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擔游戲中的糾結

2019-03-08 14:21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9年10期
關鍵詞:自主性案例運動

一天,中班幼兒饒有興致地聊起了在古鎮游玩時看到的挑著擔的貨郎,他們還拿管子積木搭了一根“扁擔”扛在肩上模仿了一番。我想,如果設計一種挑擔的游戲材料,幼兒一定會很喜歡玩的。為此,我收集了大大小小多個飲料瓶、油壺,裝滿水,在瓶口或壺口系上繩子作為拎環,又找來竹竿,組合成了挑擔的游戲材料,投放到戶外運動區。我設想,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將不同大小的飲料瓶或油壺掛到竹竿兩頭,嘗試保持平衡并負重行走。這不但可以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而且可以鍛煉幼兒的體能。同時,為了讓幼兒自主探索,我沒有演示玩法,而是告訴幼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材料投放之后,幼兒果然很有興趣,都來嘗試挑擔,還自發地加入了一些角色游戲情節。他們往往從小一點的飲料瓶開始嘗試,逐漸增加重量,挑戰自己,有時還把大號油壺掛在竹竿中間,與同伴合作抬水。當然,也有不少幼兒自創了新的玩法,比如,拿來練舉重,或把竹竿架在兩個瓶子上模擬跨欄、跳高等。在此過程中,我也不斷完善材料的設計,使之更適合幼兒使用。比如,我把竹竿兩頭用布包起來拿繩子扎緊,以增加摩擦力,使瓶子或油壺的拎環沒那么容易滑脫;我提供毛巾讓幼兒挑擔時墊在肩膀上,以免竹竿太硬、擔子太沉弄疼幼兒。

過了一段時間,幼兒對這一材料的興趣漸漸淡了下來,玩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有一天,我看到冬冬挑著兩瓶水到了小花園,然后擰開瓶蓋把水倒在地上,說:“我把水運過來給大樹澆澆水?!蔽沂艿搅藛l:如果在挑擔游戲中增加一些運水之類的任務情境,會不會讓幼兒重新對游戲產生興趣呢?考慮到戶外場地上取水不太方便,我請保育員拿大水桶裝上水,搬到場地邊。我又提供了水瓢和漏斗等,幼兒可以利用這些工具把水灌到瓶子、油壺里,然后挑到花園邊上。為了避免幼兒澆水過多把植物澆死,我在小花園邊上也放置了一個大水桶,只讓幼兒把水運過來倒進桶里,這樣水就能循環利用,避免浪費。增加了這樣的設置,幼兒的游戲興趣果然重新被激發出來。我發現,在運動能力得到發展之余,幼兒通過舀水、裝水、倒水的活動鍛煉了手眼協調性,培養了合作意識,體驗了容器大小、容器中的水位與水量之間的關系等。由于有任務驅動,幼兒玩得格外投入,也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墒?,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我播放幼兒游戲的一段視頻后,有同事提出了疑問: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大部分時間在裝水,甚至還玩水,而運水只占了很小的比重;戶外體育鍛煉時間本就不長,把時間都花在裝水、玩水上,運動量就得不到保證,鍛煉效果也無從談起。這位同事建議玩水還是應該放到沙水區并且在專門的沙水游戲時間進行。我覺得同事的意見有一定道理,但又不想取消幼兒喜歡的裝水環節,所以我補充設計了游戲情境,在幼兒運水的路上設置了一些關卡,以增加運水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比如,有時讓幼兒繞過用積木設置的路障以S形路線行走,有時讓幼兒在呼啦圈內跨跳行走,有時讓幼兒在輪胎上行走……試圖鍛煉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及力量。剛開始,幼兒玩得很有序,但好景不長,幼兒在熟悉玩法后就興致不高了。我也鼓勵幼兒自主設置其他關卡,希望增加游戲的挑戰性,提升幼兒的興趣,但效果似乎不明顯。

我很迷茫:在挑擔游戲中,我想了那么多辦法,創設了那么多情境,為什么幼兒的興趣還是無法持久?我就這一困惑與同事交流,同事說:“這個游戲的玩法還是比較確定的,讓孩子練習基本動作的意味也比較明顯,留給孩子發揮自主性的空間不多。既然孩子不喜歡這個游戲,不如取消吧?!彼脑捯l了我的思考:我贊同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也嘗試用各種方法發揮幼兒游戲的自主性,但同時我認為一些基本動作的練習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園的戶外活動中已有不少幼兒可以完全自主的活動,難道這種由教師主導的活動就一點都不用保留嗎?幼兒自主的活動和教師主導的活動之間應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如果是您,會怎么做?

讀者觀點

關注并發現幼兒真正的興趣

在游戲或教學中,我們常會像案例中的教師那樣陷入糾結。其實在我看來,“幼兒自主”和“教師主導”并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它們是相互依存的,也可以實現相互轉化,而“幼兒的興趣”便是實現這種自然轉化的催化劑??梢愿惺艿桨咐械慕處熞卜浅jP注幼兒的興趣,但最終幼兒的興趣并沒有得到維持,教師的主導也陷入僵局。那么,究竟應如何把握幼兒的興趣,以實現“幼兒自主”與“教師主導”的有效轉化呢?

一、觀察并發現幼兒的興趣

在觀察的初始階段,教師需要先卸下“教育者”的包袱,摒棄主觀臆斷,以“空杯”的心態來觀察幼兒的活動,這樣才能撥開迷霧,看清幼兒在活動中真正感興趣的是什么。案例中的教師僅憑幼兒的一次模仿行為便圈定了他們的興趣,似乎過于急切與武斷了。表面上看,挑擔游戲來源于幼兒的興趣,但這真的是幼兒的興趣嗎?不見得。幼兒對貨郎挑擔行為的模仿并不代表他們對挑擔這樣的運動感興趣,個別幼兒出現這樣的模仿行為也不代表整個班的幼兒都對此感興趣?;蛟S是幼兒對挑擔的貨郎這種從未見過的職業角色感到好奇,或許幼兒是在表達和再現自己在古鎮的所見所聞……總之,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隸屬于社會性動機。因此,教師需要持續觀察幼兒與周圍事物及環境的互動,給幼兒一點時間,也給自己一點時間,以了解幼兒真正的興趣和需求。

二、支持并引導幼兒的興趣

在發現并識別幼兒的興趣后,教師需要發揮專業能力,使幼兒的興趣變得更具有建設性和包容性。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圍繞當前的興趣點來進行提問、討論、操作等,由此尋找“幼兒自主”與“教師主導”的契合點,實現二者的自然轉化,發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此案例中,教師也讓幼兒探索竹竿、油壺等材料的多樣化玩法,但令人遺憾的是,對幼兒自創的舉重、跨欄等其他玩法,教師似乎直接忽略了,并未給予支持,只一味強化挑擔這一種游戲方式,執著于自己設定的主要目標,可見教師缺乏對幼兒所表現出的不同興趣點的包容,主觀意識仍然占了上風。這是實現“幼兒自主”和“教師主導”兩者之間轉化的最大障礙,也是案例中的教師如此努力卻沒有得到應有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維持并拓展幼兒的興趣

教師對幼兒興趣的持續關注是一種專業態度。幼兒的興趣一旦被忽略,就可能“曇花一現”。但維持與拓展幼兒的興趣并不是像案例中的教師那樣一廂情愿地提供所謂的支持,而應讓幼兒參與整個游戲發展的決策。比如,案例中為了完善游戲而做的對材料的設計和改良,如果教師能遵從幼兒的興趣和意愿讓他們自行完成,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因為“你讓我做”和“我要做”有天壤之別。

無獨有偶,我班幼兒也曾對竹竿、水桶之類的材料產生興趣,其間也有幼兒出現模仿挑擔的行為,但最終這一興趣發展成一個以消防為主題的游戲,且幾乎吸引了全班幼兒參與。游戲的這一走向我一開始并未預見到,但在整個游戲發展的過程中,我注重發現、支持并拓展幼兒的興趣,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可以說,我和幼兒共同努力,實現了“幼兒自主”與“教師主導”的轉化與融合。

對待幼兒的興趣,既不能草率下定論,也不能任其自生自滅,這是此案例帶給我的最深感觸。

(浙江淳安縣實驗幼兒園 沈曉紅)

教師立場與兒童立場的錯位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保障幼兒游戲的權利,首先表現為保證幼兒自由游戲的機會。游戲中教師的指導和介入,必然基于幼兒的興趣、經驗和需要。審視案例中的挑擔游戲,可以看出,教師立場與兒童立場發生了錯位。

第一層錯位來自行為層面??v覽游戲的發展過程,幼兒與教師之間有5次“拋接球”:①幼兒談論并模仿挑擔的貨郎→教師投放挑擔游戲材料;②幼兒對挑擔游戲表現出興趣→教師改進和完善挑擔游戲材料;③幼兒用挑擔游戲材料自創了新玩法→教師觀察到了卻并不響應;④個別幼兒出現運水游戲→教師增加材料支持幼兒運水;⑤幼兒的興趣集中于裝水、玩水→教師增設關卡加大挑擔難度??梢钥闯?,教師在①②④三次互動中及時響應了幼兒出現的游戲行為,使挑擔游戲得以順利開展,游戲也達到了教師的預期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響應雖是基于對幼兒行為的觀察,但投放、改進、增加材料都是教師的想法和行動,其間幼兒沒有參與。明顯出現錯位的是③⑤兩次互動,教師沒有回應或者無視幼兒興趣的發展變化,堅持自己的預設,這種錯位最終發展為幼兒對教師設計的游戲失去了興趣。

出現這種錯位,究其原因是教師對游戲中幼兒主體地位的忽略。案例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發現并滿足了幼兒的游戲興趣,但這仍是教師設計、發起并改進的游戲,幼兒是被動加入和適應;也正因為教師執著于挑擔游戲這一設計,所以當發現幼兒追隨自身的興趣投入到玩水游戲中時,教師的介入策略傾向于糾正“偏差”——試圖通過增設任務把幼兒拉回來。正如案例中教師自我反思的那樣,這仍是教師主導的游戲,所以幼兒的自主空間極小。缺少自主性和主動性的游戲,即使始發于幼兒,幼兒在新鮮了一陣子后逐漸失去興趣也是可以預料到的。

案例中的教師立場出自教師對游戲價值的判斷——通過挑擔游戲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而從兒童立場出發,幼兒展現出對挑擔游戲材料的創造性玩法及對裝水、玩水的極大興趣。這是第二層即思維上的錯位——教師的價值預設與幼兒游戲需要之間的錯位。教師想讓幼兒“玩中學”,發展動作技能,而幼兒內在的游戲需要尚未得到滿足。正所謂“興趣滋生動機,行為體現需要”,幼兒對裝水游戲興致勃勃,自發地反復操作和練習,正反映了幼兒真實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需要。游戲中的兒童在心理上不受游戲之外因素的支配,本質上不會服從來自外部的需求與壓力,表現在本案例中,就是幼兒不愿按照教師的預設去反復進行挑擔練習。

確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和內在需要之后,教師可以做什么呢?教師的作用在于給幼兒提供有效的幫助、引導和支持。對于幼兒的發展,教師不能任其自然,但要順其自然。細察案例中幼兒的游戲過程,可以看到不少幼兒主動學習的萌芽:幼兒之間對于合作的嘗試,幼兒在游戲中對角色和情節的興趣,幼兒對于利用材料開展不同游戲的主動探索,幼兒對裝水方法的反復試驗,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教師引導的起點。比如,引導幼兒嘗試更多類型的合作;將挑擔游戲材料適當投放在角色區,幼兒也許能根據已有經驗拓展游戲思路,創造出更多游戲情節和角色;在裝水游戲中加入記錄和計量,引導幼兒探究其中的數量關系等。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切都應發自幼兒的主體參與,教師無法越俎代庖,替幼兒“設計”這些活動。另外,就本案例中游戲開展的狀況而言,由于挑擔游戲本身距離幼兒的生活經驗較遠,在幼兒已經對其失去興趣時,能否考慮將材料從運動區移至種植區,使之成為日常勞動中的一環,讓裝水、挑水、澆水在勞動中自然發生?總之,觀察幼兒、因勢利導、組織討論、利用資源、協商規則,這都是教師發揮作用的空間,而這空間應當也只能建立在幼兒的內在需要和能力之上。

最后,我認為戶外活動區的自由游戲并不存在“幼兒自主的活動”和“教師主導的活動”這兩種對立的形式,也沒有所謂的“教師對幼兒能力發展的設計”,只有幼兒自我掌控、自由主動的游戲活動,而這種活動需要教師適時介入和合理引導。幼兒的自主和教師的指導共同構成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良好環境,幼兒在其中愉悅游戲、積極探索、主動生長。

(泰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徐 鴻)

從幼兒自主的活動中發現教育價值

令案例中的教師感到委屈與疑惑的是,自己想了那么多辦法,創設了那么多情境,為什么幼兒的興趣還是無法持久保持。對此,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哪些游戲是幼兒非常熱衷、百玩不厭的:玩滑梯,蕩秋千,在操場上奔跑嬉戲,走在花壇邊的路牙子上玩平衡游戲,等等。幼兒在進行這些活動時有沒有獲得身體上的鍛煉,獲得運動能力上的發展?答案是肯定的。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幼兒體育鍛煉的兩個重要特點。

第一,時時處處都可能發生。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便為了讓自己能盡快適應這個世界而做出各種反應,我們稱之為“本能”。從那時起,身體鍛煉就已經發生了。漸漸地,他會滿地爬,會蹣跚走路,到了幼兒園他會聽從教師的指令搬椅子、收拾玩具,會排隊上下樓梯,等等。幼兒處在個體發展的前期,各種對身體的合理使用都是有鍛煉意義的,因此幼兒的體育鍛煉時時刻刻在發生。只將那些具有明顯身體動作練習的活動稱之為體育鍛煉是不準確的。同時,有的教師以“運動量”“運動強度”作為硬性指標來界定幼兒的體育鍛煉也不準確,這容易導致教師只注重短時間內的鍛煉效果,而忽視幼兒能否長時間喜愛與堅持鍛煉。事實上,在漫長的人生路上,這種短時效果真的微不足道。如果我們不能讓孩子愛上體育鍛煉,那么再怎么強調鍛煉的目的或效果,又有什么意義呢?

第二,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時并不以鍛煉為目的。體育鍛煉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游戲。幼兒游戲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享樂。幼兒在操場上蹦蹦跳跳,他們絕對不會告訴你,這是為了鍛煉自己的下肢力量。幼兒熱衷于那些體育鍛煉活動,從來都只是因為他們喜歡、覺得好玩,而鍛煉效果更像是喜歡之后的一個意外收獲。而教師設計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幼兒某一方面能力的發展(至少是目的之一)。正如本案例所呈現的那樣,幼兒進行挑擔游戲,并不是認為挑擔能促進他們身體的發展,他們興沖沖地向教師、同伴介紹自己的游玩經歷,那個挑擔的貨郎一定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許是他穿著“奇怪”的衣衫,或許是他滑稽可笑的動作,又或許是那根能挑起重物的神奇扁擔……教師由此設計了挑擔游戲,可以說捕捉機會很及時,幼兒很享受扮演挑擔貨郎的那種游戲體驗,教師也正好利用了這一點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此時,“幼兒的自主”與“教師的主導”找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契合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仍是出于“享樂”這一目的,讓挑擔游戲發生了變化,有的幼兒覺得挑擔游戲已不能為自己提供那種快樂的感覺了,因此不玩了;有的幼兒不再滿足于重復挑擔的動作,而是想要圍繞挑擔開展其他好玩的游戲。從那時起,“教師的主導”逐漸強大,以至于干擾了幼兒的自主,最終導致幼兒喪失了游戲的興趣。

那么,教師主導的活動真的就不需要了么?并不是這樣的,但幼兒的體育鍛煉活動首先要符合游戲屬性,沒有什么比讓幼兒做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更能讓他們積極投入的了。而我們成人常常無視這種天性,試圖讓幼兒從由教師主導的體育鍛煉中獲得成人所期待的發展與成長。但我堅定地認為,我們想讓幼兒開展的各項活動如果連幼兒喜不喜歡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那么想要在這些活動中謀求幼兒的長遠發展,是萬萬做不到的。因此,教師不要因自己投入了太多,幼兒卻不喜歡,而去糾結“幼兒的自主”與“教師的主導”之間的關系,教師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從幼兒自主的活動中發現教育價值。

(江蘇南京市棲霞區西崗幼兒園 李 濤)

厘清戶外運動區活動自主性的內涵

案例中的教師在觀察到孩子對挑擔貨郎的模仿后,設計了挑擔游戲材料投放到戶外運動區,希望借此發展孩子的運動能力。這里,且不論孩子對挑擔這種動作的興趣是否只能通過戶外運動區的活動得到滿足,僅就戶外運動區的活動如何有效組織,發表一點個人的看法。

戶外區域運動一直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其價值在于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質。以往的戶外區域運動通常由教師來科學設置運動的目標和內容,并投放各種運動器材,可以說,這是一種比較高結構的活動。然而,通過大量的實踐,我們發現這樣的活動雖然能促進幼兒各項基本動作的發展,保證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但幼兒的自主性不強,因而也影響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此,近年來戶外自主性區域運動(或稱“戶外自主運動”)便應運而生。我認為,案例中教師如此糾結,根源就在于沒有理解什么是戶外區域運動中的自主性。

首先,我們說戶外區域運動中幼兒具有自主性,并不是說可以給予幼兒絕對的自由,因為它并不等同于戶外自主游戲,這種自主性體現在幼兒可以自由選擇運動區域,自由選擇玩伴,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擺放材料開展運動,其核心是讓幼兒自主地運動起來。而案例中當幼兒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裝水和玩水時,他們已經不是在運動了,這就偏離了開展戶外區域運動的價值定位。如果教師在戶外區域運動中提供較多非運動功能的低結構材料,由于這些材料本身具有一物多玩的特性,教師在投放前就要加以充分考慮,預判幼兒可能出現怎樣的活動。教師應盡可能投放那些有利于引發幼兒運動行為的材料。當低結構材料出現在運動區域時,如果幼兒花了大量時間在擺弄材料而沒有運動,那么教師可通過語言或音樂的方式給予暗示,提醒幼兒到了某一時刻,自由擺弄時間結束,運動時間開始,從而形成潛在的戶外區域運動規則,在發揮幼兒自主性的同時保證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其次,強調戶外區域運動中幼兒具有自主性,并不意味著教師不需要精心設計活動。案例中的教師能夠基于觀察抓住幼兒感興趣的點,并看到挑擔的運動對于發展幼兒身體平衡性、協調性、耐力的綜合價值,從而設計相應的運動區域,這一點做得非常好。這種教師精心策劃下的運動情景和運動內容確實可以在短時間里滿足很多幼兒的興趣和運動需求,特別是針對幼兒在自主運動中可能難以得到充分鍛煉的那部分動作能力。但隨著幼兒運動能力的提高,在相對固定的情景中重復同樣的運動,幼兒確實會逐漸失去興趣,這是高結構活動本身的一個缺陷。而且小年齡的幼兒更喜歡富有情景性的運動,而大年齡的幼兒在運動中更關注玩法的多樣性和挑戰性。所以,創設情景僅僅是調動幼兒運動興趣的一種方法,而案例中教師一直在關注挑擔情景的設計,一發現幼兒有所偏離,就通過調整材料把幼兒重新拉回來。事實上,后期幼兒的興趣已然轉移到玩水,對挑擔的興趣已很難持續,運動的效果自然就難以達成了。

最后,幼兒戶外區域運動中的自主性與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可以共生的。案例中雖然教師提供的是裝滿水的飲料瓶、油壺、竹竿等低結構材料,并告訴幼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當幼兒出現教師預設的挑擔行為時,教師對其行為是肯定的,當幼兒偏離了教師的預設時,教師馬上通過調整材料將幼兒拉回,這何嘗不是對幼兒運動自主性的一種否定?其實,幼兒在前期的活動中已經達到了教師預設的運動目標,教師可以放手鼓勵幼兒去思考裝滿水的飲料瓶、油壺、竹竿還可以用來開展怎樣的運動,如壘高跨跳、趕瓶子走跑,各種玩法都可以達到運動鍛煉的效果。而且教師在運動中的指導不應只局限于提供材料、創設情景,而應更多地回歸到對幼兒基本動作的指導上,例如,在挑擔運動中幫助幼兒掌握平衡和身體協調的方法;又如,通過不同的方法讓幼兒掌握如何連續向前跳,如何跳得更高,如何將球接得更準,等等。對幼兒的運動實踐給予有效的指導和反饋,能使幼兒的運動能力不斷增強,進而,幼兒運動時的選擇機會會更多,挑戰會更多,運動的自主性也會更強。

(上海黃浦區瑞金一路幼兒園 張晨晨)

三言兩語

無論是幼兒自主的活動還是教師主導的活動,主體都應是幼兒,幼兒的興趣及發展需求等決定了活動要不要開展。換言之,即使是教師主導的活動,也是幼兒做主的。之所以有些活動需要教師主導,是因為某些時候某些活動中幼兒需要教師作為支持者,使得他們感興趣的、同時也符合他們發展需要的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案例中,教師觀察到幼兒的興趣,從而設計材料滿足幼兒的游戲愿望,就是一次由幼兒的興趣引發的教師主導的活動。然而,在后續活動中,教師發現幼兒的興趣開始轉移,便立刻調整材料,試圖“追”回幼兒的興趣,此時教師是否已忘了“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的初心了呢?

(上海嘉定區嘉城幼兒園 張云霞)

案例中的教師什么都幫孩子做好了,做得太多了。其實,除了必要的安全防護以及材料的提供外,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探索這些材料的各種玩法。比如,教師只提供扁擔、飲料瓶和水,但不規定孩子怎么玩,孩子自己就會去想怎么玩,可能是灌水,可能是運水,還可能有更多其他玩法。要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在游戲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對孩子來說,水的吸引力非常大,可能剛開始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水,但在他玩盡興之后也許會嘗試運水,他會發現原來水還能這樣玩。由孩子自己發現新玩法,能讓孩子獲得極大的愉悅感。如此,孩子在游戲中更投入,也更專注了,這樣的經驗也能夠幫助他在之后的游戲中創造出更多樣的玩法。

(浙江長興縣李家巷鎮中心幼兒園 周慧琳)

猜你喜歡
自主性案例運動
自主性數學課堂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無人機自主性分級標準淺析
樣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不正經運動范
樂學善悟,讓數學復習更有效
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及其教學應用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