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筋養血方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急性期臨床觀察

2019-04-03 08:18劉益兵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9年3期
關鍵詞:根型急性期頸椎病

劉益兵

(河南省鄭州市骨科醫院頸肩腰腿痛科II,河南 鄭州 450052)

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是由于脊神經根受壓或刺激后而導致的一種神經反射、運動障礙性疾病,臨床上主要有為上肢、頸部疼痛、麻木等癥狀體征,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用舒筋養血方治療急性期神經根型頸椎病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97例,均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齡43~64歲,平均(53.64±5.33)歲;病程3~16個月,平均(9.66±0.99)個月,急性期病程3~11天,平均(6.93±0.77)天。觀察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齡41~65歲,平均(53.71±5.40)歲;病程3~17個月,平均(9.68±1.01)個月,急性期病程4~13天,平均(7.02±0.80)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經MRI、X線等檢查確診,并符合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標準[1]。

納入標準:為急性發作期,頸部疼痛明顯,呈立正式體位,頸椎棘突壓痛陽性,牽拉性試驗陽性,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藥物禁忌癥,不耐受中藥制劑,合并精神疾病,依從性差,合并周圍神經損傷者。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塞來昔布(英國PfizerPharmaceuticalsLLC生產,國藥準字J20120063)200mg,日2次,口服。

觀察組給予舒筋活血方。白芍27g,木瓜18g,葛根18g,桂枝15g,赤芍15g,紅花12g,桃仁12g,雞血藤12g,白花蛇6g,炙甘草6g。上肢痛明顯加桑枝g,瘀血阻絡加延胡索g、制水蛭6g。日1劑,水煎后分早晚2次溫服。

兩組均治療14天。

3 觀察指標

用酶聯免疫法、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及日本骨科學會頸椎功能評分(JOA),評價治療前后TNF-α指標,疼痛評分及頸椎功能。VAS評分總分10分,分數越低提示疼痛越弱;JOA評分包括運動、感覺、膀胱功能等4項,總分17分,分數越高提示頸椎功能恢復越好。

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療效標準[2]

顯效:疼痛消失,頸椎功能恢復正常,不影響工作生活,中醫癥候積分減少大于95%。有效:疼痛明顯改善,偶有發生,中醫癥候積分減少60%~95%。無效:未達“有效”標準。

5 治療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s)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χ2=4.5710,△P<0.05。

組別 例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對照組 48 15(31.25) 20(41.67) 13(27.08) (72.92)觀察組 49 23(46.94) 21(42.86) 5(10.20) (89.80)△

兩組治療前后TNF-α指標、VAS及JOA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指標、VAS及JOA評分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指標、VAS及JOA評分比較 (±s)

組別 例 時間 TNF-α(ng/L) VAS(分) JOA(分)對照組 48 治療前 120.25±12.66 6.89±0.69 10.32±2.21治療后 108.21±9.01 2.51±0.88 14.65±1.66觀察組 48 治療前 121.30±12.71 6.92±0.73 10.36±2.23治療后 80.36±8.85 1.21±0.55 16.02±0.77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惡心1例,嘔吐1例,不良發生發生率4.05%;對照組嗜睡2例,頭暈3例,惡心2例,頭痛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8.7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890,P<0.05)。

6 討 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頸椎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其發生率逐漸升高。臨床研究證實,神經根型頸椎病在頸椎病總發病率中約占62%[3],對中老年人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相鄰關節移位、松動,關節骨質增生,鉤椎關節形成骨刺,髓核脫出,創傷性關節炎等因素壓迫、刺激脊神經根是導致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生的常見原因。主要表現為頸痛、根性痛、手指麻木、腱反射消失等癥狀體征。急性期尤為明顯,表現為炎性物質大量釋放,疼痛劇烈。

塞來昔布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急性期的常見藥物,屬于非甾體抗炎藥物中的新一代。其能夠通過選擇性的抑制環氧化酶-2,進而阻斷前列腺素生成,達到抑制炎癥反應,減輕疼痛,改善癥狀體征的作用[4]。避免了傳統非甾體類抗炎藥對氧化酶-1抑制,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照組治療后TNF-α指標及VAS評分均顯著降低,證實其應用于急性期神經根型頸椎病中的有效性。但是,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這可能與應用劑量較大有關。

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中醫“頸肩痛”“痹證”“項痹”“項強”范疇。中醫認為,其主要是由于外感風寒濕邪氣,三氣雜至,發為痹,外邪內侵,以致痰濕內生,瘀血停滯。急性期病因為邪客三陽經,病機為痰滯濕停,血虛閃挫,病位在肩頸背。治療時應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為治療原則[5]。舒筋養血方中以白芍、葛根為君藥,平肝升陽,養血調經,止痛;桂枝、白花蛇共為臣藥,桂枝辛溫,溫通經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白花蛇通關透節,泄濕驅風,合用助君驅邪;赤芍、紅花、雞血藤、桃仁、木瓜共為佐藥,赤芍活血散瘀、鎮痛,紅花通經活血,利氣止痛,雞血藤舒筋、活血、通絡,桃仁活血祛瘀,木瓜汁關節腫痛、肌膚麻木;炙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血養血,散瘀通絡,舒筋消痛之功[6]。藥理實驗證明,白芍總甙通過參與高級中樞系統發揮鎮痛效用,芍藥內的氧化芍藥甙、苯甲酰芍藥甙能夠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通過抑制炎性反應達到抗炎抑菌效用。葛根能夠提升機體新陳代謝速度,改善肝臟解毒功能,提升機體免疫功能,其內含有的黃酮能夠改善循環系統及血液微循環,促進炎癥物質被快速吸收。桂枝煎劑抑菌消炎。白花蛇內總黃酮能抑制腫脹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提升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改善免息細胞活性,發揮抑制炎癥效用。赤芍內芍藥甙能抗炎止痛,擴張血管,改善血流量,水提取液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7]。紅花水提取物能改善血管緊張性,提升血流量,黃色素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改善血管通透性,紅花多糖能夠提升免疫活性,產生抗炎鎮痛效用。雞血藤能擴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抑制關節炎癥,其煎劑能夠升高血紅蛋白及血細胞指標。桃仁水煎醇沉液能夠舒張血管,內含蛋白成分有效抑制炎性反應。木瓜總甙能夠防止關節炎,阻止痛覺神經傳導,發揮抗炎鎮痛功用 [8]。

舒筋活血方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急性期效果顯著,可有效消除炎癥,減輕疼痛,促進頸椎功能恢復,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歡
根型急性期頸椎病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游泳 趕走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礙的性別差異
巨刺靈骨、大白治療頸型頸椎病急性期40例
推拿配合熱敷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89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急性期61例
針藥結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2例
青少年頸椎病106例診治體會
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