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體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2019-03-22 10:59江春巧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大學政治情感

□江春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此說明,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已經基本得到滿足。美國人本主義思想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包含著人的需要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道理,也就是說,基本需要實現之后,就會追求更高層次需要”。社會在改革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一方面,更看重綜合素質,所以為了滿足大學生的現實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情感教育方面有所重視,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

一、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缺失所引發的問題

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多的是重視政治素養的教育,忽視人文精神、情感體驗的培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存在著偏理論講授,對實踐性重視不夠問題。大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傾向于成熟,可作為思想活躍、對自己滿懷希望但承壓能力又不強的他們,在處理學習、戀愛等問題時,又顯得還不夠成熟。要么不知所措,要么彷徨迷茫,還有更嚴重的,因心理上的脆弱、受到創傷、承受過多壓力,導致其行為詭異、偏激暴怒,致使自己和他人都受到巨大的傷害。所以在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人文關懷和情感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大學生的情感體驗

大學生情感含蓄,具有掩飾性。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的提高,在情感表現上帶有含蓄隱蔽的特點。他們會根據特定的時間、地點、場合、人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有時會把自己的真實情感偽裝起來,知行不一。有時會強制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把它們封閉起來。如遇到了某件特別讓其惱怒的事情,但覺得直接表露不妥,便選擇強壓下來,故意表現得不在意。有時喜歡間接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對某個同學有好感,不好意思直接表白,往往通過微信、QQ等網絡工具來交流,或者害怕拒絕,不敢表達,只是限于自戀的狀態。部分大學生并不真正了解戀愛的相關知識,聽別人說,一知半解,沒有直觀的全面的認識,在戀愛過程中,總覺得和自己想的不一樣,經常遇到不順、挫折,但又不知如何化解,沒有解決辦法,限于苦惱狀態。

大學生情商有待提高。由于社會、家庭、個人等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人際交往、責任感、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有待加強。他們缺少相關的情感體驗,如獨生子女在家里長輩、父母都以自己為中心,要怎么樣就怎么樣。當踏上大學的校門,一切不是唯成績論,并且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能力、性格各異,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但是一些學生不愿意去接觸,不愿意去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思格斯明確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問題,要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中學教育階段,一直也在提倡素質教育,其基本內容是:“素質教育不只是傳播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視人的其他方面素質的培養;素質教育的內涵是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共事、學會明辨是非;素質教育強調人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钡怯捎谏龑W壓力,班級人數眾多,教師、學生精力有限等等原因,無法真正得到全面貫徹執行,實現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大學生雖然已經踏入了大學之門,但情感體驗還是很缺乏。

三、造成大學生情感體驗缺失的原因

(一)大學教育環境的改變和部分院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兩個人之間的情感一般是相處過程中慢慢產生的,可是現在少了很多直接的相處機會。大學不像中學,每個班級有相應的教室,上課時間、地點比較固定。大學課程一般也不是很多,教室又是很多專業一起使用,并且不同的課程在不同的教室,所以學生都是上課時間才到教室,下課就各自離開。除了同寢室人員之外,同學之間交流是比較少的,缺少班級的集體感覺,這樣學生之間接觸機會就比較少,大家互相都不了解。還有一些院?;驅I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可以說是“無愛可戀”。通過調查了解,發現不少的大學生的戀愛對象都是高中、初中同學,或者是初高中同學的同學,也就是說并不是在進入大學之后相知、相戀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知識經驗的欠缺。作為教育者,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進入大學,生活學習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學生表現出了不同于中學階段的特點:人成熟了,心理更加復雜、思想上追求獨立、知識面廣闊,面臨的挑戰刺激更多,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著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珊芏鄬W校的輔導員是直接從高校學生轉變而來,他們缺少管理經驗,更有一些還缺少思想政治相關的知識,他們自己在工作中都感覺吃力,自己都不自信,如何能夠輔導好學生,從而發現和解決問題?

(三)大學生自己不關注個人發展。人們常說,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它已不同于中學,主要是圍繞升學為主要目標或者說是唯一目的。大學生自己的自由時間更多,自我管理更加突出。進入大學,一部分人突然沒有了目標,此時不再像高中一樣,上學的目標簡單明確:就是考個好成績,然后讀個好大學。沒有教師、家長的特別約束,不清楚自己大學期間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再加上高中教師一般都會說,現在高中學習辛苦點,到了大學就輕松了,所以進入大學,部分大學生就開始放任自己。一些不自律的同學玩游戲、看電視、到處玩等等,一天天混。結果就是書沒好好讀,戀愛對象也沒找到,大學四年,感覺自己一無所獲。

四、重視情感體驗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人的發展規律。張英彥在《教育學》一書中指出:“人的發展是指人類個體從出生到成年經衰老至死亡的身心發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人的發展的基本規律有統一性、順序性和階段性、穩定性和可變性、不均衡性和差異性?!逼渲许樞蛐允侵溉说陌l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順序,既不能逾越,也不會逆向發展,只有每一個階段都經歷,才會有人格的獲得。美國人本主義思想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由低級到高級的層次,它們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愛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學生正處于友愛與尊重的需要層次,所以需要有相關的情感教育,定期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以公開課或者座談會的形式,解答同學們遇到的情感難題,使他們身心健康發展,這樣才有利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王冀生在《我的大學文化觀》一文中指出:面對“以‘崇尚物質,忽視人文’為主要內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態危機的嚴峻挑戰,大學精神的衰微正在成為當前世界性的話題,這種大學精神衰微現象在我國的突出表現是教育活動本義的缺失和大學的創造力不足,其實質是一種價值危機?!彼源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人文教育,增強情感體驗,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二)參加實踐活動,增加大學生的情感體驗。班集體活動,校級活動,高校間的聯誼活動,課堂上的PPT演講,辯論賽等等,通過這些參與,學生的情感體驗就發生了變化。為了參與其中就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準備,這樣拓寬了學生的文化知識面,增強了認知水平,進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愛好興趣,從而在心理、思想上認同和自信。像運動比賽,創造了彼此認識的機會,并且參加活動,親身經歷,對身心發展都有好處,這樣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情感教學?!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一本好書,是獲取信息的一種有效途徑。讀書筆記,是讀書的體會和感悟,讓學生匯報在讀書過程中的理解和思考,讓他們不斷去體驗這個過程,從一開始的不愿讀,到慢慢地開始讀,然后產生一種可以讀的情感,教師再繼續強化其中的理論和實踐需要之間的聯系,讓讀書真的成為一種積極體驗,而不是被迫,消極抵觸,這也是增強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對于人文素養的提高,對于任何人和事,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有了解了才會去喜歡,喜歡了才會去深入關注,深入關注了才能產生情感,進而才能形成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增強情感體驗。

(四)刺激需要,讓大學生主動參與情感歷練。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鄙鐣P系的不同,是人之所以區別于人的原因,所以社會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需要根據平時的交流溝通中找到讓其感興趣的切入點,刺激他們的需求,讓他們親身經歷。要讓同學們明白:經驗可以直接間接獲取,但經歷只能是自己親身見過、做過或遭受過的事才算是經歷?!袄硐牒茇S滿,現實很骨感”,停留在想象層面的任何計劃或愿望,都只是一種想法。一種想法當真正付諸實踐時,會有很多的細節問題需要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才能一步一步積累經驗。不管是幸福還是痛苦的經歷,都將會是一筆財富,從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然后再繼續改造自己,磨煉出一個完整的自我。

通過以上研究,增強大學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情感”豐富,增強自信心,提高情商,再結合科學文化知識的積累,這樣有助于他們按照人的發展規律經歷相應的事情,避免出現逾越后又無法返回去發展的局面,為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徑。

猜你喜歡
大學政治情感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大學求學的遺憾
情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