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性護理在母嬰同室新生兒低血糖的應用

2019-03-25 08:34胡苗苗
科技視界 2019年1期
關鍵詞:臨床表現低血糖新生兒

胡苗苗

【摘 要】新生兒低血糖癥是臨床較常見的糖代謝問題,處理不當可造成新生兒中樞神經損傷,甚至危害新生兒的生命。本文從持續性護理的角度,提出在新生兒發生低血糖時,進行常規護理、營養支持、密切觀察病情、監測血糖等方面的措施,減少因低血糖造成的危害,保證母嬰安全。

【關鍵詞】持續性護理;新生兒;低血糖;臨床表現

中圖分類號: R473.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1-0186-002

低血糖是產科中,新生兒常見的問題,常發生在新生兒糖代謝異常。常見的低血糖一般不會對新生兒造成損傷,而頑固性、反復性的低血糖會造成新生兒神經損傷,甚至導致其死亡。臨床上,產科病房中,發生低血糖率為3%-11%,對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婦,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為25%-33%。人工喂養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國內報道不一,高者達14%,母乳喂養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少有報道[1]。持續性護理能夠及時發現新生兒低血糖,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對新生兒的危害。因此,加強對新生兒的監測,進行持續性護理,有效減少了低血糖的發生。

1 新生兒低血糖的概述

國內外對低血糖的標準不統一,據中華兒科協會規定,一般孕37周以后,體重大于2500g的足月新生兒,出生至72小時,血糖低于1.7mmol/L。出生72小時后,血糖低于2.2mmol/L。孕周小于37周,體重小于2500g,出生至72小時,血糖低于1.1mmol/L。出生72小時后,血糖低于2.2mmol/L。目前國內學者認為上述低血糖癥的診斷界限值偏低,多主張采用不論胎齡和日齡,低于2.2mmol/L 診斷低血糖癥,低于2.6mmol/L為臨床需要處理的界限值[2]。

2 持續性護理在新生兒低血糖的應用

2.1 常規的護理

保持新生兒病室內溫度保持在22-24℃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每日使用空氣凈化器進行病室內的空氣消毒,每6小時一次,每次一小時。胎兒在孕母體主要靠羊水維持體溫,出生后,新生兒脫離母體溫暖的環境,加上其中樞神經發育不全,這樣可能造成其低血糖。因此,加強保暖可預防低血糖發生,根據患兒體重、體溫情況,選擇熱水袋或暖箱保暖[3]。另外,必要時母親與新生兒的皮膚接觸,根據患兒的體溫調節室溫,使患兒的體溫維持在36.5-37.4℃。國外的一項研究在健康母乳喂養的足月嬰兒在生命的最初6h,不需要血糖常規檢查,而僅僅需要補充食物或液體,以及必要的皮膚接觸,可以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4]。

2.2 營養支持的護理

對新生兒進行合理的母乳喂養,能夠保持其正常的血糖代謝功能,在臨床工作中,應加強新生兒第一次接觸,進行早吸吮、早接觸,一般為2-3小時進行喂奶一次,持續15-30分鐘,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研究表明,對于高危新生兒進行喂食10% 的葡萄糖溶液(5~10ml/kg)或配方奶粉[5],能夠有效減少其發生率。羅梅[6]調查發現,當產婦母乳不足,可能造成新生兒低血糖,應加強營養支持,有效降低了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研究發現[7],新生兒即將或已經發生低血糖時,給予葡萄糖喂食,喂養的劑量為3-6mg/kg,喂養頻率:2-3小時。徐淑巖等[8]調查發現,針對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兒進行營養支持,減少低血糖的發生。2.3 嚴密觀察病情

新生兒發生低血糖的時候,常出現額頭冒汗,肌張力下降,嗜睡。在臨床觀察中,因加強對新生兒的安全知識的宣教,對于高危的新生兒,加強巡視次數,及時發現新生兒有低血糖的發生的可能,立即呼叫新生兒科醫生,為搶救其爭取時間。新生兒低血糖癥狀發生時,避免與新生兒驚厥、缺氧缺血性腦病等疾病混淆,延誤病情,導致神經系統后遺癥[9]。病情嚴重或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兒行心電監護,吸氧處理,如有驚厥抽搐應及時鎮靜止驚,如發現呼吸暫停,立即給予吸痰拍背、彈足底等措施以緩解呼吸困難,必要時給予呼吸復蘇皮囊正壓通氣,情況好轉給予面罩吸氧。同時加強對有高危因素新生兒低血糖的監測,引起新生兒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包括母親和新生兒兩方面。

2.4 間斷性血糖監測

母嬰同室時,產科護士應加強對高危新生兒血糖的監測,尤其是早產兒,足月兒體重低于2500g,母親為妊娠期糖尿病。及時發現反復性、持續性的低血糖的新生兒。臨床監測血糖的時間為:出生時、出生后3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對于反復低血糖的患兒,采用每8小時監測一次,一直監測到血糖穩定。新生兒在監測血糖時,應及時關注母乳喂養的情況,如新生兒吸吮欠主動,應及時監測血糖,如血糖正常,應喂養配方奶,確定新生兒吸吮能力是否存在,如血糖低于2.2mmol/l,送至新生兒科觀察。對于吸吮能力好的新生兒,血糖低于2.6mmol/l,應加奶后1小時,復查血糖。臨床上血糖的監測,能夠早期發現低血糖,并且能夠有效的治療。

3 小結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新生兒的越來越多,低血糖時新生兒常見的并發癥,加強對新生兒糖代謝的關注,能夠有效減少新生兒損傷。持續性護理及時發現其問題,對于治療取到關鍵性的作用,這就要求,產科護理能夠正確的識別新生兒是否發生低血糖。早期發現低血糖的存在并進行治療,讓血糖恢復正常生理范圍。臨床工作中,加強對產婦及家屬進行低血糖的宣教,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讓家屬參與其預防過程中。因此,加強其早期的護理,能夠減少新生兒因低血糖造成的損傷,促進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陳惠琴,秦天中.新生兒低血糖81例臨床及病因分析[77.實用醫學雜志,2006,22(9):1051-1052.

[2] 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主編. 實用新生兒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55-758.

[3]石萍,周惠紅,劉間明.新生兒低血糖的風險評估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2011,9(下旬):64-65.

[4]David ET. Postnatal Glucose Homeostasis in Late-Preterm and Term Infants.[J]. Originally published online 2011,2(12):575-579.

[5]王香媛.新生兒低血糖的臨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58-59.

[6]羅梅.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血糖變化與喂養[J].中醫臨床研究,2011,3(7):90-91.

[7]陳萍.新生兒低血糖癥76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937-2938.

[8]徐淑巖,牛菲菲.新生兒低血糖癥的監測和護理[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11):121-122.

[9]沈虹.新生兒低血糖早期護理干預與監測[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1,26(2):184-185.

猜你喜歡
臨床表現低血糖新生兒
低血糖的5個真相,你都知道了嗎?
新生兒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檢查什么病?
糖尿病反復低血糖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
新生兒臍動脈血氣分析在新生兒窒息多器官損害診斷中的應用
臍動脈血氣對新生兒窒息及預后判斷的臨床意義
新生兒低血糖108例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