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寧蘋果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

2019-03-19 01:54
果樹資源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靜寧果品果園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局,甘肅 平涼 743400)

1 靜寧縣蘋果產業現狀

靜寧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甘肅省18個干旱縣之一,也是農業部劃定的全國蘋果優勢產區之一。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加快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富民強縣的重要舉措,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堅定不移發展壯大蘋果產業。截止目前,全縣果園總面積穩定到6.67萬hm2,占耕地面積的68.6%,戶均7 066.7 m2,人均1 560 m2,為全國蘋果規模種植第一縣。2018年,掛果園面積達到4.3 萬hm2,產量76萬t,產值35.5億元,農民人均果品純收入達到5 500元。

靜寧蘋果先后獲得“中華名果”等13個大獎,擁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出口創匯基地、良好農業規范(GAP)基地認證和中國馳名商標等國家級名片,被評為“2016全國果菜產業最具影響力品牌”;靜寧先后被評為“中國蘋果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現代蘋果產業十強縣(市)”等榮譽稱號。

2 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產業布局欠合理

2.1.1 品種結構單一 我縣蘋果品種搭配不合理,全部為鮮食品種,加工品種空白;早中熟品種嚴重短缺,晚熟品種過剩,而且晚熟品種極為單一,紅富士占到了全縣蘋果栽培總量的95%。紅富士蘋果集中上市,銷售期市場壓力大,難賣現象頻頻出現。

2.1.2 區域化布局欠合理 作為我縣第一大產業,我縣中南部蘋果產區已經達到蘋果種植全覆蓋,成為當地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近些年來通過政府引導和推動向西北部鄉鎮發展,一部分果園已經初見效益;而其中另一部分果園,由于地理條件、氣候環境的影響,加之受當地農民觀念所限,發展面積超出其管理能力,導致一部分果園疏于管理,只有面積而不見效益。

2.2生產成本日益加大

2.2.1 人工成本增加是生產成本上升的首要因素 近10年來,本縣果園規模平均每年以近0.4萬hm2的面積迅速擴張,面積的擴大需要增加相應的人力投入來管理。而近年來大部分農村青壯勞力外出務工,以二三產業為主,從事農業生產者寥寥無己。蘋果種植者一大部分是年邁體弱者或不宜外出者和婦女,被業內人稱作“38、60部隊”。在蘋果生產集中用工季出現“用工荒”現象,導致人工工資上漲,直接加大了果園生產成本。

2.2.2 農用物資價格逐年上漲增加了果園投入成本 農用物資如植保產品、肥料、果袋價格近年持續上漲;相關產業鏈上包裝、運輸、能源等費用的增加,都不同幅度的提高了果品生產成本。

2.2.3 果園機械化難度大,限制了“節本”生產的空間 我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川地少,果園絕大部分種植在山臺地,大多數地塊較小。地理環境所限,只能允許小型機械如小型開溝施肥機等機具進入,而大型機械無法進園操作。因而果園機械化進程緩慢,以機械代替人工來壓縮生產成本的空間狹小。

3 果品生產環境狀況不容忽視

3.1病蟲害發生日益頻繁

我縣境內海拔1 340~2 245 m,為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海拔高,光照充足,氣侯冷涼,得益于這樣的自然環境,相對其他蘋果產區病蟲害較少。然而在近些年來,由于氣候變暖、果園規模擴大、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各種因素影響,果園病蟲害的發生率逐漸上升,且病蟲害發生種類有所增加。這樣,對生產者的管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有機肥投入不足、化學肥料施用不當造成板結問題

有機肥源不足直接導致有機肥施入不夠;為追求快速效益而過度依賴化學肥料,引起土壤質量變差、肥力“透支”;化學肥料應用上不注重配比,造成肥料利用率不高。所有這些不合理措施,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嚴重不足,土壤板結等各種問題凸顯。

4 果園標準化管理程度低,果品質量均一性差

4.1果園標準化管理程度低

我縣在蘋果生產中制訂了《靜寧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形成了一整套適合當地蘋果生產并具有較高水準的技術體系,在靜寧蘋果生產中作用顯著。但由于縣內南北氣候差異大,各地產業發展歷程的差距、技術推廣應用程度不一致等各種因素影響,在管理水平上差別較大,標準化管理程度依然不高。

4.2果品質量均一性差

我縣蘋果得益于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細化管理,所產靜寧紅富士蘋果,個大形正,果面光潔,質細汁多,酸甜適度,色艷味美;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總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維生素C6項理化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內優質蘋果標準,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首屆消費者喜愛的100件甘肅商標品牌”“2015全國互聯網地標產品(果品)50強”和“2016全國果菜產業百強地標品牌”等榮譽?!办o寧蘋果”近年來持續領跑國內蘋果價格。不容忽視的是,外觀、品質參差不齊、果品質量均一性差,部分果品質量較次,商品率低,售價不高,與優果價格相差數倍以上。

5 部分果園沒有存在價值,應進行淘汰

5.1部分果園樹齡偏大面臨更新換代

我縣果園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部分果園年代已久?,F有6 666.7 hm2果園樹齡偏大、病蟲害滋生、樹勢衰弱,果實品質變差、效益低下,這部分果園難以管理沒有發展前途而面臨更新。今后,還會有一大部分果園隨著發展面臨同樣問題。

5.2部分粗放管理果園面臨淘汰

一部分果園,由于技術欠缺、勞力不足,管理粗放、樹勢衰弱、經濟效益差;部分果園疏于管理甚至無人經營,沒有收益,造成病蟲害滋生,成為了其他果園發病的傳染源。這部分果園必須進行淘汰。

6 發展建議

6.1調整品種結構

調整早、中、晚熟品種比例。適度規模的發展早、中、熟品種,如嘎拉、蜜脆、紅將軍、新紅星等,壓縮晚熟品種的種植比例,優化品種結構,豐富當地品種組成,實現鮮果的周年供應。晚熟品種中,適當的發展秦冠、優系富士等其他品種,避免品種的過度單一。

6.2提高果品質量

綜觀果品質量的現狀,提質增效的空間依然很大。通過提高優果率、加大果品在高端市場占有率,利用優果優價,以實現整體效益的提升。今后應采取綜合措施,在果實增色、增大果個、端正果形、提高果實營養物質含量等方面進行提升,做到“好看、好吃、營養、安全”;生產綠色食品,發展有機食品,促使果實品質再上新臺階。

6.3推行節本增效

6.3.1 推廣省工栽培模式 以減少果園用工量為直接目的,簡化果園操作難度。簡化樹形結構,培養高紡綞形、主干形和高光效樹形,實現省力化修剪。發展寬行窄株模式,以適應機械化操作,減少果園用工量。在我縣,“喬化砧+短枝型品種”密植栽培模式已積極探索且效果較好,具有樹勢穩定、進入結果期早、管理簡單方便的特點,值得進一步推廣。

6.3.2 加快果園機械化進程 針對果品生產從業人員嚴重不足的現實,推動果園管理快速向機械化邁進已迫在眉睫??芍垩邪l適合家庭經營和山地果園運用的小型果園作業機械,以適應小規模經營為主的果園生產方式。

6.4實現標準化管理

標準化管理,提高果品產業的科技含量。近年來的發展實際證明,粗放式管理已不適宜時代要求,蘋果產業已經是以質量取勝的時代。在果品質量上要整齊均一、管理技術上要標準統一。同時倡導果園生產“雙減”(減肥料減農藥)、生產“綠色食品”“有機果品”。

6.5倡導優勝劣汰

淘汰一批品種不好、樹齡老化、樹勢衰弱、果實品質低下且無發展前景的“茍延殘喘”式的果園;倡導、鼓勵、引導發展一批優良蘋果品種、新型品種,以適應市場需求。

6.6發展新型經營模式

通過土地流轉整合土地資源,適度規?;N植,以現代化模式建高標準果園,變部分家庭小規模、分散化經營為大戶、合作社、公司化等各種形式的適度規?;?、集約化經營,同時促使果園生產朝機械化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靜寧果品果園
專家傳授“美顏術” 果品銷售不再愁
天、空、地一體化“未來果園”看一下
秋天的果園
藏在靜寧“三寶”里的美食精髓
惟妙惟肖——中國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盤
夏令果品入古詩
流翔高鈣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農歡迎
我家果園豐收了
原生態靜寧蘋果
2016靜寧蘋果“南行”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