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胰島素治療方案的效果評價

2019-03-20 06:22王永強丁艷劉亞旭王遂軍
中國合理用藥探索 2019年2期
關鍵詞:胰島素泵低血糖胰島素

王永強,丁艷,劉亞旭,王遂軍

(1. 新鄭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河南 新鄭 451150 2. 河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河南 鄭州 450003 )

2型糖尿病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三大基礎疾病之 一。有研究表明[1],2型糖尿病多發生于30歲以上人群,其中年齡≥55歲者的發生率已超過50%,且仍在增長。隨著病程的延長,患者的腎臟、心臟和大腦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可能誘發視網膜、周圍神經病變[2-3]。因此探討高效安全的療法至關重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胰島素泵與常規胰島素注射是兩種不同的給藥方式,但是治療的效果存在差異,臨床上對如何選擇給藥方式目前仍缺乏統一的規范。本研究通過分組比較兩種方案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以供臨床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130例。A組男68例,女62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69.7±7.2)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5.4±1.1)年;B組男70例,女60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57.1±7.5)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5.5±1.0)年。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診治指南中的相關標準,并經臨床檢查確診;年齡≥60歲;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并發癥者;依從性差者;合并精神障礙者;合并其它類型內科疾病者;存在嚴重創傷者;罹患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飲食和運動療法。

A組給予胰島素泵治療,所用藥物為賴脯胰島素(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J20100005),全日50%~60%胰島素用量作為基礎量,以胰島素泵經皮下組織輸送到身體各部,剩余40%~50%分別于早、中、晚進餐前30 min皮下輸注,

全日胰島素用量(U)=[空腹血糖(FBP)(mg/dl)-100]*10*體質量(kg)*0.6/2000。

B組給予胰島素注射治療,所用藥物與A組相同,分別在三餐前和睡前采用多次皮下注射方式給藥,期間分別在餐前、餐后2 h、臨睡前及凌晨3:00檢測血糖水平并據此調整胰島素使用量,全日胰島素用量與上述計算方法相同。治療期間均需要注意一個月內同一個注射部位不能超過兩次。

兩組均連續治療2周,將空腹血糖(FBP)維持在6 mmol/L內,血糖持續穩定7 d后方可停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變化、低血糖發生率,統計隨訪期間(1年)并發癥發生率。血糖指標包括FBP、餐后2 h血糖(2 hPB)和糖化血紅蛋白(GHb),FBP和2 hPb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得,GHb采用高液壓相層分析法測得;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圍下限記為低血糖,若同一位患者反復發生低血糖,無需重復計算。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變化比較

治療后兩組FBP、2 h PB和GHb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且A組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低血糖發生率和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A組治療期間發生低血糖2例,低血糖發生率為1.54%;B組發生低血糖13例,低血糖發生率為10.00%,A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075,P=0.008)。隨訪期間,A組腎病、視網膜病變、血管病變發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血糖指標變化比較

表2 兩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對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認識尚淺,有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因素、種族因素和生活方式均是常見誘因[4]。近年來2型糖尿病所致的截肢、急性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事件時有發生,因此積極控制血糖水平至關重要[5]。賴脯胰島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中葡萄糖進入肝細胞、脂肪細胞、肌肉細胞等,加快糖原合成,促進血糖分解,還可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從多個途徑降低血糖水平[6-7]。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常用胰島素。

研究指出,胰島素不同給藥方式會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預后[8]。本研究比較胰島素泵和胰島素注射兩種方式的療效,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FBP、2 hPB和GHb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且A組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胰島素泵和胰島素注射治療均能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采用胰島素泵治療的效果更佳。胰島素泵給藥能夠將血糖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但是胰島素注射給藥后的1~2 h內血糖水平往往出現顯著降低,然后緩慢升高,血糖水平波動幅度較大。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胰島素泵給藥可在降低血糖水平的同時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腎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管病變發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胰島素泵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能更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既往一項研究指出[9],采用胰島素泵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時,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不到5%,與本研究結果相近,分析原因為:胰島素泵治療能夠更有效地維持血糖水平的相對穩定,避免水平過高損害靶器官,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另外,陳滟等人研究指出[10],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明顯,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應當配合給予飲食和運動療法,并在停止使用胰島素后持續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方能降低遠期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與注射方式比較,胰島素泵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更能有效降低FBP、2 hPB和GHb的水平,減少低血糖及并發癥發生率,推薦使用。

猜你喜歡
胰島素泵低血糖胰島素
您對低血糖的這些看法 原來都是錯的
有效固定胰島素泵的管理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影響
胰島素泵用于腹腔給藥的發展現狀及應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島素
胰島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別
胰島素筆有哪些優缺點?
制度化管理在胰島素泵使用中的優勢
糖友,當心低血糖突襲
糖尿病患者當心酒后低血糖
胰島素泵與感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