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婚登記處的年輕人增多

2019-03-20 06:06王燁捷
百姓生活 2019年2期
關鍵詞:服務社全職太太婚姻登記

王燁捷

據國家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2年開始,中國的“粗離婚率”一路走高,從2002年的0.9‰上升到2015年的2.8‰。在上海,2017年登記結婚58493對,離婚25509對。而在上海面積最大、經濟發展最快的浦東新區,2017年共有11426對登記離婚的夫妻,其中3119對是80后夫妻,而在3119對中,結婚1年內離婚的有507對,占六分之一?!艾F在要關注年輕人沖動型離婚?!痹谏虾J泄睬鄨F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中,浦東新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施泉平提出上述“新關注點”。

上海浦東新區的婚姻登記處,結婚登記處和離婚登記處用冷暖分明的兩種顏色區分。左邊是結婚登記處,一片紅色背景,墻上掛著粉色的愛心,上書“今天,我們結婚了”;右邊是離婚登記處,背景以白色為主,素雅安靜,人們坐在小小的圓桌子旁,一邊斗嘴,一邊在分家析產的離婚協議書上簽字。

同一個辦事大廳里,還有兩間不足10平方米的婚姻咨詢室,這里每天都上演著人情冷暖劇。最熱鬧的時候,一間咨詢室一天進出30多對夫妻。有哭著進去、摟著出來的;有繃著臉進去、哭著出來的;也有嘰嘰喳喳進場、沉默不語出場的。

90后姑娘王梅艷是這兩間婚姻咨詢室的負責人,上海睿家社工服務社總干事。睿家服務社以每年40多萬元的價格,承接了浦東新區婚姻登記處的婚姻家事公益輔導服務,主要針對那些到民政局登記離婚的夫妻。過去8年來,服務社總共接待了10萬多對夫妻(含婚內咨詢),勸和2500多對“準離婚”夫妻,勸和成功率約為6%。

全職太太、二胎家庭易離婚

因為誰負責洗碗、誰負責照顧小狗、老公不能每天按時回家等瑣碎事務,90后姑娘倩倩鬧到了婚姻登記處。離婚的導火索,是一只存放狗糧的食盆。

吃完晚餐,丈夫小羅在倩倩的指揮下,把寵物狗的食盆給洗了。洗完后,小羅沒有擦干食盆,直接把食盆放在了沙發邊上。倩倩為此怒不可遏,“食盆要擦干,要放在衛生間里才行”。

結婚前,倩倩像公主一樣被父母寵愛、被男友寵愛,每天下班,男友都會在公司門口準時接送;結婚后,倩倩抱怨丈夫幾乎從不按時回家,經常下班后跟朋友一起混、喝酒,很少回家吃飯。

“結婚還不到1年,因為一點兒小事,就要離婚?!鳖<曳丈绲募媛殞I志愿者周興蓉,每周都會到婚姻登記處值班兩天,最近幾年,她遇到要離婚的80后、90后年輕人越來越多,“女方要戀愛感,男方要獨立空間,一言不合,就要離”。

王梅艷整理了睿家最近幾年的案例數據資料發現,浦東地區的離婚人群呈現出年輕化、非理性、沖動型、懵懂型等特點。目前,離婚人群中25~29歲年齡者人數最為龐大,其次是30~35歲人群。從夫妻婚后生活的時間長短來看,結婚3~5年的離婚者最多,其次是結婚1~2年的夫妻。

也就是說,25~35歲、結婚5年以內的夫妻處于離婚“高危階段”。而處在這個年齡段里的全職太太、二胎家庭,則是“高危人群”。

33歲的全職太太娜娜鬧離婚時,孩子才2歲半。她追求自己的生活,每周定期出門與朋友聚會,每次聚會必埋單。她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出去讀書進修,還打算重新找工作。但娜娜的這些“合理要求”,卻屢次被丈夫拒絕。丈夫的理由是,“你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出去工作能掙多少錢?還不如在家把孩子教好劃算”。

直到在婚姻登記處盤算家產時,娜娜的“碼農”丈夫才發現,家里不僅沒有1分錢存款,還欠下了6萬元債務。就連孩子幼托班上個月的學費,都是妻子向朋友借來的?!板X掙了就是要花的,留著干嘛?!边@是像娜娜一樣秉持“一定要對自己好”的全職太太的觀念。

長期與社會脫節,使得娜娜變得愛慕虛榮,愛在朋友面前撐場面,她覺得自己在家是“浪費人才”“犧牲自我”,而所有的一切,都怪丈夫、怪孩子。

全職太太中的另一個極端是,完全放棄自我?!罢煞虬l展得越來越好,妻子越來越失去魅力、失去性格?!蓖趺菲G說,“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越來越多女性為了生二胎,選擇回家做全職太太,成為離婚高危人群。很多人在家“奶孩子”,奶著奶著,把自己搞出了抑郁癥。

手機成夫妻關系“殺手”

記者在浦東新區婚姻登記處見到了這樣一對夫妻:妻子與咨詢師熱絡地聊著,丈夫一邊玩著手機游戲,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回答咨詢師的提問。被問煩了,他抬起頭撂下一句:“那又怎么樣?我已經不愛她了?!比缓?,繼續低頭玩手機。

這個表示已經“不愛”妻子的男人,有個9歲的大女兒和5個月大的小女兒。而他自稱從一年半前就已經完全不愛妻子了?!暗€生了個老二?”周興蓉追問他,他又回了一句:“那又怎么樣?”

周興蓉告訴記者,這樣不尊重咨詢師、成天低頭看手機的青年夫妻不在少數,幾乎所有咨詢師都會遇到?!笆謾C、手游正成為家庭關系的‘殺手?!敝芘d蓉是有依據的,她接觸到的幾乎每一對夫妻,在控訴對方對家庭、對自己漠不關心時,都會帶上一句:“在家就玩手機?!?/p>

36歲的小娟形容自己是在跟手機、跟摩托車“搶老公”,“大多數時候跟摩托車車友會的在一起混,喝酒;偶爾在家,就刷手機、玩游戲”。小娟說,自己與丈夫幾乎沒有交流。

但與此同時,這個全職媽媽卻肩負著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學習培訓,形容自己是一個忙得連手機都顧不上看的人;丈夫卻閑得可以天天出去飆摩托車、在家玩手機游戲。這與小娟原本想象中的婚后生活大相徑庭,結婚前,她是一個在父親手心和兩個哥哥肩膀上長大的“小公主”。

咨詢師孫福革見過許多因為玩手機上癮引起的家庭紛爭,有時是男方用手機約網友見面,女方定期檢查男方手機,發現了“第三者”;有時是女方身為家庭主婦,沉迷網絡游戲,在游戲里尋求網友安慰。

并不是每一個家都要“勸和”

盡管相關部門對睿家服務社每年“勸和”的夫妻總數有一個基本的“硬性指標”,但睿家那些持有專業社工證、心理咨詢師證、婚姻家庭指導師證的專家志愿者們,卻并不“唯指標論”。

“最早的時候,我們是做勸和工作,現在我們不再勸和了,我們是做‘婚姻家事輔導?!蓖趺菲G說,睿家的前身是2010年浦東新區民政局牽頭成立的家庭事務工作項目組,與老年事務、青少年事務工作組一起,負責探索特定人群的專業服務模式。項目組后來變成了獨立的社會組織,定點定時駐扎在婚姻登記處從事“勸和”工作。

早些年,專業社工和志愿者們確實在從事“勸和”工作,總讓夫妻雙方“忍一忍”。這種“勸和”在50后、60后夫妻身上最管用,但隨著70后、80后、90后離婚人群的增多,年輕夫妻開始對“勸和”產生了抵觸。

比如,一些高知青年,在自學了許多心理學知識后,仍然無法解決家庭矛盾,就會意志堅定地要求離婚。志愿者用共情等專業方式進行調和時,對方會來上一句:“我們是各自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天生缺愛,矛盾不可調和?!?/p>

孫福革就“勸分”過不少“真的很不合適”的家庭。

一名28歲的女青年與30歲的丈夫育有一女,妻子反映,丈夫總愛在家偷偷穿著女性內衣、踩高跟鞋,她還發現丈夫有很多“男朋友”?!暗谝淮蝿?,他倆為了孩子愿意繼續共同生活;第二次再鬧過來,我說還是算了,女方還年輕,別耽誤了自己?!睂O福革說。

一對生活條件優越的年輕夫妻,女方29歲,男方35歲,女方因為對離婚協議不滿,鬧到了婚姻咨詢室?!八麙昴敲炊噱X,一個月才給我和孩子20萬元生活費,讓我怎么過?”女方拿出一份月租金高達5萬元的租房合同,甩出3個字“不夠花”,男方則直接走人,不接受任何調停和咨詢。

孫福革記得,那位女士在婚姻咨詢室里哭哭啼啼了一個上午,控訴對丈夫的種種不滿。最后,孫福革勸她:“你每月花掉5萬元房租,還有15萬元可以生活用,省著點花也不錯。有的男人離婚每月才給1000元生活費,知足吧?!?/p>

好聚好散的高素質夫妻越來越多。一對都在外企擔任中層管理者的夫妻來登記離婚,男的坦言自己有外遇,并且想與第三者結婚;女方則說:“我愛你,就讓你過你想要的生活?!?/p>

在孫福革記憶里,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對夫妻,郎才女貌、極其般配,“從內心來講,很希望能勸和,但這種人往往主意很正,好聚好散”。臨走時,雙方都沒有憎恨對方的意思,男方還勸慰女方:“以后咱還能來往。我爸媽也喜歡你,你們可以繼續相處,我不干涉?!?/p>

“高知”人群最難輔導

梳理了這么多年的案例,王梅艷發現,以機關公務員、科研工作者為主的“高知”離婚群體值得關注。從職業上來看,公務員和科研工作者成為離婚的“高發區”對象。

33歲的大學教師麗麗從一進婚姻登記處的大門開始,就表現得極為強勢。她是一名年輕的副教授,每天要喝3杯咖啡,站在講臺上授專業課。但她卻把自己的科學精神,用到了家里。

在家里,所有的事都由她安排。婆婆每天上街買菜,她要求記賬;丈夫很少與她有親密舉動,兩人一起逛街就像“路人”;女兒每天按照她定的時刻表完成各項運動和作業。鬧到離婚,最主要的原因是婆媳關系不和。

“婆婆和丈夫在一旁不吭聲,就見她張牙舞爪地把每個人都說得一文不值?!睂O福革接觸的案例中,類似的高知家庭并不少見。

與科研工作者不相上下強勢鬧離婚的,是機關公務員。最近一段時間,孫福革已經接觸到了3對警察夫妻要求離婚的案例。離婚的原因非常雷同,“一方要求對方隨時on call(隨叫隨到),另一方則工作沒正點、回家玩心重,幾乎照顧不到家庭”。

有一個警察妻子這樣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每天就是上班+喂奶,雙胞胎女兒天天睡在身邊,“見不到丈夫,見到了他通常在家玩手機”。妻子認為,這樣的丈夫,有沒有都一樣,因此執意要離婚,“我一個人帶孩子,做同樣多的事情,但比跟他一起帶幸福得多”。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高知家庭愿意付費享受優質的婚姻家庭咨詢輔導。2017年,有10多對夫妻主動向睿家服務社支付每小時800元~1000元的咨詢費,尋求督導級別或者教授、副教授級別的資深專家提供支持。

這與過去的離婚夫妻對自身家庭問題羞于啟齒完全不同,“年輕人的價值觀更加開放,他們一邊追求自我,一邊希望處理好家庭關系”。王梅艷近年來見到很多“自學成才”的離婚夫妻,他們中的一方不僅具備基本的心理咨詢知識,還咨詢過身邊的專業人士,“他們會要求更高水平的服務,對我們的工作也帶來挑戰”。

(文中離婚當事人均為化名)

猜你喜歡
服務社全職太太婚姻登記
銅梁首個渝小集農村綜合服務社開業
全職太太距離“勞動保障型太太”有多遠?
婚姻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探討
有一種職業是全職太太
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 體現了法治精神
全職太太華麗轉身 對話一手打造依斯倍的常英女士
民政部發布《開展婚姻登記信息共享的通知》
難做全職太太
崇明縣基層動物防疫隊伍現狀調查報告
喜上心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