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現實問題及發展路徑探索

2019-03-22 10:59□范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9年3期
關鍵詞:本土化人才隊伍社工

□范 偉

就現階段社會對于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的理解而言,因為不同類型的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面臨的實踐問題和提升方向都存在著差異。對于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現在未有較為權威的定義,本文僅是從是否受過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來進行區分,無論屬于兩者之中的哪一類型,只要自身從事社會工作行業相關的工作,都屬于本文所討論的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的范疇之內。從我國提出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以來,建設和培養本土化、專業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工作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社會對社會工作專業的認識上存在部分誤區。社會工作在內地作為一門較為新興的專業,社會上大部分人對這門新興學科尚處于沒聽過或者不了解的階段,社會工作專業到底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后可以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這些都是我國在社會工作領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解答的問題?,F階段社會工作人才對于中國社會大部分人而言還是一個較為陌生和模糊的概念,因此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也容易導致對“社會工作人才”的概念相對較為泛化,人們對于如何區分專業社會工作者和政府部門的民政部門、基層社區工作者并沒有較為明確的概念,更導致了人們對于社會工作概念的模糊化。

(二)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的專業化程度欠缺。我國內陸地區社會工作專業學科發展及實踐均發展較晚,專業發展水平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實踐上,社會工作服務行業一直以來尚未建立專門的制度規范框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社會工作者職業保障機制不健全、專業職稱標準不完善、社工人才職業穩定性較差、社工人才流失嚴重、缺乏科學合理的社會工作人才評價體系等問題均較為突出。這些主客觀因素直接導致了專業化的社工人才培養和發展水平受限。從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內陸地區共有348個學校開設社會工作本科、150個學校開設社會工作(MSW)碩士點,但與發展形勢大好的高校社會工作學科發展相比,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真正從事社會工作行業的卻寥寥無幾,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會工作行業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以筆者所在的廣東省為例,廣州作為社會工作機構、社工人才聚集、服務項目最多的城市之一,機構大多數同樣存在著:薪酬福利體系較差、優秀人才流失嚴重、項目開拓能力不高、督導水平整體較弱、管理不夠專業、政府監管力度不夠等社工行業發展的共性弊病,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相較于港臺地區尚處于較低階段。

(三)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教育培訓模式與實踐操作需求的不匹配。我國本土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的“書本式”的接受地位,很多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師很多是從學生階段的“象牙塔”直接走向教學崗位的“象牙塔”。據筆者觀察,很多高校的社工學生僅僅在學校要求的畢業實習階段從事專業社工實習,日常實訓課程較為缺失,這種純理論教學模式對于社會工作這樣一門非常注重實踐操作能力和經驗的學科而言,可以說并不適用。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和建設一旦脫離了實務操作的體驗,將無法達到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和標準。且由于體制和觀念的問題,很多實習基地的工作人員自身也并不了解社會工作的真正含義,因此導致很多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也無法得到專業的培養和成長,甚至導致部分對本專業的學習抱有較大熱情、專業素養較高的社工學生,在專業實習的過程中,因感覺無法得到專業化的培養、職業上升機會有限,最終在畢業正式擇業之際,反而放棄了從事社會工作這一專業對口領域,這更加劇了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的流失。

(四)社會工作人才的福利和激勵機制的不健全。筆者曾經在蘇州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蘇州作為國內社會工作行業發展較好的城市,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蘇州地區的社工機構或基金會人員同樣存在著:人員流動率較大、薪資水平相較于社會其他職位較低、職業發展受限等問題,這直接導致很多“社工”在社工行業工作了2年左右就選擇了換行業,按照他們所說:雖然非常喜歡和熱愛這個行業,但是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水平和實際情況,如果一直從事這個行業,不知道怎樣改善個人和家庭的經濟狀況。雖然這可能只是個別案例,但已經從側面反映了社會工作人才在職業成長的過程中,面臨著行業激勵機制、運行機制尚不完善的難題。

二、增強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路徑

(一)制度保障,建立社工人才激勵保障與職業發展體系。社會工作作為一項具有利他主義的事業,但是也不能以犧牲社會工作者的生活福利為代價,社會工作的利他性和助人自助,必須是體現在社會工作的服務價值上,而非以通過社會工作者自身現實生活的艱辛來體現,僅僅從激勵社工從業者具有利他的情懷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從人才激勵與保障的角度出發,讓社工從業者自身首先要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一線社會工作的服務質量。對于一個行業的長遠發展來說,人才是根本,制度是關鍵。目前,人社部和民政部聯合下發了《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價辦法》,該《辦法》的出臺,對于完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體系、提高社會工作服務水平、促進社會工作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地促進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提高、職業發展體系的健全,有利于打造一支立足我國和本地實際,既務實又具有前瞻性的高水平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期望未來各地方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在立法和政策方面,出臺更多切實可行的措施,通過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激勵機制,提升社會工作者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從而提升社會工作服務人員特別是一線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價值感和使命感,使本土化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健康有序發展。

(二)加大宣傳,增強“社工”的社會認同感?!吧绻ぁ弊鳛樯鐣ぷ餍袠I助人自助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工必然將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就現階段而言,社會中大部分群眾對于社工的了解非常有限,少部分對社工稍有了解的也極易將社工與義工、志愿者等同起來。以筆者自身經歷來說,筆者在校學習階段,很多校內其他專業的同學對于筆者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大部分在校校友的認識尚處于“從來不知道學校有這個專業”或“是和社會學專業差不多嗎”。社會了解程度和專業認同度低這些弊端對于一個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利,新興媒體大力發展的今天,社會工作行業也應與時俱進,除傳統媒介宣傳外,應多通過微博、微信、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宣傳社工故事、社工服務等,通過有趣的、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提升社會對于社會工作專業、“社工”從業人員的認知度和了解,從輿論層面加強對“社工”的宣傳,對于增強“社工”的社會認同感,提升“社工”的社會地位、加強社會工作從業者的職業自豪感將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三)拓寬渠道,建立合理的社工人才流動機制。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建立符合市場需求、合理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動機制對于本土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十分必要。根據市場經濟對于社會工作服務的需要,加快體制改革,從制度層面拓寬社會工作人才的發展渠道,社會工作者大多在一線服務崗位,熟悉基礎、了解基層,可以真實反映基礎的聲音,且“社工”在長期的專業服務中培養了良好的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適合在各級政府機關、民政系統等相關單位工作,因此建議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錄用善于做群眾工作、具有豐富基礎實踐經驗、與群眾關系密切的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另外,應打破社會工作服務行業內在地域、身份及所有制界限,鼓勵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投身三支一扶、西部地區、邊遠貧困地區等計劃,鼓勵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到基層建功立業,服務支持新農村建設,同時政府對于投身支農、支邊等計劃的社會工作人才需配套專門的激勵政策,如制定實施薪酬保障機制、政府崗位考試或學歷考試加分、優先錄取等政策,為社會工作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四)行業合作,發掘“社工”人才新潛力。我國社會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需要實現專業化、職業化,同樣也需要加強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促進其多元化發展。作為社會服務行業這個大模塊中的一員,社會工作人才的發展需要在專業性的基礎上提升其綜合素質,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社會服務行業平臺的合作,借鑒其他相近專業的發展經驗。

以心理咨詢行業為例,首先心理咨詢專業與社會工作專業是兩門不同的專業學科,但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通性。這兩個專業都是與人直接密切接觸、需要與服務對象建立專業服務關系的學科,均是通過運用本學科的專業方法與技巧來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據新西蘭開展的一項“心理咨詢與社會工作之間的關系”的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咨詢與社會工作存在著嚴格的界限,那么這對于來訪者或服務對象是存在不利影響的。因此社會工作專業機構可以通過與心理咨詢機構等合作,既可以開拓機構自身的服務范圍,同時對于“社工”而言,一方面可以提升其綜合素質,同時可以多渠道發展自身潛能。就目前國內社會工作人才的職業發展來說,大部分是前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民政部門、基層社區組織等工作崗位,這對于社會工作人才而言是較為對口的職業,但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社會工作人才發展的多樣性。因此,增強與社會服務行業內其他專業平臺的合作,多元化發掘“社工”人才的潛力,同時可以吸引其他相近專業的優秀人才共同發展服務,豐富社會工作的專業人才資源,積極投身于建設本土化社會工作的偉大事業中。以此拓寬社會工作專業范圍,增強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效果,為更多的人提供多元化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

(五)四位一體,健全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機制。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應該發揮政府、社工機構、學校教育和社會四位一體的作用,這對本土化的社會工作行業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高校應加強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校作為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基礎,在大力培養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社工理論素養的同時,應同步培養其專業實踐能力,如建立社會工作實驗室,開拓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等方式實現多渠道培養模式。在日常的專業教學中,學校需加強對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重視實踐和實習,積極探索就業導向的與社會各界合作培養學生的模式,訓練學生的實訓能力,培養社會工作人才的職業勝任力。

2.政府應在培養和發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中加強制度建設及人才培養力度。政府作為社工行業穩健發展的護航者,在培養和發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在立法、資金等方面提高一線社工福利待遇,打通社會工作人才的職業通道,大力引導和鼓勵大中專院校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行業組織合作建立社會工作人才實訓基地,緊跟社會需求,突出社會工作專業的實踐特色,政策上鼓勵高校在學生在校培養階段需面向社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及各地需根據本地實際,配套出臺促進本地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措施,進一步加強社工人才的培養力度。

3.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需提升自身的專業性和職業化程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或相關單位作為承接社會工作服務需求的主體和社會工作人才成長的載體,必須要改變現在較為單一的社工機構運營模式,完善自身內部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標準、加強社工人員的內部培訓機制,吸引和鼓勵更多人才加入“社工”行列。

4.社會應重視社會工作專業及社會工作人才的認識與需求,加大專業人才培養。社會工作是一門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和知識為社會上有需求的個人、家庭、社區等提供專業的社會服務,且著重于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專業學科,因此從社會工作的專業屬性來說,社會性可以說是社會工作學科的基本屬性之一。從社工發展的現狀來看,未來社會對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的需求仍有一個很大的缺口,巨大的需求也必然伴隨著對于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的重視和對社工專業、職業的了解與認識。

三、結語

本土化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培養,不僅要借鑒國外和我國港臺地區的優秀經驗,更為重要的是,社會工作領域的改革創新一定要立足于我國實情,處理好國際經驗與本土實際的關系。借鑒王思斌教授的觀點,社會工作的本土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實踐中直接檢驗外來的社會工作專業模式,二是在理性層面上進行檢驗,筆者認為對于本土化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從總的方法指導上,可以借鑒這一方式。我國社會工作發展尤其具有獨特性,因此本土化的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更應該與本土社會工作實踐相結合,堅持理論培養和實踐體驗相結合,政府、社工機構、學校教育和社會四位一體,培養和建設一支優秀的本土化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本土化人才隊伍社工
青春社工
關于培養新時期青年人才隊伍的思考
培養集聚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趕超越
訴前強制調解的邏輯及其本土化建構
美樂家迎來本土化元年
論電視節目的本土化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醫務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處境尷尬的醫務社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