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教于樂,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2019-03-27 00:38龍川縣鐵場鎮中心小學
師道(教研) 2019年3期
關鍵詞:圓片旗桿豎式

文/龍川縣鐵場鎮中心小學

羅紅梅

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快樂的課堂氣氛,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數學教學中如何營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為“樂之者”,進入最佳的學習境界呢?

一、精心設計導語,引發學生好奇心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好的導語就能將學生順利帶入知識的海洋,為整節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對導語一定要精心設計,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發揮幽默魅力,調節快樂課堂

海特認為:“幽默是一個好教師最優秀品質之一?!痹诮虒W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睿智,有助于學生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創設一些趣味的教學情境,無疑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催化劑和調味劑,有了學習興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有一次在教學豎式計算時,學生經常出現算完豎式而忘記在橫式上寫得數。于是,我跟學生打比方說:“做豎式計算,就像到市場買菜,做完豎式相當于買好了菜,最后寫全橫式上的得數,相當于把菜帶回家。大家可千萬別只顧買菜卻不把菜帶回家?!睂W生聽后會意地笑了。從這以后,“把菜帶回家”也就成了班上數學學習中“填寫橫式得數”的提示語和代名詞,只要一提起,學生們都心領神會。

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很好地掌握了這一知識難點。這種比喻,不僅使學生感到有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加強記憶。

三、學生積極參與,營造民主氛圍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踐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和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設計好學生參與探究的手段和方式,幫助學生把問題解決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包括失敗的思路暴露出來,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看到思維過程,從中領悟成功之路。引導學生學會“做”中學數學,探究中學數學,合作交流中學數學的方式,將過去的說數學,聽數學,黑板上的數學,轉變成為做數學、用數學、生活中的數學,真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學生活動的實效性。例如,教“圓的周長”時,可以讓學生各自做直徑為2、3、4、6厘米的硬紙圓片。上課時,各人用這些圓片在有刻度的厘米尺上滾動一周,并依次記下數據,讓學生分別算出每個圓片滾動一周的長度除以相應圓的直徑,再比較四個結果,研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和總結后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時,告訴學生:這個三倍多一些就是“圓周率”,進而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得出概念、公式,既發展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又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提高了教學效率。

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參與的機會,學生的創造思維活躍起來,那么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就會更深刻。

四、注意聯系現實,拉近學生距離

把數學與現實聯系起來,這是數學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這是數學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在講解時把數學與學生熟悉的現實中的事物相聯系,由此會產生不錯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比例應用題”時,可以讓學生運用比例知識測量出學校旗桿的高度。方法:將一根一米長的木棍立于旗桿旁,用卷尺分別量出木棍與旗桿的影長,再運用比例知識計算出旗桿的高度。用有趣的內容吸引學生,寓教于樂,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欲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盡量舉出本節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例子,把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成有趣的生活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從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變得樂學、想學,對知識本身產生了興趣,有了內在的學習動力,學習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實踐證明寓教于樂教法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敢于實踐,深入探討,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完善,就會開辟出一條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這樣的教學何樂而不為呢?

猜你喜歡
圓片旗桿豎式
錯誤的豎式
豎式趣題
圓片接力賽
豎式填數
迎接新學期
旗桿到底有多長
調換數字
用圓片擺數
老戰士
拼成一個圓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