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有效的立體圖形教學策略

2019-04-08 09:06馮彩華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策略

馮彩華

摘 要 立體圖形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部分,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處在啟蒙發展階段,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本文從活用生活素材形成圖形概念、充分發揮動手能力發展空間概念、利用已有知識遷移轉化數學思想等方面,探討了立體圖形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立體圖形 有效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1充分利用生活素材,把抽象的立體圖形直觀化,促進圖形概念的形成

學生在生活中其實很早就已接觸到了立體實物,然而從感性認識上升到抽象層面的理性認識并不容易,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由于立體圖形的概念比較抽象,知識難懂,表面積和體積公式較多,學生容易混淆,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根據學生由直觀到抽象的認知規律,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形成立體圖形的概念和數學理解,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認識》時,教師讓學生課前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形物體,例如:筆筒、保溫杯、易拉罐、藥瓶等,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形狀有什么共同特點。把眾多圓柱形實物中的其它屬性去掉,只保留物體形狀上的共同特征,進一步抽象出圓柱體的透視圖并展示出來,立刻揭示這個透視圖就是“圓柱”。使學生對圓柱的認識經歷由具體到表象的抽象過程。體現了“空間觀念”中“根據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的要求。

小結:學生的空間認識源于生活經驗的積累,利用生活素材促使學生抽象出立體幾何圖形概念,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教學策略,但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內容的設計,讓學生在適合的情境中發揮素材的作用,應把握好問題的寬度與深度,通過層層遞進使學生將知識、方法由點連成線,再由線串成網,這樣才能觸類旁通并深化圖形概念。

2充分發揮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僅僅靠觀察是不夠的,從二維到三維空間的轉化,必須借助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激發對立體圖形學習的興趣,這種數學實踐活動不僅獲得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先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手持一個長方體的包裝盒,先說說長方體的各部份的特征,再動手操作,動手展開長方全包裝盒,把長方體的6個面分別展開,讓學生觀察展開圖中的6個面分別對應原長方體的哪些面,每個面的長、寬與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聯系?然后自主解決長方體包裝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的問題,當學生計算出長方體包裝盒6個面的面積之和后,老師立即引出“表面積”這個概念,任何立體圖形外表面的面積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積,教師還可進一步拓展表面積的概念,任何立體圖形外表面的面積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積,建立了表面積的一般意義,為今后的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小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有些教師認為不一定非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利用教學視頻或PPT演示操作更簡單,而且這樣做也省去了教師準備教具、學具之煩。果真如此嗎?筆者經過大量教學實踐發現,雖然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但是學生并不踴躍,回答問題也比較單一,遠不如學生實際操作來得熱烈,這就說明學生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獲得更直觀、更豐富、更深刻的認識。

3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滲透轉化為數學思想

轉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一種常用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小學生學習立體圖形。離不開轉化的思想和方法,在立體圖形教學中逐步滲透轉化思想,讓學生掌握轉化的方法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策略,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計算時,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完成公式的推導。教師先提出一系列問題:什么叫圓柱的體積?什么是長正方體的體積?長正文體的體積是怎么求的?圓柱和長正方體有什么聯系和區別?這時,讓學生觀察并小結:圓柱和長正方體都有高,只是底面不同,接著老師問:可以將圓柱的底面轉化成長正方形嗎?先讓學生討論,再通過教具或課件動感演示,在圓柱上畫出面積相等的若干個扇形,用刀子沿著圓柱體高度方向切開,一個楔形柱尖端靠在另一個楔形柱尾端,拼成兩側面平行的一組小長方體,將所有的楔形柱都按這樣方式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其底面積正好與圓柱體底面積相等,它的高等于圓柱體的高。在學習長方體體積公式時已知道底面積贅呔褪淺し教逄寤栽倉逄寤扔詰酌婊齹贅擼絸%ir2h。這種方法把平面的知識遷移到立體圖形,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推理,找出圓柱體轉換為長方體前后相互對應的關系,從而很自然地推導出圓柱體積計算公式。這種教法也為以后圓錐體積的教學鋪平了道路。

小結:知識遷移是利用已獲得知識、經驗和技能完成另一種學習。本例中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學生已掌握,將其遷移到圓柱體體積計算的學習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應注意的是知識遷移有“正遷移”和“負遷移”之分,前者能促進后面的學習,但后者妨礙新知識的接受。例如有的學生將長方體、正方體說成長方形、正方形,即使課堂上糾正多次也還是改不了。這不是簡單口誤問題,而是受之前學習平面圖形的影響,沒有真正建立起立體圖形的概念。

4結束語

總之,在立體圖形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各種有效策略,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獲取數學知識,通過自主探索,使自己獲得能力增強的成功體驗,從而逐步增強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當然,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通過不斷深化增強學生對空間的認識,進而形成牢固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湘潭市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瀟湘數學教育工作室.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研究報告[J].湖南教育C,2016(11):27-31.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走進農村課堂 實施有效教學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