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良好習慣構建高效課堂

2019-03-11 06:34吳濤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魏書生自測商量

吳濤

盤錦學習適逢遼寧省第四屆“培養良好習慣,構建高效課堂”專題研討暨課堂教學“異課同構”專題展示活動。

收獲之一:令人震撼的“大課間操”。

有幸參觀了大洼區新興中學、實驗小學的“大課間”。來到實驗小學大課間,幾千人的學校,全過程無一聲口令提示,音樂全程調控。令我們如置身于軍營中。隨著音樂的變換,隊形很快形成,站在觀禮臺俯瞰運動場,全校學生盡收眼底,橫、豎、斜線如同刀切斧砍一般,無論是長跑,還是廣播操,動作到位。我們又來到大洼區新興中學大課間3000米長跑的現場,在整個活動中,既沒有體育老師的忙碌身影,也沒有口哨聲的此起彼伏,更沒有班主任的大呼小叫,一切是那樣的井然有序!場景是那樣的振奮人心!

收獲之二:課堂高效源于貫徹科學、民主的教育思想

魏書生老師的教育思想一是民主,二是科學。簡單的說,民主是解決愿意學的問題,民主就是商量, 商量商量辦法就多了;商量商量助手就多了;商量商量問題就解決了;商量商量自己就輕松了……學生就愿意學了;在兩節課中,董老師和學生商量“我們可以自學嗎?”學生非常高興地說:“能!”在商量中,相信學生,學生也帶著快樂的心情去學,讓他們更快樂,更愿學,師生關系也變得融洽、和諧。

科學是解決怎么學的問題。魏書生的教育思想核心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自學為中心,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的過程,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根本轉變。在這兩節課中,完全詮釋了這樣的理念。自主學習這一環節落實的特別好,恰恰關注的是怎么學的問題,我們也搞小班化課題研究,推行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多數學校研究應用的非常不錯,但是還有的停留在形式上,自學指導的實用性、指導性不強,不便于學生操作。

收獲之三:課堂高效源于實施扎實、自主的教學模式

魏書生老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出一條課堂教學的新途徑,即六步教學法。 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

我們語數英三個專場的六節“異課同構”專題研討,較好體現了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他們舉辦這樣的活動已經是第四屆了。何謂“異課同構?即不同學科不同教學內容均采用一種教學模式來呈現教學過程。 “六步教學法”它把教學過程定位于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探求知識、共同進步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就在實施“六步教學法”的過程中自覺實現的,以下是“六步教學法”每步的操作要領。

(1)定向。定向就是確定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包括知識學習、能力形成、德育熏陶等方面內容。

(2)自學。學習目標已經確定,同學們可以根據學習目標,自己去深入學習內容,可采用自己最常用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去探討,去找答案。

(3)討論。經過自學后,大部分問題能夠解決,解決不了的,自己記下來,前后左右,四個人組成討論組,研究自學過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難問題。

(4)答疑。分組討論后,仍沒有解決的問題,則提交全班同學解答,如果全班同學解答不了,則由老師解答。若遇到疑難問題具有普遍性,教師可以予以回答,為了節省課堂時間,一些深奧的問題下課后與學生討論研究解決。

(5)自測。學生自我檢測,檢測方式不同:有的學生根據學習重點自己出題,自己解答。有的請一名學生出題,大家解答。有時也有每組出一道題,其他組搶答。學生自測完之后,教師拿出紅筆評卷,這樣自測,既明確了自己當堂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又明確了經過課后努力又有了哪幾點進步。

(6)自結

即學生自我總結。學生自己回憶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什么;學習過程有哪幾個主要環節;自己掌握的情況怎么樣。自結的形式是采取每個學生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七嘴八舌的大聲說。

收獲之四:課堂高效源于落實科學、量化的常規管理。

在小學階段重在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培養和行為習慣養成,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面,形成“八個學習習慣”:

(1)定計劃的習慣。(2)預習的習慣。(3)適應老師的習慣。(4)自己留作業的習慣。(5)自己出考試題的習慣。(6)整理錯題集的習慣。(7)篩選資料,總結學習經驗的習慣。(8)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

盤錦市把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融入到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提出十項要求:

(1)教務處嚴格查備課,不得出現漏課現象;嚴把備課關,備課簿由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簽字,簽字后方可上課。要求一課一簽,要求提前一周的備課量。

(2)教學目標(包括作業)要分高、中、低三個層次,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3)課堂提問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每堂課學生發言不少于10人。

(4)課堂上學生動口、動筆、動手時間不少于10分鐘。

(5)教師講授課不得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小學不得超過15分鐘)。

(6)學生課堂違紀,要求課后處理。課堂上批評違紀學生不得超過20秒鐘,避免矛盾激化,不得因此影響正常教學秩序。

(7)下課前,對授課內容(圍繞重點)要有總結(師生均可)

(8)針對學生實際,留不同質量的作業,不增加學生負擔,杜絕懲罰性作業(力求作業的最佳質量)

(9)下課后10分鐘,和學生一起活動,聽取學生意見,及時反饋。

(10)每節課后,在教案上總結一句話(成功或失敗之處)

十項要求規范了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在展示課中我們也看到了課堂上對學生讀的習慣、寫的習慣、記憶的習慣、總結等習慣的訓練。

收獲之五:學以致用,名師在成長

我想在我們各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設計一個好問題,問題比答案重要;這個問題要基于學生、基于教材、基于素養目標,具有挑戰性。

二是創建一個好活動,過程比結果重要;我們要看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是否全身心參與?學生是不是充實的、快樂的?

三是選擇一個好方法,怎么學比學什么重要;我們盤錦一行也好,永威學習也罷,他們關注的都是學生自主學習力的培養。

四是尊重認知規律,成長比成功重要;你想讓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應該讓他像那樣去做。

猜你喜歡
魏書生自測商量
魏書生:為“教書”而生
魏書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識
挑重擔才是“占便宜”
我和媽媽商量種什么
商量
知識點自測
與狐謀皮
一年級上冊10月學習能力自測
五年級(上)期末綜合學習能力自測
你的壽命自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