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

2019-03-29 12:05謝海峰
祖國 2019年3期
關鍵詞:時代性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路徑

摘要: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粗放式發展后,我國經濟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由此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并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阻礙。在這一背景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的黨中央,提出了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等理念,為環境污染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思想指導。本文首先概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時代性特征,隨后分別從全面從嚴治黨、創新綠色發展道路、完善環境經濟政策等方面,就如何將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展開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 時代性 新矛盾 實踐路徑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六大原則”,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高效、深化和穩步開展提供了理論指導,也進一步充實了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內涵。在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沉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要始終將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作為環保工作的最高指導,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新中國。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時代性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是立足于當前國內生態環保工作現狀和總結近年來污染治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形成的,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歷史性和實踐性。全面認識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有助于牢牢把握生態環保工作正確方向,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提供了動力支持。

(一)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新中國成立后,黨的主要領導人深刻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大力發展經濟,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順利躋身世界經濟強國前列,這種經濟發展速度是任何國家不可比擬的。但是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藍天白云被霧霾遮蔽,河流湖泊被廢水污染,不僅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干擾,而且也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科學論斷。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并不是相互對立、有你無我的矛盾關系,而是可以共同開展、相互促進的共生關系,只有創建綠色發展環境,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樣的,只有地方經濟水平提上去了,政府部門才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進而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和相互促進。

(二)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種現象: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刺激本地經濟發展,對投資商許諾一系列優惠政策和開發權限,對企業污染問題視而不見。但是當本地資源枯竭,或是環境被嚴重破壞后,投資商撤資離開,不僅地方經濟發展陷入瓶頸,而且留下了生態破壞的爛攤子。因此,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當兩者面臨沖突和矛盾時,我們必須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做出錯誤判斷。要走集約式、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摒棄以往粗放式、掠奪式的老路。大量的經驗表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內地方經濟的發展,后期地方政府在環境治理方面投入的資金,要遠遠超出前期的經濟獲利,甚至還需要上級財政部門倒貼資金,得不償失。

(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貧窮不是生態,發展不能破壞。要運用辯證眼光看待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首先必須肯定的是,要堅決杜絕重復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走生態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生態化經濟發展模式。在不破壞或盡量少破壞環境的前提下,保持經濟的健康、優質發展。其次,要找準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點,讓“綠水青山”也能夠變成“金山銀山”。例如,鄉鎮、農村等地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環境優勢,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產業,既可以為農民增加就業渠道,穩定收入來源,又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要出臺更加全面、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那些違規排放“三廢”的企業,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二、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重要性

(一)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這些重要論斷充分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歷史維度和戰略高度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中華民族要實現永續發展和偉大復興,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認識和把握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文明發展規律,不斷夯實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偉大復興的生態環境基石。

(二)建設生態文明有助于解決新時代的新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目前我國的優質生態產品供給還存在明顯不足,無法滿足人民需要。為此,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基本路徑

(一)全面從嚴治黨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證

不可否認的是,在全國大力推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時代背景下,仍然有個別地方為了謀求短期經濟發展、粉飾官員政績,沒有將中央的政策文件落實到位,還存在重發展、輕保護的問題。因此,為了確保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能夠落地生根,真正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必須要同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工作,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黨員干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職能與責任。近年來,國內一些省市在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成績,例如實行“一崗雙責”、“黨政同責”等責任制度,將生態文明工作成效納入到黨政領導干部的工作業績考核中。這樣一來,就進一步強化了基層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確保做到污染防治相關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和主要過錯親自承擔,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踐行者。

(二)積極培育綠色新動能,創新綠色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必須要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關系。對于現階段存在污染問題的企業,要避免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而是要開展深入調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調整方案,循序漸進的走上綠色發展道路。例如,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以往確實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要結合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由政府引導這些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淘汰落后產能,為企業技術創新、設備引進等創造良好條件,幫助企業盡快實現綠色轉型,在解決地方環境治理問題的同時,也培育了經濟發展新動力。

(三)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嚴格目標考核問責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想確保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真正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除了地方政府要加強宣傳與推廣外,還必須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對企業形成全面的約束。要建立起排污企業管理名單,對排污企業的污染防控情況進行嚴格監督,采取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的方式,將每次檢查結果記錄到企業檔案中,對于那些多次違反環保規定的企業,列入黑名單,不允許享受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同時,出臺更加嚴格的污染懲罰機制,對違規排污企業進行從嚴處罰,真正將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烙印在企業管理理念中。對于地方政府的領導干部,也要出臺更加嚴格的目標考核問責制度,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效與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職務評定直接掛鉤,倒逼領導干部履行責任。

四、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的開展成效,不僅直接影響到群眾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事關國民經濟的健康和持續發展。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愚公移山的毅力,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導,要求各地方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細化的生態文化建設條例,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參考。領導干部也要強化責任意識,履行職責使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黃浩濤.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J].今日浙江,2015,(12):48-49.

[2]段曉蕾,康沛竹.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背景、內涵與意義[J].科學社會主義,2016,(02):127-132.

[3]魏澄榮.使八閩大地更加山清水秀——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試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2):9-12.

(作者簡介:謝海峰(1989.02.13-),男,重慶市黔江區人,土家族,北京理工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大專學歷,黨員,油品化驗中級職稱,安徽省明光市管店鎮73658部隊油料倉庫管理工作。謝海峰身份證號碼(500239198902136814))。

猜你喜歡
時代性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路徑
捕捉時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純凈的心寫純凈的人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