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動物倫理的視角看極端動物保護主義

2019-03-27 16:31舒鈺涵
現代企業文化·綜合版 2019年1期

舒鈺涵

摘 要 20世紀60年代起,人類對動物保護的訴求自發出現,各類動物倫理思想也應運而生。西方動物倫理思想產生了多個流派,包括動物工具論,動物福利論,動物權利論和動物解放論等。這些流派對人們看待動物的觀點和對待動物的行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動物保護作為相對新興的觀念,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部分極端化現象。極端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們以動物解放論和動物權利論為理論基礎,反對一切危害動物的行為,并傾向于采取偏激方式阻礙人對動物的傷害,這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爭議,而且對正常的人類活動造成了一定破壞。本文將從動物倫理的視角出發,分析極端動物保護觀念背后的問題,并探討如何平衡動物保護和人類發展。

關鍵詞 動物倫理 動物保護 動物福利 極端動物保護主義

一、引言

20世紀60年代,“動物保護”在西方首先發展起來。實踐層面,動物保護的思潮與行為在社會上自發形成;理論層面,對于動物倫理的研究也進入了鼎盛時期,出現了以彼得·辛格為代表人物的動物解放論、以湯姆·雷根為代表人物的動物權利論等在倫理學領域具有深刻影響的學說。動物倫理既是對于當時蓬勃發展的動物保護主義的總結與升華,也為動物保護活動提供了關鍵的理論指導。盡管這些現有的動物倫理學說仍帶有爭議、有待完善,但仍對動物保護活動和人類對自身倫理地位的思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在動物保護的演化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基于偏激的倫理觀念的極端現象,諸如中國片山空等極端動物保護主義者進行的“跪遍中國動物替人類贖罪”、美國舊金山動物愛好者搶奪中餐館食用雞等。極端動物保護主義者要求他人遵循自己認定的對待動物的“道德的”規則。極端動物保護主義不僅在社會上引發爭議,更會危害社會安定,激化不同觀念的人群之間的矛盾,甚至催生出一些極端化的動物保護組織,如20世紀70年代成立的動物解放陣線,對他們認為危害到動物的行為會通過暴力方式來阻攔。2004年冬,美國愛荷華大學某實驗室遭動物解放陣線成員潛入,實驗動物被放跑,研究用計算機也被損壞,造成了將近五十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隨著極端動物保護主義者和其他人群之間矛盾的激化,極端動物保護主義也被推上風口浪尖。接下來,本文將對動物倫理、動物保護主義和極端動物保護主義的發展史與彼此之間的關系加以分析和闡述,分析極端動物保護主義背后的倫理觀點,并嘗試從主流的動物倫理理論出發,嘗試對其進行批判與修正。

二、動物倫理興起的背景及其主要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從倫理道德角度出發對人與動物之間關系加以探討。在此之前,人們大多秉承著傳統的“動物工具論”,即只看重動物的工具價值,認為動物不具有權利意識、道德意識和道德地位,人類不必對動物負有倫理責任。亞里士多德認為:“大自然是為了人的緣故而創造了所有的動物?!?,笛卡爾則將這種思想發展到了頂峰。笛卡爾認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是判斷個體是否具有靈魂的依據。而動物因為缺乏語言能力,無法表達自己的自由意志,是不具備靈魂的,只擁有肉體,因而可以放入廣延的機器范疇內。

但是隨著動物福利運動和權利運動的興起,建立起一套將動物也納為道德主體的倫理體系,即“動物倫理”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不過,由于動物在認知能力等方面與人類的差別,想要構建出一套同時囊括人與動物的倫理體系,并且保證道德權利與義務的對等與公平,這在追求主體平等的現代倫理學看來是難以想象的。為了應對人與動物之間的“不對稱”,動物倫理的研究者們提出了動物工具論,動物同情論,動物福利論,動物解放論和動物權利論等學說,嘗試在承認人與動物之間道德地位未必平等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將動物納入道德的視角當中。

(一)動物同情論

動物同情論,基于人類虐待動物有損自己心智、情感和道德等利益的觀點,認為人類應當同情動物并仁慈地對待動物??档抡J為:“我們對動物負有的義務僅僅是對人類的間接義務”、“如果一個人不想扼殺人的感情的話,他就必須學會對動物友善,因為對動物殘忍的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也會對他人殘忍?!狈▏軐W家史懷澤認為,“敬畏生命的命令與愛的原則是一致的”,人們應當“把仁慈對待動物視為一項倫理要求?!?/p>

動物同情論將對動物的優待的需要建立在人類的道德情操和情感需求之上,相對保守地將動物保護較好地融入到了原有的倫理體系當中,但是并未賦予動物明確的倫理地位,仍然從功能性的角度來看待動物與人的關系。動物同情論符合人類利益的同時兼顧了對待動物的道德要求,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有比較廣泛的影響。

(二)動物福利論

動物福利論,由休斯在1976年正式提出,認為人們應當滿足動物的基本需要,并且盡可能地減小施加給動物的痛苦。動物福利論并徹底不反對人類對動物利用,而是強調在利用動物的過程中仍然保證動物的基本權利。動物福利論認為動物具有感知能力,因此人類應當考慮它們的倫理地位,并對其承擔一定的道德義務,在利用動物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動物所受到的痛苦。

動物福利論是首個嘗試給動物賦予倫理地位的理論,它以“感知能力”這一人與動物之間的共同點為基礎,將倫理地位建立在感知能力之上,從而構建能夠同時納入人類與動物的道德體系。動物福利論巧妙地提供了一套以動物自身為出發點的理論,同時也不完全拒斥人對動物的工具性利用,既滿足了對動物的道德情感訴求,也維護了現有的人類經濟的合理性,因此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接受,在世界100多個國家關于動物保護的法律中均有所體現。

(三)動物解放論

動物解放論,由辛格在《動物解放》中第一次系統地提出并介紹。辛格繼承了邊沁的功利主義觀點,并將其推廣到了動物倫理的問題上,認為對動物權利的討論毫無意義,而動物感受痛苦或享受的能力即為動物應當受到善待的基礎。辛格認為:“如果一個生命感受到痛苦,道德上便沒有理由拒絕考慮這個痛苦。不論這個生命的天性如何,只要大致可以作比較,平等的原則要求把它的痛苦與任何其他生命的相似的痛苦平等地加以考慮”,即“知覺”是擁有利益的充分必要條件。

動物解放論據此將道德關懷的對象直接拓展到動物身上,強制性限制對動物的傷害行為。動物解放論主張素食主義,反對不人道的動物實驗,從動物解放論開始,人類出于自身一般利益對動物的利用行為開始受到了質疑,而動物的倫理地位也愈發明確并不斷提高。

(四)動物權利論

動物權利論。代表人物主要有雷根和沃倫等。雷根的動物權利論又稱強勢動物權利論,他認為,作為正在體驗生命的個體,動物有其本身的價值,所以應該被賦予和人一樣的道德權利,要求完全廢除對動物的一切利用行為。而沃倫的動物權利論被稱為弱勢動物權利論,她認為動物具有權利,但總體來說,動物的權利比人類弱。

動物權利論直面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平等問題,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要求確立人與動物在倫理體系上的對等地位,據此,人類對于動物的任何形式的利用均應受到批判。不過,動物權利論試圖將動物作為與人擺在平等的道德地位上的嘗試,也面臨著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難以對等和道德主體進一步泛化等問題。

三、極端動物保護主義及其問題分析

人們對于人與其他生物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的認識,和人們對于伴侶動物越來越多的情感傾注,使得動物保護主義越來越盛行。但是,對于動物的情感如果沒有理性和法律的規范,也有可能會走向極端,催生以保護動物為目的的極端行為。

(一)國內外極端動物保護主義的典型案例

2007年2月26日,牛津大學校內驚現兩顆燃燒彈,后被動物解放組織認領。該組織的領導人將他們反對動物醫學實驗的活動視作一場戰爭,將從事動物醫學實驗的醫生稱作“活體解剖者”,并聲稱為了阻止他們,槍殺和汽油彈等暴力活動都是可以被允許的。其新聞辦公室的負責人則表示,只要殺死五到十五個涉及動物實驗的醫生,就能夠挽救上千萬條動物的生命。這些成員將人的生命與動物的生命同等地、數量化地看待,不惜反對人類的權益與生命也要保護動物的福利。這一方面體現出他們的強動物權利論的思想傾向,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們對動物倫理問題的粗暴化理解,將人類利益與動物權利之間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調和的程度。

而在中國,極端動物保護則更多體現在對伴侶動物的狂熱上。與西方相比,動物保護觀念在中國發展較晚,而動物保護活動中也不乏混亂與自相矛盾之處。一方面,極端的伴侶動物飼養者視寵物為生命,并愛屋及烏地敵視一切傷害動物的行為,甚至反對撲殺傷害有主動攻擊人類事實的動物,并一定程度上侵犯到了他人的正當權益。例如,2018年夏,上海一大學生因自己的狗與人爭執,最終將對方毆打致死,這一事件再次引爆了對于極端動物保護的爭論。

(二)極端動物保護主義的問題分析

極端動物保護主義的最突出的問題有二。其一,極端動物保護者們要求人類去保護的動物主體過于泛化,無差別地反對人類對動物一切的利用行為。但是,動物保護卻不得不考慮不同物種的獨特性,對于一般動物的保護與對瀕危動物的保護就有兩點重要的不同:第一,保護瀕危動物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歸根結底是維護了人類的利益;第二,諸如寵物貓狗、牲畜等非瀕危動物的數量大,與人類社會的接觸頻繁,對于這些動物的保護乃至偏袒會更容易妨礙到人類原本的權益。如果任由動物保護活動進一步極端化、泛化,尤其對與人類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動物推行過于嚴苛的保護標準,無疑會激化社會矛盾,從長遠看也不利于動物保護、動物倫理的觀念被大眾接受。

其二,以部分寵物飼主為代表的一類極端動物保護者們在動物保護觀念和對待動物的行為上是自相矛盾的。由于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欠缺,難以明確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出于情感動機還是完善的倫理觀念的結果,這些寵物飼主并沒有考慮過自身觀點與行為之間的自洽性。因此,他們一邊要求給予動物和人同等的權利,一邊對動物進行違反本能的改造,用動物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給予動物權利的人恰恰是最直接損害動物權利的人,而動物仍然作為人類的所有物存在。

四、關于應對極端動物保護主義問題的合理化建議

動物福利論認為,人類可以使用動物,但必須保證動物基本的福利與康樂。隨著人類對于自身的要求不斷提高,人類社會的道德標準也在不斷變化。不必說對動物的虐待會讓我們道德情感有損,動物本身具有的情感和對痛苦的感知能力就足以要求我們對動物秉承“人道主義”精神。同時,基于對自然的敬畏,人類在對待動物時也應當保持基本的尊重。

不過,無論是合乎理性的動物保護主義,還是動物倫理理論,它們都旨在維護動物的權益和福利,而非激化人類發展與動物福祉之間的矛盾。極端動物保護主義出于維護動物權益的目的而不顧人類的正當權益,只會使得自己的預期愿景變得更加遙遠。所以,我們既需要達成關于合理推動動物保護穩步進展的共識,又需要找到應對極端動物保護主義的威脅的方法。

(一)推行動物保護應遵循的原則

筆者認為,我們首先應當明確人類生存與發展權益的首要位置,對動物的保護應當限制在不危及人類自身的前提下,因為人類是唯一能夠履行道德義務的主體。在人類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遠超其他動物的現實情況下,一套合乎理性并且能真正得以實現的跨物種倫理體系只能在人類的主持下才得以出現并落實,而危及人類自身存續與發展的動物倫理將失去唯一能夠維持和踐行它的根基。

其次,應當明確對不同類別動物加以保護的優先級。出于保護物種多樣性,維持生態穩定的目的,對于瀕危動物的保護優先級是很高的,在一定條件下人類可以選擇犧牲一部分非核心、邊緣化的利益;而對于那些有工具價值或是能夠引發人類道德情感的非瀕危動物,則可以在不影響人類合理利用與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適當提高其福利,減少其不必要的痛苦。

(二)應對極端動物保護主義的態度與方法

而對于目前飽受爭議的極端動物保護觀念與行為,我們應當在面對動物保護與人的權益之間的矛盾時堅持合理性、可行性和維護人類基本權益的原則,對于那些超出正當保護的范圍,威脅人類基本權益與生命安全,乃至激化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的極端觀念與行為堅決抵制,并且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這一處理原則。同時我們也應該普及、加強批判性思維與邏輯教育,提高國民認知水平與知識素養,減少極端思想借由道德話語來蠱惑大眾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亞里士多德.吳壽彭譯.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3.

[2] 辛格,雷根.曾建平,代峰譯.動物權利與人類義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5.

[3] 納什.楊通進譯.大自然的權利[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17.

[4] 斯伯丁.崔衛國譯.動物福利[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12.

[5] 辛格.述憲譯.動物解放[M].祖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