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業績影響

2019-03-18 01:58趙歡
商情 2019年1期
關鍵詞:社會責任相關性

趙歡

【摘要】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目前已成為世界性熱門話題。許多商業領袖、消費者、投資人等呼吁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更應該追求利益相關者的價值最大化,對員工、社會和環境的負責,企業還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倫理道德、行業準則、職業道德。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企業、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追求企業和社會的長遠利益和長期效益最大化。企業只有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才能使企業財務業績優良,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社會責任? 財務業績? 相關性

一、我國企業在社會責任履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盲目追求利益卻忽視責任

我國企業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的社會責任感,造成企業的唯一目標便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顧企業自身利益,而忽視了豐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責任感。

(二)企業缺乏人權意識和環保意識

缺乏人權意識和環保意識,這主要是由于企業負責人倫理道德的低劣造成的。我國企業在這方面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大多數企業依靠犧牲破壞生態資源來換取經濟利益,很少有企業會通過生產技術和產業結構上的改革來提高經濟效益。對于企業的環保意識淡薄,地方政府也難辭其咎,很多地方政府片面注重企業的利潤和稅收,并以此作為衡量當地經濟發展和政績的標準,對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沒有要求或監督力度不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企業的環境污染行為。

(三)我國企業慈善業務發展不到位

我國的企業慈善事業發展不到位,這主要是國內企業的捐贈理念和內在驅動力不足?!?.12”大地震后,一些國內企業的表現非常突出?!巴趵霞币粋€企業就捐贈了1 億資金。但是令人心痛的是,許多大型企業卻反應遲緩,甚至冷漠。中國企業認為企業的責任就是創造利潤,捐贈理念是“回報社會,造福桑梓”。同時中國在制度化方面不完善,企業完全被動地響應政府的號召,沒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跟談不上制度化。

(四)企業缺乏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企業發展的軟條件之一,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很好地融入社會當中,與社會形成互動。但是我國企業很少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只有些大企業擁有企業文化,然而這些企業文化多是督促員工努力工作,如何更好地降低成本,擴大生產,很少與社會責任相關。造成企業在社會上過于獨立,沒有真正融入社會,更別說參加城市建設、文化發展了。

二、解決對策

(一)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明確提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續發展、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應關注所在社區的福利、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問題,重視公司的社會責任。但這種規定僅僅是指導性的,并沒有具體的操作規定和保障機制,難免會使規定流于形式。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完善企業的內外部治理結構,使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參與到公司的治理中來,使公司的經營真正能夠體現社會整體的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

(二)責任到人,加大處罰力度

營利性是企業的本質屬性,追求利潤最大化始終是企業的目標,如果一個企業不履行社會責任,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該企業一定不會去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因此,必須加大對損害社會利益行為的處罰力度。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不履行公司社會責任行為的法律制約,使真正損害公司和社會利益的行為得到應有的懲罰。

(三)完善捐贈機制

一方面,應從捐贈機制上改革。慈善機構應積極開拓捐贈渠道,方便企業各種形式的捐贈;公開資金使用情況,合理利用企業捐贈的物資;提供資金和財物需求信息,使企業有針對性地選擇資助的方向,隨時進行捐贈。同時制訂相關鼓勵措施,使企業捐贈成為一種穩定可持續的長期行為。另一方面,需要社會公眾的輿論監督。社會公眾及媒體等應積極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對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較好的企業進行宣傳推廣,用實際行動對負責任的企業給予支持和鼓勵;對于社會責任表現差的企業,進行揭發和市場拒絕。

(四)對公眾負責的企業文化

企業要努力在不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創造更多利潤,為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充足資源;同時,在企業資源充足時,要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不單純是作為營銷手段,更重要的是展示企業的責任心,體現企業的文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形成美譽到形成實在的財富,是一個長期的從成本轉變為收益的過程,企業要擺正心態,不能急功近利,確定企業的社會責任目標并堅持履行,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

(五)完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機制

我國的社會責任報告信息質量堪憂,對于監督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并不能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報告中報喜不報憂以及定性披露高于定量披露的情況過于嚴重,應當建立統一標準格式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增加定量指標的披露,加強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強制性。逐步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定的強制性,為政府選擇政策優惠對象提供依據。

三、對未來的展望

目前,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是有企業自行完成,而不經過外部獨立機構的審核和真實性評價,所以很難保證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公正性與客觀性。其次,公司社會責任的披露由于缺乏統一的社會責任披露體系和規范,難免會存在一些披露不足或過度披露的情況。這就導致目前的研究結果很難真實的反映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財務績效的影響。

但是,就目前社會責任在我國的發展趨勢來看,社會各界對社會責任越來越重視,關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也在近幾年不斷的增加,并且已引起重視。出臺社會責任披露相關的規章制度,監督和規范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已經成了未來社會責任發展的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在此基礎上,未來對社會責任信息相關方面的研究也必然會更加客觀,且成效顯著。這會進一步推動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更加完善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

參考文獻:

[1]徐行恕.財務業績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度影響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1.

[2]劉志國.我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

[3]陶文杰,金占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媒體關注度與企業財務績效關系研究[J].清華大學管理學學報,2012.

猜你喜歡
社會責任相關性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新聞晨報》:如何不跟著某些“網紅”玩“反轉”
決策有用觀下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