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仿生設計在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2019-03-28 11:21朱芳
戲劇之家 2019年6期
關鍵詞:仿生設計形態

朱芳

【摘 要】從仿生設計以模仿生物結構、功能、形態為設計方法出發,提出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應注重孩子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將形態仿生和結構仿生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去,來提升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品質。

【關鍵詞】仿生設計,兒童家具,形態

中圖分類號:J525.3?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130-02

隨著人們物質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大眾越來越關注能滿足自身需求的設計。兒童作為“初升的太陽”,是人類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被家庭和國家給予厚望。當人們熱切關注兒童,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擁有樂觀積極性格的同時,卻忽略了兒童生活和游戲使用的家居環境對其性格的影響。兒童的天性是向往大自然的,大自然帶給兒童的新奇與樂趣是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如果將仿生設計運用到兒童家具設計中去,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設計方法,而且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啟發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一、仿生設計

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制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科學技術。仿生學的問世從誕生到發展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它的研究成果卻非常顯著,所涉及的行業也非常寬泛。

仿生設計學伴隨著仿生學的興起而興起,與仿生學不同,仿生設計學是以自然界萬物中的形、色、結構、功能等為研究對象,選擇性應用的一種設計科學。仿生設計已經成為人類進行設計創作活動的一種有效設計方法,在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家具設計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我國國家體育館“鳥巢”的設計仿生物是鳥兒的巢,在外形和結構上都結合了鳥巢的搭建原理。被稱為“設計怪杰”的著名設計大師科拉尼選擇卵形為茶具的主要形態,是因為卵不僅是有著獨特光滑外表和適應能力的、最和諧的生命形態之一,而且卵形受熱均勻,能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熱量。雅各布森作為“北歐的現代主義之父”,他的作品螞蟻椅、蛋椅、天鵝椅,將仿生完美地與產品功能相結合的獨特的設計理念,使產品充滿了情趣。

二、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物質生活的提高以及各國育兒觀念的不斷涌入,使得成人對于孩子的成長環境有了新的要求,但縱觀國內兒童家具市場仍然沒有成熟的,形式多樣的兒童家具可供選擇,特別是學齡前兒童家具,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市場環節都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兒童家具市場產品結構不合理,學齡前兒童家具缺失。

近幾年來,國內家具市場上逐漸涌現了一批兒童家具品牌,但仔細分析,產品結構不合理。這些家具品牌的消費定位基本集中在中(6—12歲)、大童(13—18歲)的學齡兒童。學齡前兒童(0—6歲)階段家具缺失,滿足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這就勢必會束縛孩子行為能力的自由發揮,影響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二)國內兒童家具設計雷同

目前,國內兒童家具市場處于混亂狀態。在大型的家具展上,一些品牌都紛紛推出了兒童家具,但仔細看來,大多數兒童家具設計雷同,差異不明顯。色彩成為商家競爭的主要方面,大多數兒童家具外部色彩艷麗,但商家卻忽略了色彩對兒童視力和神經發育以及情緒的不良影響;在產品的安全性與便利性方面,大都沒有根據孩子特殊的行為方式進行有效的設計;在造型方面,兒童家具基本是成人家具的縮小版。

(三)國內缺乏專業的兒童家具設計師和研究機構

目前國內沒有專業專職的兒童家具設計師,大多數兒童家具產品都是設計師從成人家具直接縮小后換裝的產物。另外,企業對兒童家具產品研發投入少,國內也沒有專門的兒童家具研究機構,商家并不愿意投入過多人力物力來關注這一類商品。

三、將仿生設計運用到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

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兒童是在工作中成長的?!泵膳_梭利所說的“工作”是指兒童使用教具的活動,這里的教具則指的是兒童游戲的玩具和適合兒童生理以及心理的各種配套設施,包括桌子、椅子、柜子等等。另外,包括主張天才教育的卡爾·威特、主張自然教育的托斯夫人、主張快樂教育的斯賓塞等兒童教育家,他們的教育理論也從兒童的心理角度給出了許多研究兒童家具設計的理論支撐。

要改變國內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的現狀,其中有效的設計是根本,只有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征,根據兒童的行為特點才能設計出功能齊全、造型有趣又安全可靠的學齡前兒童家具。在學齡前兒童家具市場設計困境的現狀下,將仿生學運用到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設計方法。

(一)將形態仿生運用到學齡前兒童家具造型設計中

仿生設計具體運用到設計中應該根據生物的原始形態, 研究其形態、比例、機能,用模擬的手法,對仿生體進行定量分析,掌握生物機體的結構尺度進行設計的一種思維方法。孩子天生是向往大自然的,他們對于自然中的植物和動物會興奮,會表示愿意接觸,根據孩子這一天性,可以將動植物的形態運用到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去。

形態仿生分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具象形態是通過人的眼睛真實地反映感覺到的形態,逼真地再現事物的形態。例如“落葉沙發”是荷蘭設計師Jeroen Bomers設計的一系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家具之一。外形酷似一枚剛從碩果累累的樹上掉下來的葉子,葉脈清晰可見。這款沙發設計靈感源于設計師在馬拉維見到的樹木,此設計很好地體現了仿生設計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如果將這樣的沙發放在庭院里,我想會成為孩子最喜歡的“教具”。

抽象形態是抓住事物獨特的本質特征,用簡單的形體把它反映出來的一種形態。抽象形態的提煉需要有一定生活經驗的設計積累。2012 年在東京設計周上,來自日本的Takeshi Sawada設計的Bambi chair的設計靈感來自迪士尼動畫形象小鹿Bambi。設計師將鹿的形象與椅子融合到一起,設計出了以鹿角為靠背、以布滿獨特斑點的背部為坐墊的“小鹿斑比”椅,形態可愛、憨態可掬,讓人不禁駐足欣賞、流連忘返。

(二)將結構仿生運用到學齡前兒童家具的功能設計中

我們不難發現兒童一刻也閑不下來,他們喜愛戶外活動,喜歡攀爬樹枝,喜歡鉆洞,喜歡探索新事物。兒童不可能像成人一樣能規矩地坐、臥,他們不停地變換著各種姿勢,呈現各種體態。成人往往把孩子愿意去做而成人又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稱之為孩子的不良習慣。如果讓成人模仿孩子的行為方式去度過一天,成人顯然是不愿意的,但孩子卻在不停地按照成人的教育方式一天天地妥協成長。由此可見,兒童和成人之間的行為差距。所以,學齡前兒童家具的設計,應該取締之前慣有的思維模式,充分地調查了解孩子的行為方式,根據孩子的尺度進行設計。

德國柏林的一所幼兒園以“自然”設計為主題,室內空間豎向部分設置幾根原木,既可以作為孩子攀爬的樓梯也可以作為裝飾,整個空間充滿著戶外大自然的味道,孩子在這里成長,似乎更容易融入大自然。自然界中事物的結構既神奇又合理,在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注入結構仿生這種快捷的、有效的設計,更能博得孩子的青睞,激發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在自然進化法則中,一切生物都是經過億萬年的優勝劣汰而存在的,它們身上的每一處都賦有神奇的合理性,存在無盡的奧秘,如果我們能將其中一點點的仿生知識運用于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就會改變孩子的生活,改變孩子對世界最初的認識。設計師應最大化盡自己的職能將仿生運用到學齡前兒童家具設計中去,使孩子得到真真切切的社會關懷。

參考文獻:

[1](意)瑪利亞·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M].金晶,孔偉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1.

[2]劉曉紅,曾浩.國內兒童家具市場分析[J].家具,2005(6):53—55.

[3]徐園,石蘭.為孩子而設計——學齡前兒童身心發展與兒童家具設計[J].裝飾,2008(11):80—81.

[4]周小儒,劉陽.淺談仿生家具的形態設計[J].美術大觀,2007(8):100—101.

猜你喜歡
仿生設計形態
淺談景觀的空間形態語言
戰斗精神的五個要素
古代仿生思想對當代陶瓷造型發展的啟迪
“互聯網+”視域下的公益新形態探究
淺談仿生設計在LED燈具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