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探究

2019-04-08 09:06李東峰高德暉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主題閱讀教學方法小學語文

李東峰 高德暉

摘 要 主題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得語文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學習方式,開闊視野思維,激發學習興趣,提升作文寫作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水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主題閱讀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是針對特定主題進行的閱讀教學,過程既強調學生理解生成性,又重視開放性的閱讀教學,它的模式是針對一個給定的中心主題來參與閱讀教學的課堂操作模式。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從確立主題的導語入手,不斷探討研讀,感受主題、拓展課外實踐,最終升華為主題。

1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1.1扭曲閱讀的目的

一部分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是把學生升學考試當作教學基本目的,純粹是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只要確保學生在閱讀考試中取得高分就可以了,把日常閱讀當作為了閱讀考試而訓練,使學生與課文之間的交流減少了,學生的思想僅局限在課文當中,沒有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僅僅為了回答老師的問題,為了考試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太過于功利化,并沒有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到課文當中,也沒有真正領悟到課文的內涵與內容,以致出現學生可以對考試題目很好的作答,但是卻不能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怪現象。

1.2轉移閱讀的重點

小學語文的閱讀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加強語言文字理解力。但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往往過分注重學生在字詞句方面的理解,卻忽視了文章所蘊涵的深層意思。甚至有個別老師直接用閱讀教學代替閱讀訓練,閱讀訓練中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尋找的內容和關鍵詞,被教師個人設計的閱讀教學思路所替代,這種教學模式嚴重背離了語文閱讀教學的初衷。學生會因為經常抓不住閱讀課文中的關鍵詞而對課文產生理解性歧義,在思考時會遇到困難,也會對課文有消化障礙,最終導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停滯不前。

1.3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現在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并不是很好,因為課堂上閱讀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選課外讀本時具有盲目性,學生缺乏閱讀目的性,也不知道自己應該閱讀哪些書籍,在時間上不能合理安排。即使有好書籍時,往往也只能看到淺層內容并不能體會到深層意思,所以必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應該是從淺到深、由外入內的過程。要將課堂內學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自己獨立思考,以提高閱讀能力。

2提升學生閱讀思考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心理品質和獲得信息的多少,取決于他們認識水平的深淺程度,也決定了他們質疑問難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的提問往往會停留在字詞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節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養思維能力、擴大知識面的作用。一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把問題問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課文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點等。二要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和途徑。首先是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眼發問。其次是抓住矛盾,把課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來。最后是比較優劣,對教材的重點字詞或重點句,比較為什么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為什么要用這個字詞而不用那個字詞。通過抽絲剝繭,一步一步達到領會掌握的目的。三要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在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理解和品評作品,相互之間多探討交流,溝通看法,凝聚共識,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促進交流,促使學生深刻剖析主題

主題閱讀的交流部分可以說是整節課的主體部分,整個過程圍繞著教學過程主體脈絡,不斷營造適應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參與集體討論,促進其語文素養、學科學習能力的整體提升。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在圍繞著一到兩篇的教材課文來進行主講的同時,重點對文章的詞、句、段等進行反復推敲,深入思考,使得學生了解課文主題的內在含義和用詞造句的魅力所在。這樣的一個過程是教師在根據學生個體特點不斷引導學生參與文本對話,促使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的課文學習,以此形成創造性的運用的過程。另外,教師還應當努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拓展閱讀面,不斷擴展主題,可以借助于多變的閱讀方法和靈活的遷移策略來速讀,達到快速通讀課文、了解文章大體講述內容和感情脈絡、深入挖掘主題思想的目的。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生成狀態自始至終是我們的關注點和著眼點,教學的進程,課件內容的呈現始終應圍繞他們的需求進行及時調控,而不能被預設的某種“電子教案”所羈絆,人機交流不能簡單取代人際間的互動。語文學科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揣摩、品味、聯想實現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個性化的情感解讀。如果一味以標準化的圖像直覺取代語言感知,那就無情地侵占了學生的想象空間,粗暴地踐踏了學生獨特的體驗,從而背離了語文教學的目標。所以說,我們使用多媒體課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適時適度,恰到好處;要用在關鍵處,用在點子上,使復雜的簡單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體化。

4對主題式閱讀教學的建議

鼓勵并重視學生的個性化解讀,正確地引導學生置身于課文中去體會其帶來的感受,重視作品的情感與形象的整體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的模糊性和內涵的多重性,鼓勵學生自主、積極、富有創意地構建課文,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在積極的情感思維中獲得與眾不同的體驗。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一味以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主,否則不僅束縛學生自身思想和思維,也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開發。

課堂教學中需要把閱讀內容延展開來,與課外相關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獨立感受課文中的情感和對形象的把握,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主題式閱讀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學會自我思考。鼓勵學生自主發表意見,讓團結合作和自主學習成為整個課堂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 李萍.語文主題閱讀探究性教學的模式建構[D].重慶:西南大學,2011.

猜你喜歡
主題閱讀教學方法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初中英語教師開展主題閱讀的實踐分析
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探究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