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

2019-04-07 13:14王慶波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綠色發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王慶波

摘要:新時期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使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面臨諸多新情況新任務新課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應對這種挑戰,實現內涵式發展,就需要新發展理念的統領。綠色發展理念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時而新、與時俱進,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

關鍵詞:綠色發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策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要增強“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要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這種改變必須以新的思想觀念作支撐,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非常重要。

1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1知識單向度傳遞

一是課程本身理論性較強的特性決定了知識的傳授必須以教師講授,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單調,以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形成了“填鴨式”教學;二是教學要求必須以較少的課時完成整本的教學目標,導致知識傳導單向輸送,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三是考核形式以單純的課題考試的方式為主,導致學生學習上的敷衍態度,對社會性以及現實性問題缺乏深入思考,缺乏知識傳播與互動,知識單向度傳遞明顯。

1.2內容單一式灌輸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理論知識灌輸為主,缺乏道德等其他層面內容的教育,與其他課程教學關系呈現割裂狀態,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德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識教育使學生不能全面地、客觀地、辯證地看問題,使學生視野狹隘,缺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矛盾的能力;二是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脫節。講授課程僅僅局限于概念、規律、原則、結論等的傳授,并沒有傳授理論思維的思考方法,也沒有把這種概念等內容傳授形成觀察世界的方法、指導和實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引領學生把握新時代脈搏、應對新時代挑戰。

1.3環境復雜性凸顯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環境日趨復雜,信息數據的多元化、便捷化、碎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復雜、涉及面更加廣泛。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不是單純的環境,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個系統的優劣直接關系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整個社會發展環境以及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風氣在不同層面上沖擊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2綠色發展理念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特別是加強和改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既十分必要,也意義重大。

2.1通過教學、社會實踐和網絡平臺等多種途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2.1.1思想政治理論課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進一步加強,就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育人作用。為此,要深入發掘教材中的生態道德教育資源,把教材中與生態道德有關的內容歸類單列。

2.1.2社會實踐活動途徑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是養成教育,它不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在實踐中養成生態道德行為習慣的問題。要引導大學生在踐行生態道德觀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生態道德情感,提高生態道德素質,養成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2.1.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途徑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成熟,學校應該建立專門的校園生態道德網站,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平臺共享和交換信息,通過大學的不同專業、不同環保社團、不同學生社團之間的交流,甚至包括與國外學校之間的交流,生態道德教育才能更深入人心,才能可持續發展,真正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2構建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

辦學之道,師資為本。要幫助大學生掌握生態文明的有關知識,樹立生態文明意識,需要一支專業水平高、道德素質強的教師隊伍。缺乏這樣的師資力量,盲目、趕時髦地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課程,必然會流于形式,達不到教育的最終目標。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培養、培訓。當下高校重缺乏既有生態專業知識、環保知識,又有道德倫理和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穩定、專業、完善的師資隊伍。擁有一支專業教師隊伍,才能實施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力度,聘請在這方面有較深造詣的專家、學者,對現有和在校的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系統、專業的知識培訓,使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師不僅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2.3進一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園文化建設

營造“綠色大學”校園文化的理念氛圍。學校在保證教育基本功能得到實現的同時,通過制訂系統的計劃,開展有效的綠色行動,創設優美的綠色文化氛圍。在大學的各項教育和管理活動中,要以“綠色教育”觀念來規劃培養方案、構筑課程體系,在課堂教學計劃、課外實習計劃中都必須融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理念,全面提高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素養,培養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新一代“四有”公民。

建設“綠色大學”校園文化的基礎設施,美化校園環境?!熬G色大學”校園文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校園里合乎環境保護理念的整體規劃,建筑設計與布局,校園的園林景觀、花草樹木、道路布局等。沉浸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生態審美觀念,培養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意識,激發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情感,從而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生態道德價值取向。

制定“綠色大學”校園文化的行為規范,強化管理機制?!熬G色大學”校園文化的行為規范就是要對各種行為進行制度規范。綠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不是簡單的校園環境綠化工程,它是一種創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學校的頂層設計、系統的制度規范。綠色校園文化的規章制度既應有一般學校規章制度的共性,也應有其本身特殊性的要求,也就是說規章制度中要有具體的規范內容。

3小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新發展理念,就是要立足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內在規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發展,把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魏榮,王京京.論生態文明建設訴求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 (05).

猜你喜歡
綠色發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綠色發展理念下建筑給排水及采暖通風空調安裝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