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植物與芳香療法

2019-04-01 09:36林翔云
中國化妝品 2019年12期
關鍵詞:精油芳香香氣

特約專家/林翔云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把芳香物質用于醫藥并加以系統研究的國家之一,中醫自古就有“芳香開竅”的理論,并在臨床上成功地運用。有資料表明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熟悉并運用芳香藥物治病,名醫扁鵲、華陀等都有用芳香物質——麝香等讓病人“起死回生”的本領。明朝時民間已盛行用芳香(精油)植物治療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

芳香療法源于天然植物

什么是“芳香療法”呢?其實也就是通過天然植物的芳香,使人舒爽、愉悅、安寧,達到身心健康的自然療法。它通過人吸入香氣后在心理方面起作用來調動人體內積極因素抵抗一些致病因子,來治療、緩解、預防各種病癥與感染,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對“亞健康”行之有效的方法。

現代的芳香療法主要指的是“精油療法”。精油一般指天然香料油,早期并不被人們當作治療藥物使用,可是隨著時代變遷、科學進步,精油的醫療效果不斷被證明,芳香療法精油也逐漸被人們接受,使用的頻率增加了,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同中醫學一樣,芳香植物和精油很早以前就在希布克拉底斯醫學和阿由爾貝達等傳統醫學中被大量使用。希臘傳說中的香料“麥厄菜翁香”,據說可以治“任何炎癥”,其認為“榅桲的花精對消化不良有效,葡萄葉子做的香料可用于凈化精神,白堇做的香料對胃有益”。古希臘醫師們把各種芳香物質作為藥來使用,依靠芳香物質熏蒸便是他們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17~18世紀,精油的蒸餾技術大為進步,是精油大量用于醫藥、化妝的時代。19世紀中葉開始,精油與藥用植物一樣,是不被人們當作治療藥物的時代,可是科學的進步反過來又證明了精油的醫療效果。巴黎巴斯德研究所襄布魯等人的研究顯示:鼻疽和黃熱病的細菌,使用芳香油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殺滅。據報道,最有效的是肉桂油、麝香草油、苦艾油、馬鞭草油、薰衣草油、廣藿香油、當歸油、杜杉油、白檀油、柏木油等。

法國醫生金·華涅以體液病理學說作為根據,在治療中采用精油,并且以幾種精油形成中心治療物質,依靠激發肌體本身的治愈力來達到治愈的目的。

貝萊徹的著作將藥物芳香療法置于有根據的位置,解除了公眾對精油療效的疑慮。因為早期的“精油和芳香植物治病”基本上都建立在經驗之上,有些經驗不能完全被證實。在對精油抗微生物有效性的廣泛作用進行分類中,貝萊徹引進了香氣指數,它是將精油在一大批臨床病例中抗不同微生物中等有效性測量數平均而得,按香氣指數值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為:牛至油、百里香油、肉桂油、丁香油、白干層油、玫瑰油、松木油、小茴香油、薰衣草油、香桃木油。這些都是常用于治療疾病的天然精油,其中牛至油的香氣指數值為0.873,香桃木油為0.250,表明牛至油的綜合殺(抑)菌能力最強也最有效。

僅用古希臘的體液病理學說和抗微生物作用來解釋精油作為未來的全能藥物是不夠的。中醫學說認為,不論何種疾病,都要循著“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途徑,標本兼治,不可一味偏重局部,而忽略了人體原有正常協作與防衛機制的維護與恢復。從最近三十幾年來對精油治病的研究成果看,各種動植物提取出來的精油(包括樹脂、浸膏等)除了廣譜的抗病菌作用、止痛作用、解毒作用、愈創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及內分泌作用、促進血行作用、調整血壓作用、健胃整腸作用及各種直接的治療作用和激發肌體本身的治愈力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精油治療過程中,從鼻子進入大腦的香氣直接作用于人體的“最高司令部”,使得大腦及時調動全身的防御和自衛體系,撲滅病癥,達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目的,并使人體長期處于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平衡的狀態中。用于療病的精油本身無毒無害,用量又極少,而且起作用后立即被人體排除,無任何殘留毒性且能清除“宿便”(日本醫學界認為人在攝取食物維生時免不了會在體內積存一些體內毒素,稱為“宿便”,是影響人體健康、生病和不能享受長壽的根源,如能將它清除,人便不會得病,活到理論上的125~175歲,報道過許多植物精油都能清除“宿便”),這才是精油將成為未來“萬能藥物”的真正原因。

精油里的科學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商家們看到了芳香療法巨大的商機,紛紛把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個領域中來。由于這是一個尚未被科學家“充分”研討過的處女地,有關芳香療法的“科學”依據太少,商家們便使出渾身解數,給了芳香療法太多玄而又玄的“理論”。

有的說是天然精油“吸收了日月精華”,具有所謂的“能量場”;有的說“植物的根就相當于人的腳,所以從植物根部得到的精油可以治療人的腳病”……推理延伸下去,“植物枝干得到的油可以治手病”“樹皮得到的油可以治皮膚病”;有的說只有用水蒸氣蒸餾提取的精油才是“真正的精油”,才有“療效”;有的說天然精油對人只有好處,絕對沒有任何危害……使得稍有化學知識的人們更加迷惑,反而不相信真正的芳香療法了。

其實用化學家的眼光看待芳香療法和芳香療法使用的各種精油,并沒有復雜到深不可測的地步,也不需要故弄玄虛——你只要看看這些精油里含有哪些成分,這些成分各自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有哪些影響,再從宏觀的角度綜合分析,就能斷定它們各自的“療效”了。

有的精油化學成分比較簡單,例如純凈的冬青油含有99%以上的水楊酸甲酯,已知水楊酸甲酯有收斂、利尿、減輕肌肉痛感等作用,人嗅聞到它的香氣時有興奮感,可令α-腦波振動頻率從每秒8-10次增加到每秒10~12次,我們便可推知冬青油也有收斂、利尿、減輕肌肉痛感等作用,人嗅聞到它的香氣時也有興奮感,也可令α-腦波振動頻率從每秒8~10次增加到每秒10~12次。桉葉油(“尤加利”)含有60%~70%的桉葉油素,已知桉葉油素有止嘔吐、抗昏迷、抗偏頭痛、殺菌作用,其香氣可令人興奮、提神,有消除疲勞、節制食欲的作用,桉葉油也有這些作用。薄荷油含有70%~80%的薄荷腦,薄荷腦有抗抑郁、抗偏頭痛、殺菌、止嘔吐、抗昏迷、舒解感冒頭痛等作用,其香氣對人有涼爽、清香、興奮、安撫憤怒、提振疲憊作用,薄荷油也具有這些作用。純種芳樟葉油含有90%以上的左旋芳樟醇,桉葉油素和樟腦含量都在0.2%以下,左旋芳樟醇的香氣令人愉悅、鎮靜,有一定的安眠作用,可以抗抑郁、抗菌、治療偏頭痛,我們可推知純種芳樟葉油也有這些作用;而從雜樟油通過精餾得到的“芳油”“芳樟油”和“芳樟葉油”不一定有這些作用,因為它們含的芳樟醇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而且桉葉油素和樟腦含量太高,這些雜質損害了左旋芳樟醇的香氣,也破壞了左旋芳樟醇對人的鎮靜和安眠作用。

芳香療法常用精油的主要成分

大多數天然精油成分復雜,有的甚至沒有一個“起主導作用的成分”,下面列出芳香療法常用精油的主要成分(按含量多寡排列)。

家庭常用復配精油配方

在家庭里,也可以自己把幾種精油混合起來使用,這也屬于“復配精油”,需要一定的技巧,如不能把令人興奮和令人安靜的精油混合使用。下面介紹幾例常用的“配方”,讀者可以參照使用,舉一反三。

可以看出,其實在家庭里實施芳香療法和芳香養生,只要有二十幾種精油就夠了,它們是——薰衣草油、香檸檬油、柏木油、檀香油、薄荷油、桉葉油、甜橙油、檸檬油、茉莉花油、玫瑰油、玳玳花油、純種芳樟葉油、椒樣薄荷油、依蘭油、香葉油、杜松子油、丁香油、穗薰衣草油、樟腦油、迷迭香油、菊花油、茶樹油。

猜你喜歡
精油芳香香氣
“劇”說奮斗——淳化縣黨員教育充滿“泥土芳香”
香氣實驗室
春日香氣
為自己調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園
香氣鎖定狙擊心中的他
與生活自然為伍的夏日香氣
薰衣草的自述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煥“發”光彩
嘉媚樂精油乳,開創精油護膚新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