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中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探析

2019-03-29 12:05張衛洪
祖國 2019年3期
關鍵詞:新農村村干部標準

摘要:村干部作為帶領農村發展的主要領導人,在新農村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就是要通過標準的規范,選取一個擁有素質、文化齊備的新農村建設帶頭人。本文通過對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意義分析,解剖當前新農村建設中村干部選取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于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的對策措施,以提高村干部水平、優化干部隊伍,發揮村干部在深入推進農村供給側改革,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關鍵詞:新農村 村干部 標準

一、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能夠保障新農村建設中對村干部的要求

(一)保障村干部整體文化素質,更好發揮帶頭作用

村干部的選取標準是審核村干部候選人能否擔任村干部的第一道門檻,只有符合標準的人員才具有擔任村干部的初步資格。完善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是要制定一條基線,同時保持基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地位?;€的過濾和篩選功能能夠保證選取的村干部各項素質文化水平能夠在基線以上。農村經濟發展與村干部文化素質有密切的關系,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質文化水平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完善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能保證村干部的文化素質底線,保障村干部整體文化素質,充分發揮村干部的領導帶頭用。農村村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質提高了,在農村工作中的工作水平也相應提高。而且,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的基線不僅僅能保證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水平處于一個較高的位置,最主要的是能在村干部選取初期的篩選作用,將那些擁有不利于農民利益的參選者排除在外,保障廣大村干部隊伍的純潔性,有效的預防村干部貪污、腐敗、不作為等問題。

(二)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更加提高工作效率

村干部在村委日常工作中職位不同,職責不同,面對和處理的對象、事件也不同。因此,對于村干部各種所需要掌握的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負責發展經濟的村干部要有一定的經濟知識和發展經濟的能力;負責文化建設的村干部要有相關的文化積累;負責溝通村民生活的村干部要有一定的溝通和協調能力等。完善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就是根據村干部具體相對應的職責,完善不同的選取標準,通過不同職責能力的要求選取村干部。一方面,村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事務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處理解決具體事務時可以有的放矢,更快捷,更高效的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在村干部選取初期就明確了村干部的能力要求,規范了工作分工,有利于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專業化、職業化。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六條規定:“村民委員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三至七人組成?!痹诤芏嗝娣e大,人口多的村莊,僅限于由三至七名村干部負責管理村莊經濟、文化、教育、人口等一系列復雜的問題是很困難的。因此,完善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是在精英中挑選精英,挑選符合每個職位的人才。村委班子在工作中的每個方面都有自己專業的人才,就能夠在領導和帶領建設新農村發展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

(三)發揮當地特色資源,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各地農村的發展,由于歷史、地區文化、環境等的影響在發展程度上各有不同,也各有自己的突出點。例如有的農村村莊旅游資源豐富,適合發展旅游業;有的村莊文化條件優越,適合發展文化產業;有的村莊位置偏遠,但是地廣人稀,陽光水源充足,可以發展牧畜業等。合適的村干部標準的制定,可以選取具有本地實際情形經驗和具有相關專業技術的村干部。具有本地農村實際經驗和擁有專業技術的村干部,能夠正確的認識村莊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可以有效的結合本地資源特色,針對性的解決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的實際問題。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善于把握發展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善于把握工作的時效度,”因此,在不同的情況和條件下,完善不同的村干部選取標準是充分踐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矛盾方法論”的要求。通過不同情況條件完善的村干部選取標準選取的村干部,是在充分分析農村實際矛盾后進行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做到對癥下藥。面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完善村干部不同的選取標準是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矛盾原理,有效的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的方法論,有利于針對性的解決農村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建設中的實際問題,促進新農村又好又快發展。

二、當前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幅原廣闊,人口眾多,村莊數量眾多。各個地區對于村干部選取標準也有不同,在總體上各地都能夠合理的制定和完善村干部的選取標準,但是,也有少數地區對村干部的選取標準存在缺陷,筆者認為當前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標準單一固化,缺乏針對性、靈活性

1.以思想政治素質為主,專業化要求不足

筆者走訪了貴州省習水縣二里鎮下屬的觀摩、紅工、鐘家灣、二里、玉溪五個村和習水縣桃林鄉下屬沙溪、天龍、龍鳳三個村。在這些村的村干部選取標準中全部是以思想政治素質為標準,主要圍繞黨和人民責任、情懷和個人素質等開展,對于村干部是否應具有科學文化的很少提及,更不談具體專業的技術經驗。而在上述的八個村中,觀摩旅游資源豐富;二里和沙溪交通便利;紅工和天龍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各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資源。雖然這些標準保證了政治素質,但是固化的模式沒有有效的針對村莊實際情況,從而也就沒有真正開發出屬于村莊的特色。

2.標準陳舊傳統,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普及,農村與城市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的縮小。農村的發展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建立信息化溝通和發展方式以及數據化管理平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可是在很多村干部中還存在無法運用互聯網進行工作和管理,而且在最初的村干部選取標準中也只是追尋著以往的選取標準,沒有根據時間、發展的變化進行更改。

3.“借鑒標準”過多,鄉鎮影響較大

在很多鄉鎮的農村村民委員會選取標準中,很多是照搬上級頒發的農村村民選舉方案上的標準條款,更有甚者完全是照抄國家《村民委員選舉法》上的要求,完全沒有任何的地方特色。筆者走訪的習水縣二里鎮下屬的觀摩、紅工、鐘家灣、二里、玉溪五個村和習水縣桃林鄉下屬沙溪、天龍、龍鳳三個村,這些村莊在村干部選取標準上一模一樣。筆者在通過實地訪查和查閱了相關文獻認為,主要存在著幾大原因:第一是干部的不作為,在村干部選取標準條件中,《村民委員選舉法》明確指出村民委員成員即村干部必須擁有以下條件“有強烈的責任心、責任感,有一定議政能力和組織能力,有較強的市場經濟觀念和開拓創新的精神,能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勤勞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這就要求鄉鎮級政府在組織村民選舉前要對所屬村的情況進行調查,制定不同的方案和標準,但是深入基層是一件辛苦的體力活,費時費力,很多鄉鎮干部不愿下基層,直接采用統一的選取標準。第二是受發展水平影響,這種現象在偏遠山區尤其突出。偏遠山區經濟落后,一方面由于道路交通的阻礙,信息交流難度大,另一方面是政府缺乏相關的人才對所屬村莊進行準確的定位,無法找出村莊的矛盾、發展特點,政府也沒有多余的資金投入村干部選舉標準的制定和完善中,因此只能采用統一的,借鑒的標準。

(二)以人為標準取代事實標準

1.“權錢利益交易”日漸突出

在很多村莊村干部選取過程中還存在“權錢利益交易”和“人情交易”的情況。上級領導的指示甚至在村干部選取中起決定性作用。在村干部選取標準中,一方面為利益交易或人情者的優勢條件提供標準傾斜;另一方面,對競爭者的劣勢條件實施條件限制,形成不正當不公平的標準線。在村干部選取中,標準作為村干部考核的第一道門檻,是判斷競選者的是否具有任職村干部資格的線。競選村干部的大多數人是抱著為群眾服務的目的參與進來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是為了權利和個人利益,這些人通過權錢利益交易,賄賂、利益輸出等方式建立符合自己的標準尺度,給競爭者設置標準壁壘。

2.親屬、宗族等族群關系影響嚴重

農村村干部從本質上講是為農村村民服務的,因此在制定村干部選取標準時必須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關系。在村干部的任用問題上必須要考慮到如何平衡農村大宗族間的利益問題,考慮宗族人群的訴求,因此在制定村干部選取標準過程中會存在大宗族人群利益訴求因素。而且在農村的社會結構關系中,親屬宗族的血緣關系造成了村民在選舉過程中的傾斜和抱團現象,村干部標準制定者生活在親屬血緣關系網中,在制定標準時會加入親屬血緣的偏向心理。這就導致村干部選取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際的工作需要,而成為了血緣親屬關系的維系紐帶。

三、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的對策措施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村結構性改革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需要發揮村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性作用,而選好村干部的首要前提則是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結合各地農村實際情況

各地農村村莊在歷史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由于地理、資源、政策人文等因素,發展程度也不同,發展的重點也各有差異。在制定和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必須根據農村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選取標準,用標準發掘和選拔合適的人才。首先,在制定選取標準前要對本村實際的情況進行摸底,掌握村莊的實際條件;其次,根據村莊實際條件進行歸類整理,找出最突出的實際條件,進行標準整合。最后,明確角色定位,通過標準附加或減少進行針對性村干部考核選取。例如,在旅游資源豐富的村莊中應當在選取標準中增加具有旅游管理開發和經濟發展的標準條件;而在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的村莊則相應的增加具有溝通交流和老人協調、兒童教育管理的能力標準條件。

(二)堅持實時更新和應事更新,采用期間聘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村莊的發展每天都在面臨不同的情況。在發展過程中經濟、文化、環境、人口等問題相互交叉,在每一個階段所突出的重點不同。堅持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在制定和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過程中要根據村莊在不同階段所表現出的不同特點進行標準的調整,實時更新和應事更新。這樣可以在村莊發展中專業化的解決實際的階段性問題。而且村干部選取標準的不能局限與固定的任職期限,可以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突出問題時設立該問題的解決能力標準,采用短期聘請、專項專辦的形式,由村名委員會的名義聘請專業人才。

(三)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建立民意指向標準

“村干部是由村民選舉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中的代表”,因此,村干部最終的任免權在村民的手里,農村村民集體有權對村干部進行任免和監督。在完善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中必須服從村民的利益和意愿。要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以村民的意見為參照,同時,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標準制定。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不僅既要照顧大部分人的利益要求,同時也要兼顧少數人的訴求,對村民民意進行民主集中決策。在意見采用過程中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則,少數服從多數。

(四)在許可范圍內減少硬性標準,擴大標準靈活性

村干部選取標準的制定和完善過程中,在以國家《村名委員會選舉法》和地區規定的基礎上,村莊可以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對村干部選取標準進行完善。標準在向職責專業化靠近的同時也要體現包容性。例如,有過犯罪記錄的,經過黨和國家的教育已經符合村干部思想政治文化標準,而且還具備一定的專業經驗能力的也可以適當考慮列入標準范圍之內;同時,還可以擴大非黨員名額,擴大年齡區間限制,引進大學生村官等。通過這些靈活多樣的措施,才能提高村干部水平、優化干部隊伍,發揮村干部在深入推進農村供給側改革,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完善新農村村干部選取標準是貫徹國務院一號文件精神的針對性舉措,是促進農村發展的重要性措施?!皩嵺`證明,一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村莊,必然有一群優秀的村干部,一個好的村集體領導班子”。農村的發展擁有豐厚的資源和優越的地理環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只是其中的部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村干部的作為,在一個沒有任何先天性優勢資源的情況下,一個擁有高素質文化和科學眼光并且對所處農村的實際情況了如指掌的村干部往往能充分發揮地方特色,變廢為寶,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而有些村莊資源豐富,環境條件優越,但是由于處于領導職位的村干部未能正取發揮資源優勢,導致村莊經濟文化等發展落后。因此,農村基層村干部的在農村各項建設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制定和完善村干部選取標準作為村干部選拔的第一道門檻,肩負著篩選、評估村干部是否具有做好帶領農村發展帶頭羊、領頭雁的能力和素質的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N].光明日報,2016-12-31.

(作者簡介:張衛洪,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碩士學歷,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學。)

猜你喜歡
新農村村干部標準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村干部帶頭 流翔高鈣助力 共建大美鄉村
山西旅游扶貧示范村干部培訓班開班
這里的村干部,是這樣“上班”的——略陽實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忠誠的標準
美還是丑?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的思考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