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華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的運用

2019-04-08 09:06邊紅梅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

邊紅梅

摘 要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歷史發展中的智慧結晶,將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教育階段中去,可以讓幼兒從小就感受、體驗、欣賞中國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幫助幼兒初步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優良的品格。同時,幼兒教育階段是幼兒接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接受學校教學的起始階段,對幼兒的未來學習和生活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幼兒教育資源,為幼兒今后的發展打造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 古詩詞 幼兒教育教學方法 進行探討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古詩詞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幼兒教師有意識地將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教學之中, 一方面是讓孩子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詩詞那獨特的韻律之美、意境之美和語言之美, 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在潛移默化中, 讓中華傳統禮儀美德也植根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幼兒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和希望, 從小學習古詩詞, 也利于他們今后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1幼兒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的意義

1.1陶冶幼兒人文情操

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燦爛的歷史長卷中絕妙的華章, 也是人類文化瑰寶。讓幼兒從小就了解、背誦古詩詞, 不僅能讓他們品味詩的優美意境, 同時也將加強其整體的語言鑒賞能力,進而將達到陶冶人文情操的作用。從教育學角度分析可知, 讓幼兒學習古詩詞正是因為它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哲理,比如:學習孟郊的《游子吟》, 幼兒能夠深入了解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懂得孝敬長輩。

1.2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古詩詞是塑造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載體, 幼兒從小就學習古詩詞, 不僅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感, 而且也將使其愛國主義得到有效的展現。尤其是隨著幼兒古詩詞學習內容的逐漸小學化、中學化, 幼兒們在學習中往往對于“愛國情懷”的認識更為特殊。比如《出師表》的作者諸葛亮, 他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 他嚴明法度, 開發邊疆, 注重農業, 尤其擅長外交;在軍事上, 他出奇制勝, 運籌帷幄而決勝于千里之外, 而他的才干和智慧, 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1.3提高幼兒綜合學習能力

幼兒綜合學習能力整體上比較差, 但是深入學習傳統文化古詩詞之后, 他們綜合學習能力必定也將得到有效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增強記憶力。有心理學家指出, 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極快, 到13歲達到高峰, 而之后, 則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強。所以, 加強幼兒古詩詞背誦教學, 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記憶力。二是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幼兒所學習的古詩詞內容, 其跨越的時間度非常大, 上自先秦, 下至晚清, 既有詩有詞、有歌有賦, 也有大量需要熟背的經典詩文, 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學習, 學生語文知識面必定會得到擴大。三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背誦古詩詞經典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活動, 如果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古詩詞教學方式的趣味性, 幼兒學習古詩詞以及語文知識的興趣必定會得到增強。

2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教學方法

2.1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由于幼兒幾乎是沒有古詩詞知識學習基礎的, 因此, 作為幼兒園教師, 在展開古詩詞教學的時候, 一定要對其每節課所教學的內容進行精心的選擇, 而這樣也將更利于教育案例生產策略的實施。

比如:現在是秋天, 幼兒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應景的古詩詞進行教學, 類似的就有《秋思》《山行》等古詩詞, 而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 也就能更加深入地結合自己所身處的環境, 有效體會到秋天的意境, 同時也將對詩人創作的情境有所身臨其境之感, 最后的教學效果必定也是非常良好。

2.2 運用生活化案例進行教學

加強幼兒古詩詞教學, 并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朗讀和背誦, 而是希望借此也培養幼兒的人文情感, 這也是教育案例生成策略得以有效實踐的目的之一。比如在母親節來臨的時候, 為了讓幼兒們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 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母親對自己深切的愛, 則可以為他們選擇《游子吟》這首古詩詞進行學習。通常, 教師可以從兩方面組織教學活動:首先是引導學生熟讀, 進而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理解詩詞中母親深夜挑燈為即將出遠門的孩子縫制衣服的深情, 最終領會到孩子應該愛媽媽、報答媽媽、感恩媽媽的情感。其次是組織幼兒討論生活中媽媽給予的愛, 哪些讓自己最感動, 我們以后又該如何報答媽媽等類似的情感話題??傊?,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 幼兒將會發現, 每個媽媽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都不同, 但是卻同樣都包含有滿滿的愛。

2.3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古詩詞學習環境

幼兒對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從感官開始的, 如果他們心情愉悅, 注意力集中, 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自然也將得到提升。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體會到古詩詞學習對其成長所產生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則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來滿足學生的需求。比如《春曉》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杰作, 教師在對這首詩詞進行教學的時候, 可以先對詩歌創作的背景進行導入, 接著再播放相關的配樂朗讀錄音, 在教學時間充足的情況下, 還可以引導學生隨著所播放的樂曲進行個人朗讀、分組朗讀或者集體朗讀。在這樣的情境氛圍營造下, 幼兒必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

2.4創新幼兒古詩詞學習方式

古詩詞學習中, 背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可是, 傳統的背誦方式會使孩子感到枯燥從而失去學習興趣, 而且, 不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純機械記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甚微。所以, 依據部分教育專家的建議, 一些幼兒教師也找尋到了更加趣味性的古詩詞教學法, 即“唱古詩”。事實證明, 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古詩詞不僅增強了自身對古詩詞的喜愛熱情, 而且在唱古詩的時候, 伴隨著音樂, 也更容易自然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能夠豐富幼兒教育資源,提高幼兒教學的文化內涵,讓幼兒接受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在幼兒教育中,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用于幼兒文化、幼兒游戲、幼兒手工、幼兒游戲等多個課程,將優秀文化滲透于幼兒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開發帶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兒教育資源,促進幼兒教育發展,同時實現幼兒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姚煒俠.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幼兒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10).

猜你喜歡
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
踏青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同攜手,走進古詩詞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古詩詞中的新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