,通過線上問診進一步判斷病情是否穩定;患者病情穩定可線上開處方,然后送藥到家;病情有變化需要轉到社區服務的患者,我們就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但是如果患者病情出現惡化,我們就按照‘五大中心救治綠色通道’做好下一步轉診服務?!?/p>

互聯網改變世界,醫療健康領域自然也不例外。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將為百姓健康帶來更多紅利。讓“互聯網+”更好地強醫惠民,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

猜你喜歡
醫療信息化醫院
《現代儀器與醫療》2022年征訂回執
《現代儀器與醫療》2022年征訂回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型醫療廢棄物焚化艙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論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應用實踐
遇到疾病,如何醫療
萌萌兔醫院
認一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