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多維度一體化創新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

2019-03-25 08:34黃志文
科技視界 2019年1期
關鍵詞:應用型創新能力人才

黃志文

【摘 要】創新人才的培養是應用型地方高校在轉型發展中重要的一環,本文在分析國內外電子類創新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包括轉變創新人才觀念,改革創新教育模式、加強創新教育教師團隊建設、整合學校開放創新平臺,帶動學生實踐創新等幾個維度一體化構建創新教育模式的理念。我校電子類專業近年來的創新教育實踐表明,在多維度一體化創新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好的提高。

【關鍵詞】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創新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TN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1-0040-003

應用型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在電子信息領域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能夠將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應用于社會生產實踐當中,能夠解決所面臨的工程應用問題的應用型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專業人才培養中重要的一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落實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順應應用型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1]然而現實問題是地方高校培養的能夠適應電子信息行業需求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太少,學生“應用能力差,創新能力不強”問題較突出,開展自主創新性工作存在一定困難。面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窘境,倒逼我們必須研究、改革創新教育的新模式,構建適合應用型地方高校定位特點,同時又符合學生特點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更多適應區域社會經濟需求的創新人才。

1 電子類專業創新教育的現狀

國外關于電子類專業創新教育探索和研究歷史較久遠,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教育的模式如CDIO教學模式、CBE模式,“雙元制”模式、TAFE模式等,這些教學模式在國外不同的教育環境、生源結構、教育經費、教師能力等條件下培養了相當多適應當地需要的應用創新型人才,這些模式也為我們應用型地方高校進行創新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2]

在國內,創新人才的培養一直以來都是地方高校很重視的問題,相關高校一直都在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和改革,這些研究和改革都致力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以及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然而,對于應用型地方高校來說,仍然還存在下面幾個問題。一是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受生源層次影響,對于創新認知不足,缺乏創新動力。二是地方高校受師資結構與水平制約,難以有效進行創新教育。三是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內容體系貧乏,難以保障創新教育的實施。四是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學生缺乏創新平臺,難以落實創新教育。[3]-[8]

基于上述應用型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存在的幾點問題,在應用型轉型過程中,在地方高校里融合學生、教師、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平臺等維度構建一體化創新教育模式以提升地方高校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適應地方高校應用型轉型的要求,促進地方高校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滿足電子信息行業發展需要。

2 構建電子類專業創新教育模式

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環境下, 應用型地方高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使電子類相關專業能積極應對社會經濟、行業發展的需要,應用型地方高校要借助教育供給側改革之風, 結合電子類專業的特征,探索創新教育模式的新格局。

2.1 轉變創新人才觀念,改革創新教育模式

社會發展的多樣化,決定了創新人才的多樣化,電子信息行業所需的創新人才也并無統一的標準。除了傳統的認知層面的創新能力培養外,還要研究社交、表達等非智力因素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找到適合生源層次特點的創新人才類型。因此,必須根據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需要和地方高校生源層次的特點,準確定位,認知和改革創新教育模式。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轉換創新人才觀念,將創新教育貫穿到到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各個教學模塊、專業能力、畢業標準等內容中。增開了社交、表達、人格教育、自我發展等方面的公共選修課程,確保不同層次學生的創新能力訓練都可以有相應的課程與之對應。提高了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的參與度,使得廣大學生都可以在創新方面有所獲得。在創新競賽方面,采用創新學分的方式,引導與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項目、挑戰杯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大賽等比賽,完善在“項目學、競賽比”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機制,在學生的創新項目中,指導老師結合工程應用實踐進行創新培訓和新技術培訓,在比賽中,學生結合平時項目訓練出來的創新意識、方法、技巧來提出比賽時的方案、解決比賽時遇到的各種問題,使得平時的創新項目訓練與各種競賽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創新任務驅動的專業綜合設計方面,開設專業綜合技能、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課程,這些課程都以創新為導向,要求學生在這些實踐課程任務中自己的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設計、創新工藝等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2.2 加強創新教育教師團隊建設,提升創新教育水平

地方高校電子類專業教師普遍存在科研課題較少、實踐能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要能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創新訓練,進行創新教育的教師不僅需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還需具備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這樣才能有效的將工程中相關設計、研發、創新等知識和能力內化、重構、再現、傳授給學生。因此,需不斷加強創新教育教師的培養與能力提升。一是構建創新教育教師團隊,搭配教學、工程及創新經驗豐富教師和年輕教師等不同年齡段的“教師梯隊”,新老教師“傳幫帶”的形式申請、研究、完成相關科研、實踐指導等方面的工作,提升青年教師理論水平以及實踐創新能力。二是鼓勵和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鍛煉和科研開發合作。使得這些教師在經過工程鍛煉和項目開發經驗后,自身的創新設計能力得以內化和重構、創新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三是激勵和鼓勵專業教師廣泛參與指導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挑戰杯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設計大賽等本專業領域內的學科競賽。按照學??冃Х峙涞脑瓌t,折算教師指導各類競賽的工作量,激勵教師指導創新教育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自身創新思維的表達、傳授能力提高。

2.3 整合開放創新平臺,帶動學生實踐創新

為滿足創新實踐的需要,很多地方高校都創建了實踐創新基地,但據調查而言,實踐創新基地還遠遠滿足不了大部分學生的創新實踐需求。小部分進入實踐創新基地的學生確實在應用能力、創新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大部分沒有進入實踐創新基地的學生一方面得不到創新實踐訓練,另一方面由此缺乏了對專業學習和創新應用的信心。因此,有必要整合學生創新平臺,滿足學生創新實踐的需求,另外也使之成為電子類專業學生的創新示范基地,吸引和帶動更多的學生進行實踐創新,以推動落實創新教育。

整合創新平臺一是需要有豐富實踐經驗、具有良好創新能力的指導教師團隊,二是需要吸納各個年級的廣大學參與。指導教師團隊方面,通過團隊負責人以及骨干教師的帶領,指導一批有創新思維、能力的青年教師參與創新平臺學生指導工作。學生方面,廣泛吸納各個年級的學生,成立創新平臺內的學生團隊。在創新平臺內學生團隊完成各種工程訓練、創新設計、以及整合以前學生分散參加的參加各種競賽,統一從創新平臺進行選拔。學生團隊按照“梯隊式”模式,一個團隊三個人,其中具有一定創新意識,經過創新訓練,工程經驗較豐富的高年級學生搭配一名經過初步工程訓練的大一、大二學生構成。團隊內采用高年級學生指導低年級學生的模式,這樣可以使團隊工程綜合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的能力以及經驗不斷代際傳遞,也可以使缺乏創新方法、創新實踐的的低年級學生能夠盡快的提升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此外,創新平臺不僅僅是一部分學生的“特權”,還應該向所有學生開放。為此,還需要建立創新平臺開放機制,保證所有學生都可以平等的利用學校為創新教育所投入的資源。創新平臺內的團隊采用定期值班輔導制,所有的團隊都輪流在創新平臺內值班,保證其他學生在有工程實訓、創新設計需要的時候,都可以利用到創新平臺內的儀器設備,同時,也可以得到具有一定創新經驗的同學的指導。整合后的創新平臺不僅是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示范基地,也是吸引和推動所有學生參與創新教育的驅動器。

3 結束語

應用型地方高校轉型的重點之一在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既要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又要契合未來社會經濟、行業發展的需求,就必須改革現有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以改革創新教育模式;加強創新教育教師團隊建設;帶動學生實踐創新等幾個創新教育的維度出發為抓手,不失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的一種有益途徑。此外,通過這幾個維度的探索與研究,對于構建適合應用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需要,符合國家、電子信息行業對人才要求的創新教育新模式也將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志侃,趙峰,張志偉.地方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現狀、問題與展望[J].高教論壇,2016(1):30-35.

[2]劉慧.國外大學生實踐教學模式的經驗及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2017(5):114-117.

[3]王冠凌,武峰.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電子信息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0 (下):190-192.

[4]王占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變革的整體構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5,(7):75-78.

[5]胡積寶,鄭羽.電子信息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119-122.

[6]高原,王土央.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6):30-32.

[7]王金庭,汪成義.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07):186-187.

[8]魏銀霞,黃可,郭慶.地方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2):68-71.

猜你喜歡
應用型創新能力人才
人才云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