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路徑研究

2019-03-22 10:59羅春桃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中華校園政治

□羅春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強大的融合力、同化力、延續力和凝聚力,成為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前進的強大動力[1]。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建設亟待完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當中去,是當前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整治大學生中的一些不好作風和行為,以此來讓大學生樹立正確有效的人生觀及價值觀。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有一些難以調和的弊端阻礙著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進一步發展。其阻礙的具體表現為各種西方主義盛行,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等,這些信息的快速傳播給學生們帶來很多負面影響[2]。在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就是要幫助大學生抵御這些不良風氣,有利于大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歸屬感,同時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擔負起國家發展的重任。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文化內涵和品質。任何一個民族的道德教育都是與優秀的社會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自身道德修養是培養大學生正確價值取向的首要目標?!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身理論在如今仍然適用,如果在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運用,會對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文化內涵和優良的道德品質是樹立價值觀的堅實基礎,而這個基礎的構成需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的呈現。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切結合,這樣不僅能引導大學生找到正確的人生軌跡,而且還能提升個人文化內涵和品質。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構建和諧校園。和諧校園是以校園為載體,以學生為本,內和外順,形成全面、自由、協調、整體優化的育人氛圍。但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多以自我為中心,獨來獨往,不善交際,同學之間關系緊張,十分不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3]。因此,構建和諧校園要將中華優秀文化中“團結合作”、“以人為本”等理念滲透到校園的每個角落,加強傳統文化中“人和”理念的灌輸,幫助大學生認識到自己認知偏差,增強同學間的親密度,從而形成良好的交友氛圍,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熱情不高,社會責任意識淡薄。如今,高校大學生學習傳統的中國文化和民風民俗等熱情并不高,反而對于西方文化的學習十分熱衷,西方節日的參與度遠遠高出傳統節日,加之學校、社會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引導不夠,以致于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接受比較被動,呈現出淡漠化的趨勢[4]。同時,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忽視社會理想,更多關心的是自己的前途和發展,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關注度較低。甚至還有些學生存在認知偏差,認為只要不損人就行,并沒有達到樂于助人、回饋社會、奉獻社會的積極層面。

(二)高校對傳統文化教育不夠重視,缺乏專業師資。很多高校只注重專業課的建設,沒有考慮到對傳統文化建設的傳承,同時也沒有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作一種宣傳手段,沒有充分地進入各專業的必修課程,對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也缺乏制度的剛性約束。目前一些高校還存在著傳統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養集體退步的現象,部分學校沒有做傳統文化教育研究的專業教師,雖然學校會對教師和大學生進行相關培訓,但把傳統文化融入專業課教學的少,把傳統元素與現代化教學融合的少,對此做的相關研究更少,這必然會導致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學生參與度不高,達不到良好的育人目標,傳承的效果不容樂觀。

(三)高校校園重視物質層面建設,缺少文化氛圍。高校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具有良好文化氣息的校園有助于學生思想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大多數高校對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不太注重,花大價錢建設各種實訓大樓、購入大量儀器和設備,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投入較少,以致于校園中很少有文化氣息的亭臺閣樓、名人詩詞、雕塑等。很多高校會在傳統節日里舉辦活動,但是仔細回想,不難發現很多活動只是在啟動時熱鬧而隆重,但活動內容卻簡單而重復,僅僅停留在娛樂層面。整個活動下來,鍛煉的只有策劃者的實踐和交際能力,對于參與者來說,并沒有太大的積極影響,傳統節日文化本身的意義及背后的深層精神層面文化內容無法得到弘揚。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路徑

要想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僅靠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是無法達到要求的,要克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弊端,需要進行系統的推廣和研究,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一)推進實踐體驗活動,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認知境界。要讓大學生真正地從內心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5]。學校要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參觀博物館、紅色革命圣地等,讓學生走出課堂,結合當地的紅色景點、民風習俗、歷史文化,加深學生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層理解,激發他們對于傳統文化保護的無限動力,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認知境界。

(二)建立專業師資隊伍,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在高校中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需要提高高校教師素養,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教師是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傳播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教師應當以身作則,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參加各類傳統文化推廣研究,為學生做出榜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單單從書本中就能感知透徹的,很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建立相應的科研機構,培養出一批經驗豐富的傳統文化課教師,設置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劃,在學校開設系統性傳統文化課程,這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三)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加強傳統文化的融入。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除了平常進行的課堂教育外,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也必不可少。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借助中國傳統文化節日開展,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端午節可以開展有關愛國主義演講的比賽,中秋節可以開展詩詞歌賦大賽,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術交流會等,通過各類文化節日的主題活動,結合當今時代大學生自身特點,創新活動內容,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節日活動多元化,在高校校園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6]。同時在校園環境中也應加入濃重的文化色彩,學校應多建設一些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筑物,增進學生的民族情感;學校的廣播站可以播放一些英雄事跡和歷史事件,宣傳欄可以張貼一些經典國學內容、文化講座通知等,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四)通過網絡平臺優勢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高校應充分利用微博、微視、微信等新興媒體平臺,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將中華傳統文化與時代特征結合,如建立網絡論壇、微信公眾號、QQ群等平臺,以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如視頻、動漫、圖片、影音、故事等形式進行宣傳,以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同時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傳統文化的實踐教學,鼓勵大學生自己制作傳統文化知識宣傳片,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將傳統文化加入創新元素,提高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程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但是卻忽略了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嚴重缺失,這個情況必須得到高度重視,并采取相關補救措施。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選擇,是推進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必要途徑。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路徑進行探討,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真正意義上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效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放異彩。

猜你喜歡
中華校園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