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勇氣源自內心的善念

2019-03-28 09:26俞永軍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文質善念心懷

俞永軍

《教育的勇氣》

作 者:張文質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我一直佩服張文質先生,因為他始終同情弱者,支持不幸者,尤其那些身處某種困難或者險境中的人,他總是情不自禁地假以援助之手。讀完新近購買,張文質先生的《教育的勇氣》,我的佩服之情更加濃烈,更加持久,更加堅定。

《教育的勇氣》是張文質和青年教師的談話記錄。今天的教育正處于豐富的變化之中,它與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發展復雜而又深入地交織在一起,重新理解人性、理解教育、理解人的發展,是當下教育的重要使命。在這本書中,張文質帶領青年教師進行了一場精神上的洗禮。他提出教育學才是真正的人學,教師應站在專業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教師要通過閱讀提升自己復雜的理解力,特別是對生命的洞見力;教師要保持一種有意識的、自覺的生命轉化與改善,重新獲得屬于自己的教育勇氣。

教育的勇氣究竟來自哪里?答案很簡單,教育的勇氣源自我們內心的善念,而這種善念又是“從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童年所構成的土壤里成長起來的”。母親善待傻叔叔,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細致耐心地跟他講道理,生活起居方面也照顧得很周到,這無疑給幼年的張文質樹立了非常重要的榜樣,也正是這種榜樣,轉化到張文質身上,給了他一種善的教育、理解的教育、尊重的教育。此外,這種善念又是張文質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必然結果。因為他一“想到自己,想到人生,想到所擔負的自我期許的這些工作”,就逐漸意識到教育這件工作的重大價值。

一個內心充滿善念的教育者,會善待學生,善待家長,善待同事,善待一切。與此同時,他也會善待不善之學生,不善之家長,不善之同事,不善之一切。誠如老子所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毙膽焉颇畹慕逃?,即便批評學生也會考慮到諸多方面,絕非狂轟濫炸,一訓了之;心懷善念的教育者,會認真對待每一位家長的建議,哪怕他是站在自身角度提出的不甚過分的個性化要求。

感謝張文質先生,感謝他的《教育的勇氣》,他讓我進一步明白:教育其實是“整體的、全面的、全部的著眼于一個人,著眼于一個生命,著眼于人的肉體,著眼于人作為宇宙之子怎么成長,怎么幫助其成長,怎么去尊重,怎么去理解……”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我們內心深處的善念。

(作者單位:南京一中明發濱江分校)

猜你喜歡
文質善念心懷
描寫生動 文質俱佳
心系社區心懷大愛履職奉獻
善念,親切如友
花腳蚊
論王充的公文批評思想
“賦跡賦心說”探源
淺談儒家哲學思想在書法藝術中的體現
假如心懷夢想
謝罪
讓內心充滿善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