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

2019-04-08 09:06趙廣有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分層異步教學實施策略小學數學

趙廣有

摘 要 分層異步教學法,對這種教學事業格局存在的局限性,能夠實現較充分的改觀,它在具體的教學內容體系安排和教學方法選取過程中,實現了對學生個體之間個性化差異格局的充分關照,并在具體的教學實務中,逐步使得我國當代小學數學教育事業向著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方向演化。

關鍵詞 分層異步教學 小學數學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分層異步法在教學中的使用能夠很好地克服兩極分化現象,通過分析學生的不同情況,按照各自水平對其進行分類,做到因材施教,以實現最優的課堂效果。此外,要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習轉化成一種樂趣。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內涵及小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以期有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1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含義

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法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學習狀態等因素,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各小組之間進行積極的鼓勵式學習,小組成員一同思考、分析、解決數學問題,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教師則根據各個小組的差異性進行科學、正確、系統的理論指導,從而做到因材施教。并且,通過分層可以組建興趣小組,方便學生相互溝通和交流,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激發學習熱情。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方便教師正確掌握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用不同教學方法對不同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縮小學生之間的整體差距,增強分層異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

1.1小學數學課程適合開展分層異步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數學的基礎階段,它和中學數學不同,沒有多元化課程和繁瑣的計算,所以小學數學能夠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目標與任務,比較適合用分層異步教學。

1.2學生個性培養需要分層異步教學

從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個性存在明顯的差異。針對該情況,我們可以將學生智力、基礎、學習水平分成幾個小組。例如,A組,擁有扎實的基礎,動手能力強,樂意接受新鮮事物;B組,知識和學習能力一般,學習積極,有待提高的學生;C組,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差,屬于淘氣的學生;D組,智力、學習、成績比較落后的學生。

2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2.1學生的分層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從因材施教的指導思想出發,就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教學。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總體情況,即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自身素質、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熱情等都要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通常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來對其進行分層。因為個性差異對個人行為習慣的影響是最大的,而好的習慣有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當然,學習能力也是分層參考之一。此外,應注意的是,當根據學生個性差異、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只需自己內心清楚,而不應該把分層結果公開,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并且這個分層的結果應是動態的、發展的,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定期進行調整。

2.2教學目標的分層設計

分層異步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是教學內容相同但目標相異,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本著“因材施教”原則,保證基礎略差的學生能夠掌握教學任務的基本內容,而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內容,從而保證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平行和相交”兩組直線關系時,可以制訂兩個層次的教學目標:第一層次,鼓勵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如斑馬線等,認識平面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感知平行的含義;第二層次,則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其后運用正確的方法作出一組新的平行線,或者可以借助直尺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等。這樣,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分階段進行目標檢查和修改,以鼓勵學生達到設定的目標,向新的更高階段的目標邁進。

2.3分層設問

在分層異步教學中,教師在提問環節也需要分層設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問題當中。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問題的設置是針對哪一個層次的學生以及提問的目的??梢圆捎猛粋€問題采用多種問法,層層遞進,這樣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又使問題連貫,利于問題的理解,保證學生能夠理解基礎的問題,同時又可以了解到一些發散性、開放性的問題。在呈現問題時,先呈現出大部分人通過思考可以得出結果的問題,再引出難度稍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最后對能力相對較低的學生進行輔導,使他們也能夠解決問題。

2.4課堂分層設問與課后分層練習

在分層異步教學課堂上,教師應在提問環節進行分層設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問題當中。在提問的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明確設置相應問題,并且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同一個問題可以采用多種問法,層層遞進,這樣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又可以使問題連貫,利于知識的理解消化吸收,保證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基礎的問題,同時又可以學習到發散性、開放性的知識,拓寬其知識面。比如,在學習“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兩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一是要求學生測量出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再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計算出數學課本的面積;二是設置一個生活情景問題,家中一個房間的寬為6米,長為10米,每塊地板的面積為1平方米,問學生這個房間一共用了多少塊地板。在課后,也要讓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摒棄作業“一刀切”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基礎課后練習和拔高練習,并做好銜接和過渡,減輕學生課后負擔。

2.5分層次評價策略

老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差異安排作業,量身定做學習的任務,在評價中充分尊重小學生的自尊,保證小學生自尊不受傷害,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引導他們向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標邁進。

3結語

在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實務中使用,分層異步教學法,能夠切實關照具備不同知識儲備水平和綜合素質狀況的學生個體學習效果的有效增強,為學生群體數學學科學習效果的有效增強尋找到充分的支持力量。

參考文獻

[1] 李英花.淺議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

[2] 何松興.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3(11):44.

猜你喜歡
分層異步教學實施策略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