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

2019-03-29 12:00付剛
商情 2019年8期
關鍵詞:會計制度模式意義

付剛

【摘要】在經濟勢態不斷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新會計制度的實施與推行是應世之舉。顯然,新會計制度,為我國企事業發展提供了優化動力,也暴露了企事業自身存在的弊端與不足。新的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于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還有許多問題有待于解決。

【關鍵詞】會計制度 財務管理 模式 意義

在新形勢下,實施會計工作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科學的制度,而會計制度的設立和完善對于提高會計工作效率、確保會計工作的質量,促進經濟安全、健康、快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為了適應世界新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已發布新的會計制度,但是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和解決。

一、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

新的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1.財務管理目標有所調整。

圍繞經濟利益而展開的現代企業,其中最關鍵也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財務管理工作。企業財務管理與其經濟利益、發展模式、資金運營管理、企業戰略實施等息息相關,是其血液脈絡之所在,不容忽視。隨著全新會計制度的推出,對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和管理制度有了新的要求,財務管理目標由過去單純地追求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轉向整體實力的提升,更注重如何高效實現企業價值。新制度更加切合實際,有助于企業提高財務風險警惕、避免財務管理工作中可能問題的出現、及時高效地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難題,為財務信息的準確和完善提供了規范和保障,從而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最終,有利于從根本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學性,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財務管理模式有所改變。

在時代發展大浪潮中,企業如果一成不變、抱守殘缺便無法在新時代立足。同樣,在我國經濟向著現代化與全球化不斷融合與發展的進程中,過去那種財務管理模式已經顯現出了很多弊端與劣勢,經濟發展程度越深,速度越快,傳統管理模式的短板就越明顯,傳統管理模式在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就越來越微弱。而這時,為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需求,新會計制度應運而生。新會計制度的制定、提出與實施推廣,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完善起到了一定推動力,加快了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要轉變,不是對過去傳統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完全摒棄,而是以創新為前提,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的閃光點和強效作用進行了保留和繼承。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能夠完美適應新會計制度相應要求,并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進行了提升,同時對財務管理工作相應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水準也進行了硬性要求,倒逼企業提升員工水準和財務管理水平,從而讓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契合企業經濟發展要求。

3.財務管理安全性有所提升。

新會計制度中有很多具有科學性的原則,這些原則能夠實施與推廣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了科學的標準與底線。例如價值分配原則以及公允價值理念等。傳統的會計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也有一定規范,但是,企業在實際工作時,對投資環境、投資手段、風險管理等工作的把控還存在很多漏洞。新會計制度相關原則的創立,讓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安全性更高,對企業相關財務風險進行了更加細致的劃分,能夠有效減輕企業財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承擔風險的幾率,讓企業增強自身安全把控能力,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當前財務管理模式的現狀。

當前財務管理的現狀主要表現是:

1.管理機制缺乏系統性。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財務管理暴露了很多短板和問題,其中,最明顯也最嚴重的一項問題就是財務管理模式缺乏一個完整性、系統性的運行機制,這就導致企業經濟運營的勢態看起來一片大好,但其實內在已經漏洞百出。首先就表現在,企業財務管理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權力管理機制,不同利益主體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企業財務管理權力,而權力不集中和不科學分配,就必然導致管理工作分散、發展目標難以得到確立和實現。其次,在沒有明確、統一的權力管理機制形勢下,也會產生資源配置和資金配置不合理狀況,以及資金無法發揮最大效益的尷尬局面,給企業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甚至,還會引發經濟犯罪等問題。此外,企業財務管理運作機制的漏洞可能會讓財務管理監督工作存在很大缺失。從領導管理到財務分配運作再到監管實施,整個運作機制不完善,是制約企業經濟發展的弊端,必須加以重視。

2.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性。

這幾年,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也讓一些陳舊制度的弊端暴露無遺。目前,我國一部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依然保留傳統、過去的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對企業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強制約。例如,當前很多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以及目標設定還是將目光牢牢地鎖定在短期利益和完全的經濟效益上,對具有創新性意義的新型管理理念關注甚少,而企業自身也沒有改動趨勢。企業對新會計制度背景下提出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比較強的財務管理理念,缺乏深入學習和實踐,難以落到實處。對傳統、落后的管理模式固執堅守,默守陳規,其結果就是讓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與先進、科學的企業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企業發展能力也越來越弱。

3.高水平從業人員較少。

財務管理工作的改善和提升,其中一項核心工作就是要組建一支高水準、高素質的工作團隊。會計工作以及財務工作的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不僅關系到一家企業財務工作的完成,同時也關系到一家企業經濟的長遠發展,甚至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影響。但是,從我國目前會計人員與財務人員的從業水準來看,高素質、綜合性財務人員與會計人員的數量與市場所需數量還存在很大斷層。從根本上講,我國對會計專業與財務專業相關人才培養所提供的資源和動力不足,這就從源頭限制了我國高素質人才輸出。其實,這些人員走進社會,從事相應財務工作時,往往會因為自身專業技術水平不足,或自身職業道德感不強,引起很多失誤或錯誤,進而增加企業財務風險,限制企業財務工作的提升。

三、在新的會計制度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應對策略

1.財務管理理念要更新。

在順應經濟發展及新會計制度推行的大背景下,陳舊管理理念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管理模式轉變的步伐,限制了新型管理模式的推行。那么,要想落實新型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摒棄陳舊管理理念,接受新型管理理念。首先,企業財務管理的管理層人員,要對新型管理理念有一個深入、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在公司內部組織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科普教育,向他們宣導轉變管理理念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管理理念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企業已經掌握了新型管理理念的先進管理者,在財務管理相關工作實踐中,潛移默化進行灌輸,讓員工們從實際工作中體會轉變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全面接受新型財務管理理念。

2.要科學細致地劃定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工作模式的調整最基礎的就是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科學、細致的提出和劃定。如果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缺乏科學性,而是短期、盲目的,那么企業發展可能在短期內會有一定效果,但在長期發展來看就會陷入困境。而具有科學性、明確性、以及長遠性的財務目標則有利于企業條理清晰、按部就班的實現各項經濟目的,最終提升企業經濟利潤和經濟收益,甚至還會實現和發揚企業價值,讓企業能夠長遠健康發展。企業目標的設立和劃定一定要充分考慮多方面元素,首先,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現實發展情況,同時要兼顧新會計制度要求,此外,還要考慮整個市場經濟狀況和外部條件。財務管理的目標在結合上述要求的同時,還要注重目標實現手段的設立,與此同時要對目標設定進行細化,例如建立相應財務預算、風險評估等機制。

3.要完善財務管理的內部機制和人才管理模式。

企業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和人才管理機制的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機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財務管理工作陷入風險危機,而這項機制如果缺失,很可能讓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陷入萬劫不復的困境。因此,企業在完善和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時,要做到對財務組織結構進行優化、風險防范能力進行提升、對預算工作進行科學合理配置。加強安全性高的經濟活動,對財務結構進行細致梳理和完善,對相關工作責任進行細化和分配,并對分工進行嚴苛監管。通過科學預算方式、風險調控手段,以及完善的人員選拔機制、以及獎懲機制,對內部工作進行把控。

總之,在經濟勢態不斷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新會計制度的實施與推行是應世之舉。顯然,新會計制度,為我國企業發展提供了優化動力,也暴露了企業自身存在的弊端與不足。

猜你喜歡
會計制度模式意義
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有意義的一天
政府會計制度與地勘單位會計制度銜接的若干思考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詩里有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