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吉劇劇本的審美品格

2019-03-22 08:26李丹丹劉利鳳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9年5期
關鍵詞:關東意蘊品格

李丹丹,劉利鳳

(長春師范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吉劇扎根于關東沃土的藝術之花,自誕生以來就深受百姓的關注與喜愛,甚至能夠打破地域間的文化差異,進京赴港演出也屢受歡迎,并產生較大的影響。吉劇的藝術魅力一方面固然與演員的表演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必然要以吉劇劇本作為基礎和依托,是其劇本內在審美品格的外化與彰顯。吉劇劇本的審美品格決定了整出戲的藝術效果與審美價值,甚至關乎劇種本身的生存與發展。在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吉劇創作者自覺地以二人轉為母體,以東北文化傳統為根基,以東北地域性格為靈魂,密切關注生活,博采眾家之長,形成了吉劇劇本獨特的審美品格。

一、詼諧幽默

在吉林百姓中間廣為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二人轉廣受平民百姓喜愛的關鍵在于它詼諧幽默的藝術特色。脫胎于二人轉的吉劇藝術直接繼承了二人轉風趣詼諧、插科打諢的特點,表現出一種俏皮熱烈的喜劇特色。正如關德富先生所說:“目前保留的近三百多個二人轉劇目大部分是喜劇,即使屬于悲劇范疇的內容,經過二人轉藝人的處理,也變成‘悲劇喜唱’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二人轉是一種喜劇,而且有著鮮明的喜劇特征?!远宿D為母體的吉劇,由于吸收了二人轉的營養和乳汁,必然產生和二人轉藝術相接近的藝術情調。就目前吉劇劇目情況看,喜劇居多?!盵1]

這種詼諧幽默的喜劇特征首先表現在吉劇劇本的語言上。吉劇劇本多以口語形式寫作,通俗易通,而且自覺吸納吉林的方言土語,既俏皮、機智,又富有鄉土氣息。如趙萬捷、李學忠編劇的《關東雪》里的唱詞:

三更里數九寒天鬼齜牙,棉花套大雪滿天刮。煙囪凍得像白蠟,草房凍成了冰疙瘩。小樹凍得直發炸,大樹凍得也發麻。凍呆了雞凍傻了鴨,凍開了滿山冰凌花?!羁觾龅貌话l火兒,煙囪凍得直縮脖兒,河套凍得裂開了嘴,似乎它也有話說。[2]

短短的幾句唱詞用的都是吉林的方言土語,帶著“土色土香的土氣勁兒”,其中蘊涵著關東人的粗獷、豪爽,也透露出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關東人仍然能夠苦中作樂、樂觀幽默的性格特征。

馬金萍創作的《濟公新傳》中,主人公“大赤包”是一個外貿公司的經理,她的唱詞非常逗樂,活畫出她崇洋媚外、多吃多占的嘴臉:我平時盡得那意大利感冒,一得上感冒就發那個倫敦燒。發起燒口干舌又燥,美利堅的細菌就往我的身上蹽。啊嚏!啊嚏!打的噴嚏都是日本造,擤的鼻涕都像紐約。渾身盡出那瑞典的虛汗,嘴上起的泡都是柏林包。[3]

《三請樊梨花》《二大媽探病》《買菜賣菜》《寫情書》《荒唐情侶》《老八頭找死》等劇作中風趣幽默的語言俯拾皆是。這些帶有鄉音鄉情、極為口語化的語言,使演員一開腔就拉近了與觀眾的心理距離,真正做到與觀眾“不隔語,不隔音,更不隔心”,使吉劇劇本在語言層面上顯示出一種獨特的地方特色。

除語言外,吉劇中的丑角也是形成其詼諧、幽默的喜劇風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大百姓、觀眾最為喜歡的一個行當。戲中的丑角因其活靈活現而深入人心,往往成為最為出彩的一個人物形象。如,在堪稱吉劇奠基之作的《桃李梅》中,大姐夫趙運華雖然只是一個配角形象,王肯先生卻充分凸顯了人物的性格特點:“一面來風兩面倒,三災八難攤不著,自在逍遙?!彼麍A滑、狡黠、膽小,總試圖明哲保身,但又機智、能分清是非,在關鍵時刻抓住機會,果斷行事,增加了劇本的喜劇色彩。而《燕青賣線》這個劇目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為攻下吉劇丑角藝術中的武丑這一關而創作改編的。讓時遷取李逵而代之……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變,是投一子而滿盤皆活的高招?!獎∥涑筮@一新的行當是由劉豐扮演時遷開創的,為吉劇武丑表演藝術的獨特風格奠定了基礎。[4]

在吉劇劇本的創作中,吉劇的丑角藝術可謂一脈相承。20世紀80年代末創作的一些現代吉劇,如《愛情偏癱癥》《豬八戒賣藥》《濟公新傳》《寫情書》等,都以塑造以丑角為基礎的喜劇人物為主。正如王肯先生在《關于吉劇編劇的六封信·第二封信——人物》中所說:“人物要有趣,情節才有趣。吉劇也善于演喜劇,東北觀眾更喜歡看喜劇。吉劇的喜劇,不僅靠有趣的喜劇語言,也靠有趣的喜劇情節,更靠有趣的喜劇性格。沒有留下深刻烙印的喜劇人物的喜劇,不算上品?!盵5]

二、詩意濃厚

如果說語言的詼諧幽默以及丑角的設置體現了吉劇創作上較為通俗的一面,那么吉劇中的唱詞則體現了吉劇詩意美好的一面,實現了雅俗共賞、兼收并蓄的審美效果。

吉劇中的人物主要通過自己的演唱或幕后伴唱來抒發內心情感,因而劇作中的唱詞往往與中國傳統的抒情手段一脈相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營造出濃厚的抒情詩般的意境。這種詩意氛圍、意境的生成,使吉劇創作在通俗的基礎上,做到了俗而不浮、雅而不僵。俗與雅在一部部經典的、優秀的劇作中達到了完美的融合,如田野里輕風送來的泥土、花草氣息,引人聯想,回味無窮,展現了關東人內心的種種柔情。

如欒淑芳編劇的《陳老大嫁女》中人物的開場唱詞就借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

春風有意千呀千山綠,細雨有情草萋萋,千山綠,草萋萋,下田插秧好時機。[6]

作者以生活中尋常的青山芳草細雨,烘托出了蓮花姑娘處在戀愛中的甜蜜感受,以及下田勞動的快樂幸福的心情。

再如趙赴編劇的《豆蔻梢頭》中開場的幕后伴唱也具有情景交融的特點,且長短句自覺交替,形成了宋詞的文體特征,更具有抒情、雅致的言語特性:

春芳滿目不勝收,是處顯風流。丁香乍放,曉鶯唱偶,添些個,閨中愁。相思早發春夢里,有緣逢畫樓。豆蔻在懷,怎能緘口。顧不得,嬌與羞。[7]

再如田子馥根據《紅樓夢》改編的《晴雯傳》中唱詞多自覺運用了比喻、頂針、象征、對仗等修辭手法,使劇本富于詩意的美感:

怡紅院里花寂寂,斗霜還有木芙蓉?!呐轮刂仫L又雨,重重風雨更見它,獨立寒秋——獨立寒秋枝上紅!(頂針)

風凄凄,雨森森,凄風苦雨叩柴門。門外秋雨折弱柳,門內秋雨逼殺人。(對仗)

寶玉:好好,死得好,晴雯不好怎么能死,晴雯不死怎么能好??!(反語)[8]

對吉劇劇本的語言特色,王肯先生曾特別強調:“堅持在東北人民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的基礎上,吸收并發揚二人轉語言的精華,同時學習借鑒中國古典詞曲以及其他劇種語言的長處,既要口語化,又要詩化,探索雅俗共賞的吉劇特有的語言風格。今天,不但要特有的語言風格。今天,不但要考慮吉劇語言方面的地方特點,還要考慮時代特點?!笨芍^思慮深遠,頗有見地。[9]

三、意蘊豐富

隱藏在言語層及形象層之下的是處于文本縱深層次的意蘊層。文學文本的意蘊層通常被分成三個層面,即審美意蘊層、歷史內容層和哲學意味層。[10]吉劇創作者也著力建構劇本豐富的意蘊層次。

在吉劇劇本中,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豐富、強烈的情感直擊觀眾、讀者的內心,使其產生種種深切的情感體驗,首先構成了審美意蘊層面。中國戲曲從藝術特征上來說屬于歌舞劇,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吉劇也不例外,也“以情動人,以情帶戲”,在充分抒情的基礎上推動戲劇沖突的發展,塑造人物,揭示主題。

王肯先生的《三放參姑娘》《包公賠情》《三請樊梨花》、田子馥的《晴雯傳》等優秀的、堪稱吉劇經典的劇作,都有鮮明的情感線索,都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使人在細膩美好的情感體驗中感受到審美意蘊的存在。

在表現人物內心情感世界的同時,吉劇創作者也敏銳地捕捉現實社會生活的發展與變化,呈現出社會擔當、反思的責任與勇氣,凸顯現實主義的文學精神,使吉劇劇本在審美意蘊層下建構起具有時代感的歷史內容意蘊層。如王典、王洪慶的《鐘》揭露了領導干部假公濟私、收受賄賂的不良作風與行為。在戲劇沖突發展的頂點,讓掛鐘及時敲響,揭示出使人警醒的內在意蘊:“當干部心不正眾人恥笑,不如這大掛鐘分是分秒是秒,準準當當到點就敲?!盵11]秦恩和的《沒事找事》深刻地揭示出學校教育中一味追求浮華、搞名堂的形式主義做法;欒淑芳的《陳老大嫁女》表現了鄉村權力對百姓生活和心態的影響……對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切關注,使吉劇劇本有了人文關懷的情感溫度、反思批判的思想力度以及更為豐厚深廣的歷史意蘊。

也有一些劇本以其深邃的思想追求,做積極的形而上的思考與探尋,形成了劇本中更深刻的哲學意味層。如馬金萍根據《西游記》改編的吉劇劇本《盤絲洞》,致力于以故事為載體,呈現出更為深邃的思想意蘊,呈現出寓言式意象的象征性表意特征。作者在題記中就首先透露出其內在追求的哲學意味:“美,有時又是惡;善,有時又是丑?!攼旱拿琅c丑的善發生沖突乃至生死搏斗的時候,生命的破滅和靈魂的復蘇有時會給人以啟迪?!盵12]善惡美丑是混雜交錯而非涇渭分明的。趙月正編劇的《索硯》借主人公夢境中出現的包公形象揭示出不能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于理想中的清官、虛幻的夢境:“不要再靠做夢過日子了!”“世上無救星,自己救自己?!盵13]

這些劇作在建構起審美意蘊層或歷史內容層面的同時,實現了對它們的超越,進而上升到了哲理意味層,使吉劇劇本的意蘊層次更為豐富。

四、關東神韻

任何地域文學風格、品性的形成都離不開地方文化的滋養,是其獨特地域文化心理特征的折射與表現。吉劇的劇本內容與審美形式蘊含并透射出豐富的東北文化意蘊與品格,是形成吉劇獨特魅力與審美品格的血脈根源。

吉劇作家萬捷曾作過這樣的闡釋:“吉劇應該象長白山老林深處的一個獵戶的女兒,她豪放、爽朗、坦誠、剽悍而又多情?!写笾谴笥?,無所顧及,她潑辣風趣,真真地逗死個人。在她身上,有關東人的氣質和品格,有長白山的胸懷和氣韻。這位山林獵戶的女兒便是吉劇。我們這樣講,并不是要否認吉劇風格樣式的多樣化,而是強調吉劇獨特的韻味和品性。這韻味和品性,是由關東的地域文化決定的,舍此,便很難說是吉劇?!盵14]生動俏皮的比喻一下子將吉劇內在的精神氣質、獨特神韻立體化、形象化了——既大智大勇、無所顧及,又剛柔兼及、潑辣風趣,也深刻地指出吉劇與關東人氣質品格及關東地域文化之間精神、心理層面的聯系,找到了解讀吉劇審美品格的一把秘鑰。

如果進一步探究關東地域文化形成的深層原因,就離不開對東北文化歷史的追溯。因為“文化是歷史地形成的。在東北過去的歷史上,伐木狩獵、采參挖礦、大野耕牧的辛苦勞作,地廣人稀的自然環境和嚴酷的氣候,使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為休養生息,調節身心,以便長期與自然環境博戰,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于是水到渠成地發展出東北的民間俗文化?!纱?,在禮教王綱松弛或稀薄的‘化外之地’、野蠻之地產生的具有土性與野性的俗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帶有幽默、戲謔、調侃的喜劇特征。這種俗文化的正面價值是通過包含著大量性內容的戲謔和發泄,使人們可以將一切沉重宏大都看得輕松,以樂觀精神去面對環境的嚴酷和生存的艱辛,永遠不為這沉重和艱難所壓倒?!盵15]

這種豪放堅韌的“以樂觀精神去面對環境的嚴酷和生存的艱辛,永遠不為這沉重和艱難所壓倒”的地域文化心理特征,形成了吉劇劇本中鮮明的關東神韻,成為其內在的靈魂,也突出表現為一種獨特的以喜劇特征為核心的審美品格。正如關德富先生所說:“二人轉藝術在舊社會對于農民來說,是黑暗王國里的一線光明,不僅農民缺少不了它,它是農民的精神寄托,而且因為它和農民血肉相聯,農民的情緒必然影響乃至決定著二人轉的情調?!倍宿D的情調又直接延續為吉劇的情調,使關東人的內在品性與神韻在一個個優秀、經典的劇本中不斷得到傳承,得以彰顯?!凹獎〉南矂∏檎{應該說,是一種新的時代精神和思想面貌的表現,因此,它是作為一個新的地方劇種的藝術生命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盵1]

吉劇是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后起之秀,她詼諧風趣、質樸率真,又雅俗并蓄、意蘊豐富,呈現出獨特、豐富的審美品格與藝術魅力,因而也必將以長久的藝術生命力綻放出耀眼的光華。

猜你喜歡
關東意蘊品格
關東漢子
關東找工作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張桐 作品
詠史詩的哲學意蘊(外三則)
日占旅大時期關東都督府地方法院對安重根等人的判決書
歷史課點評的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