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鈣素原在環磷酰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感染與活動期的鑒別價值及臨床意義

2019-03-20 06:22韓丹史麗璞李陶冉郇穩
中國合理用藥探索 2019年2期
關鍵詞:活動期環磷酰胺降鈣素

韓丹,史麗璞,李陶冉,郇穩

(鄭州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河南 鄭州 450003)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免疫介導系統損傷的慢性疾病,其中繼發感染是SLE患者常見的死亡原因[1]。臨床主要應用免疫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治療,但需要有效區分感染患者以及非感染患者,從而提供個性化治療措施。SLE患者同感染性炎癥都會出現發熱等癥狀,培養感染病原體需要的時間較長,通常應用的實驗室指標例如C反應蛋白(CRP)、血沉(ESR)以及白細胞計數特異性不夠,無法有效鑒別是否發生繼發感染[2]。降鈣素原(PCT)是血清中的一種降鈣素前體,研究發現SLE患者在出現真菌感染或細菌感染后PCT水平明顯升高,病毒感染或者炎癥反應情況下PCT水平上升并不明顯[3]。因此,本文探討PCT在環磷酰胺治療SLE感染與活動期的鑒別價值及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SLE感染患者40例以及SLE活動期患者40例,納入標準:符合風濕病學會SLE分類標準[4];病例資料完整;完成SLE活動指數評估(SLEDAI);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皮肌炎等;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系統疾病者。感染診斷標準:臨床上存在咳嗽、發熱、尿急、關節腫痛、腹瀉、局部膿腫以及胸痛等臨床表現;下列微生物學檢查結果為陽性,①由骨髓、血液標本培養發現病原菌,兩次以上分離出相同真菌、致病菌或者細菌;②糞便或者痰液培養發現病原菌,兩次以上分離出相同真菌、致病菌或者細菌;③尿培養陽性同時菌落計數超過105/mL,持續培養兩次以上分離出相同細菌;④痰液、糞便、尿液或者腦脊液涂片培養發現抗酸桿菌;⑤病原學檢查結果為陰性,但患者存在典型體征、癥狀,抗結核治療措施有效。部分患者通過臨床表現能夠確診,例如存在淺部真菌病或者帶狀皰疹。根據疾病類型分為SLE感染組及SLE活動期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PCT檢測方法 應用真空血清管采集患者肘部靜脈血為樣本,采血后1 h內送檢。應用化學發光法測定PCT水平,試劑盒為羅氏公司生產,儀器為羅氏電化學發光系統,檢測范圍0.01~200 μg/L;檢測結果不會受溶血、黃疸等因素的影響,參考值為0.05 μg/L。血培養方面,抽取患者肘部靜脈血,在1 d之內連續抽血3次進行細菌培養,抽血時間應選在患者出現發熱、寒戰時,必要情況下需要抽取骨髓培養細菌。血培養應用梅里埃Alert血培養儀,革蘭陰性菌通常在1 d內報警,超過90%的陽性結果發生在2 d內。

1.2.2 環磷酰胺治療治療方法 兩組均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醋酸潑尼松片(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838),0.5 mg/kg,tid,連續服用1周,1周后減量到5 mg/d,持續用藥6個月。SLE感染組在此基礎上應用環磷酰胺(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6738)治療,最初3 d為50 mg/d,后續維持用量10 mg/d,qd,po,連續服用6個月為1療程。

1.3 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PCT水平以及陽性表達情況。PCT陽性表達檢測方面,超過10 ng/mL判斷結果為(+++),2 ng~10 ng/mL判斷結果為(++),0.5 ng~2 ng/mL判斷結果為(+),低于0.5 ng/mL判斷結果為(-)[5]。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PCT陽性表達情況

SLE感染組PCT陽性表達情況顯著高于SLE活動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PCT陽性表達情況

2.2 兩組治療前后PCT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PC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SLE感染組PCT水平高于SLE活動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CT水平比較

3 討論

SLE好發于青年女性,屬于一種累及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的結締組織疾病,發病早期臨床癥狀不典型,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可引起無力、發熱、體質量下降等癥狀,影響患者的健康與生活。SLE病因復雜,普遍認為與遺傳、內分泌、感染及免疫異常等有關,各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加劇疾病的發生及發展。環磷酰胺(CTX)是治療SLE的常用藥物,屬于免疫抑制劑,能干擾DNA功能,明顯抑制B淋巴細胞異常增殖,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且作用時間長,安全性較高。但是SLE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評估、預測指標,難以分清SLE感染和非感染,導致治療方案缺乏針對性,療效不佳。

SLE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多因素參與的過程,多數患者伴有造血系統異常,引起白細胞數量降低。但是,SLE合并感染患者的早期階段白細胞上升并不明顯,導致臨床診斷、鑒別難度較大。微生物培養是SLE感染與活動期首選鑒別方法,但所需時間較長,陽性率較低、可重復性較差,臨床應用具有局限性。

PCT是人體血清中存在的一種糖蛋白,屬于降鈣素前體,由甲狀腺濾泡旁C細胞生成及分泌,可借助于蛋白水解轉化為降鈣素。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清中PCT的含量為0.1 ng/mL[5]。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研究人員發現PCT上升能夠當作敗血癥或者炎癥患者診斷的重要血清學標志,后續研究發現PCT對于診斷細菌感染有著理想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可作為細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診斷指標[6-7]。本研究中,SLE感染組PCT陽性表達情況顯著高于SLE活動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CT在SLE感染患者中表達水平較高,能實現SLE感染的診斷與鑒別。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SLE感染組PCT水平顯著高于SLE活動期組(P<0.05),說明經過環磷酰胺治療后,SLE感染患者的PCT水平仍明顯高于SLE活動期組,可通過PLC水平鑒別感染與活動期患者,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患者預后[8]。

綜上所述,PCT水平能夠早期鑒別SLE感染及活動期,為環磷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可靠依據,對于改善SLE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

猜你喜歡
活動期環磷酰胺降鈣素
正常血清降鈣素和大腫塊甲狀腺髓樣癌的研究進展
降鈣素原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導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來那度胺聯合環磷酰胺、低劑量地塞米松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療效探討
勘誤聲明
降鈣素原、D-二聚體聯合SOFA評分對膿毒癥預后的評估價值
勘誤
環磷酰胺聯合潑尼松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變化
四妙消痹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臨床觀察
激素序貫療法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